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2022-04-20 17:23何燕娥余和芬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价值

何燕娥 余和芬

【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放射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PDCA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各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1--01

放射科是当前综合医院中至关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集检查、放射治疗、疾病诊断为一身的科室,临床上許多疾病均需要放射科的影像检查来确诊或辅助诊断。放射影像十分复杂,其影像也千变万化,甚至会出现同病异像,异病同像的情况,如何能够减少放射科影像诊断不良事件,运用PDCA十分重要[1]。本文将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并通过统计观察组患者数据佐证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放射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26-75,年龄中位数为(51.17±1.83)岁,体质量(BMI)20.5-28.6kg/m3,平均BMI(23.7±0.7)kg/m3;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4-76,年龄中位数为(50.27±1.53)岁,体质量(BMI)21-28kg/m3,平均BMI(22.9±0.6)kg/m3。经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医疗辅助组的医护人员做好自身本职工作,无需对工作进行计划。给予观察组患者PDCA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P (Plan) 计划:在此阶段需要明确方针与目标,对整个安全管理活动进行规划。首先提出如何提升影像诊断符合率的问题,其次分析影响影响诊断的影响因素,即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员因素、材料因素等,从中找出根本原因,最后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进而提升影像诊断符合率[2]。(2)D (Do) 执行:根据上一步找到的原因与制定的计划来进行工作,将措施全方位应用到日常工作之中。在此阶段需要制定医护人员需要学习的放射知识,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将资历等级高的护理人员分配负责急救、引领工作,将资历等级中等的护理人员分配做承上启下工作,而年轻的护理人员则需要进一步学习配养,促进其进一步发展[3-4]。(3)C (Check) 检查:检查前面计划以及执行的情况,并对前期工作进行考核,积极检查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提升放射科安全管理水平与意识。(4)A (Act)处理:主要是进一步复盘前期工作,对成功的经验给予肯定,并进一步完善使其标准化运行,对于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并积极听取科室各人员一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保障整个PDCA循环能够高效执行。

1.3判定标准

分析两组人员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配对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各个方面均由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放射科在临床检查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提升其安全管理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课题,经研究发现PDCA管理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5]。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各个方面均由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P<0.05。研究结果表明PDCA管理模式具有系统性、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可评价性的特点,且能够反复循环进行,不断完善当前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升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能够有效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吴素文. 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J]. 黑龙江科学,2021,12(14):49-51.

[2] 李爱芹. 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对PDCA循环法的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6):217.

[3] 余玲. 探讨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保健文汇,2021,22(12):108-109.

[4] 韩冶. 分析PDCA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0):199-200.

[5] 刘玲,刘晖. 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临床疗效评价[J]. 健康之友,2020(8):248-249.

猜你喜欢
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价值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放射科的作用与现代影像质量研究
医院影像学发展与放射科数字化改造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