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回来的老兵

2022-04-21 21:43如伊
铁军 2022年4期
关键词:首长研究会老兵

如伊

陈问财老人的生命如即将燃尽的蜡烛,火苗越来越小,忽明忽暗,快要熄灭时,他那紧闭的眼睛又艰难地睁了开来。老人在等待着一个消息,他已经等了71年了,这个消息不来,他难以闭上眼睛。

老人到底在等待着什么消息呢?

陈问财是安徽和县长建乡西陈村人。1942年底,16岁的他和同村的5名小伙伴一同入伍,参加了新四军和含支队。该部队后隶属新四军七师二十一旅下属的后勤部,又称供给部,旅长是马长炎。入伍后的陈问财在兵工厂厂长黄再清(后更名陶冶)身边当通讯兵。一次他智送文件和运回修械工具时身受重伤,而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1946年,在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六纵十七旅的修械所里当了一名技工。陈问财天性聪明,对枪械修理无师自通,且有独到之处,在当时的修械所也算一个人才,这一技术深得首长的器重。

也就在这一年的十月初十,陈问财在家乡举行了一场战争年代特殊的浪漫婚礼。

旅长马长炎对陈问财特别欣赏,因而十分关注这个年轻人的婚礼,他命令一个排专程护送陈问财回老家成亲。浩浩荡荡的一排战士护送着准新郎陈问财回到了家乡西陈村,第二天,在战友们见证下,陈问财与新娘胡兴兰热热闹闹地成了亲。婚后第3天,在战友们的护送下,新郎陈问财带着新婚妻子踏上了归途。回部队的路并不好走,到处都是国民党军和关卡,他们只能昼伏夜行,白天躲在荒野或小山村,夜晚借着月光绕过国民党部队的哨卡尽量不发出声响地行走。新娘子没见过这个架势,吓得连呼吸都困难,紧跟丈夫寸步不离。部队驻地巢南离陈问财家乡不是太远,但他们却走了三天三夜。

到了部队,按照部队首长的指示,新娘没有与新郎住在一起,而是被安排在巢湖县南部小岭山区的一户老乡家隐居。陈问财所在的修械所则隐蔽在巢湖县南部的大岭山中,偶尔被获准探望妻子,也是半夜前往。好在,一个月后巢湖县解放,胡兴兰可以随陈问财在部队的修械所住下。在随军的这段时间里,胡兴兰帮首长和战士们缝洗衣物,也就是在这里,她学会了接生技术。她怎么也没想到,她的这一手活,后来在江西为地方上的妇女们安全地接生了近百名婴儿。

据胡兴兰回忆,当时他们住的房间里堆满了从日军那里收缴来的各种宝贝物件与枪械,一到晚上,满屋子都是那些宝贝物件放出的光亮。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好这些无数战士用鲜血和生命缴获的这些财产,心里充满着使命感。胡興兰亲眼见着丈夫用自制的空心针织毛衣,一周织成一件,总共不下20件。胡兴兰这才知道丈夫为什么能得到首长的器重。他善良勤快,又有技术,连胡兴兰也受到马长炎首长的特别照顾。马旅长送给年轻的胡兴兰一把小手枪,陈问财得空时教妻子射击要领。胡兴兰怀第一个孩子时,妊娠反应特别厉害,呕吐不止,随部队行军时,常常坐着马长炎首长的大白马,由警卫员一路拉缰绳照顾着,由于鞍马劳顿,终究未能保住这条小生命。那时物资短缺,胡兴兰用上草黄色的卫生纸后,感受到了来自部队首长关怀的优越感。首长北上升职不久,部队奉命南下,开始了渡江战役的前期准备。当时,部队驻扎在安徽无为一带,新任首长体谅胡兴兰有孕在身,劝其回家,胡兴兰是个明白人,知道大战当前的关键时刻不能成为部队的累赘,遂回到家乡。

