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上杜柯乡日柯寺滑坡特征及监测预警建议

2022-04-20 04:08陶传洪陈浩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危险区强降雨降雨量

□高 蓉 陶传洪 陈浩东 胡 祺

壤塘县上杜柯乡日柯寺滑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缓慢变形阶段,包括后缘拉裂缝扩张变形和前缘剪口一带的鼓胀变形,目前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或者地震工况下,其稳定性可能急剧降低达到不稳定状态,滑坡若发生整体失稳滑塌,将会阻断斜坡坡脚乡道、威胁通行车辆及行人安全。虽然该滑坡变形速率还较为缓慢,但产生持续的长时间变形仍然对下方的村落产生危害,分析其特征并判断滑坡今后发展趋势,对于这类滑坡的自动化监测和减灾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滑坡基本特征

日柯寺滑坡位于上杜柯乡,其地理坐标为E100°39' 15",N32°20' 42",滑坡总规模约为16,000m3,属于小型滑坡。滑坡滑动方向为215°,直接威胁了滑坡体下方的村落聚集区,对下方数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直接威胁。

该滑坡属于高位浅层堆积体滑坡,降雨是这类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近年来通过调查发现,该滑坡已有较明显的变形,而发生持续变形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其中内因有高陡地形、不利临空面所控制,使滑坡具备了滑动的空间运动条件,同时,其碎石土体结构相对岩体强度更低,更容易产生蠕动变形;外因有降雨入渗作用、“5.12”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等地震作用导致坡体结构松散以及稳定性降低、坡表不合理排水等。其最主要仍然是受到强降雨的控制,形成牵引-下挫式变形破坏。

图1 上杜柯乡日柯寺滑坡区域影像图

二、滑坡自动化监测预警建议

上杜柯乡日柯寺滑坡在降雨作用下可能继续产生蠕动变形,甚至整体变形失稳破坏,其变形模式为蠕滑拉裂型,而降雨为重要的诱发因素。由此,可以针对这类滑坡进行可靠的自动化监测预警,在监测预警的基础上与气象预警相结合,根据气象预报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再根据实际降雨监测和变形监测发出预警信息,两者相互结合,尽可能使监测预警及时并且有效。

(一)第一阶段,在降雨型滑坡产生明显变形破坏前,通过气象预计的思路提前掌控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可能导致的滑坡不稳定。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对降雨的及时预报和降雨导致的滑坡稳定性下降程度预报来实现,首先参考滑坡所在区域的年平均降雨量特征,针对该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容忍程度设置可靠的降雨量临界阈值,然后根据实际气象特点预报未来可能发生超过临界阈值降雨强度的时间,通知相关滑坡危险区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相应的防灾准备;随着强降雨的发生,根据滑坡体上布设的雨量监测设备持续地监测降雨过程,根据降雨量大小间接判断滑坡体的稳定性下降程度,当出现长时间持续性强降雨的时候,根据降雨量大小分别采取不同的应急预防措施,做好及时撤离滑坡危险区的准备。

(二)第二阶段,在降雨导致滑坡开始产生变形的时候,根据实际的变形提前发出对应的预警,警示和提示危险区范围内的人员撤离。一般情况下,滑坡变形预警根据滑坡变形速率和累计位移量大小对应其可能造成的直接损害,可采用变形速率阈值和累计位移阈值建立相应的预警模型,其阈值也可根据相关部门的预警经验值设定。而目前主流的滑坡变形预警也可采用变形切线角预警模型等具有过程化的通用预警模型,能针对这类滑坡起到较好的提前预警效果,通过监测滑坡所处的不同变型阶段,对应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而当滑坡进入临滑阶段的红色预警时,代表滑坡即将发生,此时应当及时完全疏散全部人员,同时,可以根据滑坡变形数据的发展计算滑坡可能发生的准确时间,即进行有效的时间预报,为人员疏散或应急处置提供可靠的时间参考。

三、结语

上杜柯乡日柯寺滑坡是降雨诱发的典型浅层土质堆积体滑坡,现已产生了一定的变形,进入不稳定状态,后续可能会有持续变形,在强降雨作用下有可能失稳破坏。这类滑坡诱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因此结合这类滑坡的特征,通过降雨和变形监测等自动化监测方式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可以持续性地掌控滑坡的变形发展趋势,在滑坡发生前及时撤离危险区的人员,提前防范滑坡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根据降雨为主的气象预警和变形为主的滑坡趋势预警相结合进行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也是今后更为有效防止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力措施。

猜你喜欢
危险区强降雨降雨量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来安县水旱灾害分析与防灾措施探讨
德州市多年降雨特征分析
降雨量与面积的关系
海上生产设施危险区划分探讨
基于Arcgis的永济市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研究
降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