小学数学课程中导入式教学方法研究策略

2022-04-20 11:14卢功汉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方法研究小学数学

卢功汉

摘要:在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小学数学占有一定大的比例,它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比较具有抽象性,为什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呢?这是因为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直观性思维方式,不能很好的理解题目的表达意思,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采用了导入式的教学方法,从各方面合理的增加课堂效果,来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方法研究

引言: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导入式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良好的导入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学生自发性的学习数学,为提成教学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一、导入式教学的准则

首先,教师要通过有趣的例子来开启导入式教学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转移注意力,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不仅要导入有趣性,还要导入的“多姿多彩”,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幽默度,通过老师打造的轻松的课堂气氛,来从整体效果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在选择例子进行导入式教学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总的来说,当教师在准备课前导入之前,要结合教学课本,具体的分析教学内容,无论是复习还是讲新课,都要帮助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来加强学生的知识巩固,不要前边学后边忘,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最后,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理解,与生活相结合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导入式教学策略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后,才能有效的增加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开展有效的导入式教学。例如,当教师在进行“角”这一块知识的讲解时,不要按照课本直接给学生讲解,要从侧方面以及学生的角度入手,将逻辑性强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较容易理解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理解和学习知识,避免因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而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当教师在开展导入式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完成教学,选择两个学生,让他们在同一个地点向不同的方向前进,进而让学生猜测课堂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枯燥性,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好的教学结果。

(二)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知识都有一定的连贯性,从某方面来说,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就是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过程。所以当老师在进行数学的新课程讲解时,能以此作为转接点,要通过旧知识的延伸,来转接到新知识上来,对学生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当老师在对学生讲解“7*8”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运用“7+7+7+7+7+7+7+7”和“8+8+8+8+8+8+8”来让学生观察他们之间的规律,进而引申出“7*8”的教学内容。在上数学教学时,老师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感受到知识的奥妙,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以及学习新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

(三)有效的利用高科技

紧跟时代科技的发展,一些高科技逐渐的进入了校园,成为了老师上课的好帮手。随着老师在课上对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渲染并打造了更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为教师开展高效的课堂奠定了基础。而且多媒体拥有着直观、具体的表达方式,能够改变数学教学中的枯燥,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通过老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学生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借機导入原来的旧知识来与新学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导入式教学方法

(一)游戏导入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可以通过这一方面入手,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小游戏,既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学到新知识。例如,在教孩子学习“乘法应用题”时,先和学生进行一个游戏,把学生分为3组,每组学生都有10个,那么要想知道这个班级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可以用“10+10+10=30”来计算,也可以用“10*3=30”来计算,两种方法相比较起来,乘法是能很快速的得出结果的,书写的方式也很简单,这样就能轻而易举的引导学生了解乘法的应用。

(二)矛盾导入

古语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所疑,小疑则小进,大疑的大进”。顾名思义,疑惑是学生们思考的开始,学习的开端。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疑问,解决了小的疑惑就有小的进步,解决了大的疑惑就有大的进步。学习本就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碰撞,摩擦而产生的矛盾来引导学生生疑和质疑,最后达到释疑的目的。

(三)实操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操来得出一些结论,例如:当给学生讲述圆柱体的侧面时,可以在课上教学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圆柱体,让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时,正好是一个长方形,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可以得出长方形的的长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由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则可以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周长*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出来的结果,远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结果来的更有意义,同时也让学生爱上动脑。

(四)开放性导入

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让同学踊跃的回答,使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来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当要对学生讲述“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进行观察,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的,可以用什么具体能够将圆画出来,又能在圆形里画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呢?这样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又能让他们更好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引入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方法或者问题,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继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7(2).

[2]袁蒋毅.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J].学周刊,2017(6).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