1949年三四月间,大军渡江作战待命中,陈问财受命到当地修械所帮忙,解决一些工作上的技术难题。他所在的前线部队得命提前过江,从西凉山渡江成功,致使陈问财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陈问财只好回到家乡边务农边寻找部队。

1950年秋收后,陈问财瞒着家人来到芜湖,好不容易找到部队收容失散战士登记处,却被告知登记工作头一天已经结束了,登记名单已经交上去,让他回家等消息。

这一等就是71年。

和部队失去联系后,陈问财的心情非常沮丧,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来自新四军七师这支光荣的部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兵、一名出色的新四军修械所技工战士、一名老共产党员。

在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日子里,陈问财艰难度日。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老家担任生产队长,正值大饥荒,那一年的冬天,队里的稻种、花生种、大豆种子皆存放在他家保管,等待着来年春天播种。一天晚上,陈问财去队里开会,胡兴兰在里屋哄孩子睡觉,她听到外屋声音有些异常,赶紧从屋里跑出来,只见大豆、花生、稻子撒了一地。粮食种子被人偷走了。这还了得,村民们得知情况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寒冬腊月里,把陈问财的棉衣棉裤扒了,只让他穿着一条裤叉,把他绑在一根柱子上,一顿棍棒相加后,又在他身边架着一台扬稻谷用的大木风扇,对着陈问财一阵猛吹。村民们心里也清楚陈问财是冤枉的,出完气后松绑了陈问财,躺在地上的陈问财全身已经冻僵,没了呼吸,妻子胡兴兰一下子晕了过去。

好在陈问财慢慢地醒了过来。

夫妻俩带着两个瘦弱不堪的孩子艰难度日,有限的粮食吃光了,周边田里的野菜也挖光了。无奈之下,胡兴兰咬牙做了这辈子唯一一次违背丈夫意愿的决定:带着孩子去江西找活路。皮包骨头的母亲只身一人拖着一双儿女,一路乞讨艰难到了江西。陈问财无奈,也随着妻儿背井离乡来到江西。几经辗转,全家人终于在澡下镇观下林业队安居了下来。陈问财成为一名正式的伐木工人,胡兴兰和其他家属一样,成为丈夫的帮手,做搬运工补贴家用。在一次安装作业中,为了救其他伐木工人,陈问财的腿受伤了,落下终身残疾。后来被安排在林场养路队工作。

生活稍稍安定下来后,陈问财就想着自己的事,想着找部队,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没办法向组织缴纳党费,他感觉自己有愧于入党时的誓言,有愧于曾经的军人身份,更无颜面对自己的首长和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退休后,陈问财与他的子女,开始寻找昔日的战友。他子女曾去北京寻找线索,找到了父亲当年的战友、国家飞机制造局原局长胡溪涛,胡局长给陈问财写了证明。

他与子女们千辛万苦的努力后,有关部门说,由于年代久远,找不到任何退役手续和证明,现行政策也不能为他补办退役手续或证明,因此不能录入退役军人的信息系统,更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

陈问财一天一天在衰老,他的事还没有眉目。他绝不甘心,他那藏在心底深处的愿望每时每刻都挥之不去。

事情的转机在2015年的某一天。

安徽省新四軍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怀旗被邀请来到无为县红庙镇海云行政村的新四军七师纪念馆参加活动,他在展厅参观中,发现一个特殊群体,几个人簇拥着一位看上去90多岁的老者。老者虽然瘦弱,但双目炯炯,对着展板指指点点,边走边为周围人讲解馆中展品,特别是枪械部分,仔细地解说每支枪的构造、特点,如何更好地打击敌人、如何修理。老者的讲解引起了张怀旗的兴趣:这可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对七师这么熟悉,也许就是七师的新四军老兵。于是,他走近了他们。老者又在向周围的几个人解释一张图片,图片上的每个人物及经历解释得都很清楚。张怀旗坚定了自己的猜测,于是,上前向他们问好……

没错,老者就是陈问财!陈问财告诉张怀旗,他是一名新四军七师的老兵,已经与七师失散了60多年。他曾追随马长炎旅长的麾下,是七师二十一旅修械所技工,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从江西回无为老家探亲,听说七师纪念馆已建成开馆,便携老伴儿胡兴兰等人一同前来参观。

张怀旗立即安排纪念馆讲解员给老者一行讲解,并楼上楼下一路陪同。陈问财告诉张怀旗,他最大的心结:他是一名党员可没办法缴纳党费,他是一名军人可找不到他的部队。最后他对张怀旗说,他一生别无他求,就是期待着有一天能得到组织认可,认定他新四军老战士的身份。

张怀旗感觉到了老人的一种军人情结,一种党员情怀,顿时有一种使命感向自己袭来,一定要帮助陈问财老人找到组织。

这份情结与情怀,让曾经是军人的张怀旗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于是,他将这一情况向北京新四军七师分会等单位的领导做了汇报。不久,陈问财老人的故事在圈内传颂,感动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鹰潭军分区、铁军杂志社等众多单位和热心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七师分会会长张卫民、秘书长李湘滨等人四处奔走,找到国家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各级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张怀旗更是倾尽全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为了帮助陈问财找到组织,他前后3次奔赴江西。

2017年12月16号,作为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的张怀旗特邀陈问财当年的首长张铚秀将军之子、原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张政民少将与马长炎司令之子马元权会长一同前往江西澡下看望陈问财老人。他们亲自给老人佩戴新四军成立80周年纪念章,还给老人带来了张铚秀将军从军影集、书法大师邓之元亲写“寿”字金匾及慰问品等。他们的到来给陈问财老人极大的安慰,他向他们及有关单位提出心中几十年的愿望,请求政府能够认定他新四军老战士的身份。后来老人说:“他们的到来,真让我这老兵感动不已,感谢首长、感谢政府没有丢下我这个普通老兵,我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重获新四军老兵荣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年来,陈问财的子女们一直在为父亲的心愿奔走呼吁,但始终未果。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相关单位终于启动了对陈问财老人经历的调查、取证、寻访。最终认证,陈问财同志的确是当年新四军七师的老战士,身份无疑。

2021年11月22日这天,秋阳高照,躺在病榻上的陈问财被一阵鞭炮声惊醒,他睁开了双眼,盯着大门。老人意识到他等了71年的消息终于等来了,他那被疾病折磨得枯瘦的脸居然变得生动起来,混浊的双眼放出异样的光亮。

北京、安徽、江西、上海四省市新四军研究会及铁军杂志社、鹰潭军分区、宜春市军人事务局、奉新县政府、县武装部、澡下镇政府、镇武装部、镇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单位领导齐聚于此,为96岁的新四军七师老战士陈问财送去了“光荣之家”荣誉牌匾、慰问金和鲜花。陈问财老人重获了新四军老战士的荣誉。这不是一般的荣誉,这是代表一名光荣革命军人的身份的荣誉。张怀旗来到陈问财老人的床榻旁,告诉他那份渴望了71年的心愿已经实现,老人喜极而泣,久病不能睁开的眼睛溢出了幸福的泪水。

澡下镇相关领导亲自将“光荣之家”荣誉牌匾钉在了陈问财老人家的门上。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凝聚着北京、安徽、江西、上海新四军研究会与相关单位众多同志历时5年的齐心协力奔走呼吁的心血,终使这位新四军老兵71年的梦想在建党百年之际实现了。

7天后的11月29日凌晨零点30分,96岁的陈问财老人在两个儿子的陪护下,带着他心中的最高荣耀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责任编辑 孙月红)

猜你喜欢
首长研究会老兵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波兰睡眠研究会
建章立制提升研究水平
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书画摄影作品选登
“能在向守志首长身边工作,我非常荣幸”
老兵
莫把“首长”挂嘴上
一号首长
老兵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