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骑士的心灵考古

2022-04-22 15:51汪帅
现代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符号学骑士大熊猫

汪帅

邱光平是气质型猛男。在任何场景中,他这人的独特气质、他作品的独特气质都会让人过目不忘。生猛、躁动、呐喊、混沌……重口味的顶配。

邱光平是后来型画家。他出道并不算早,三十岁之前沉迷于对经典油画的海量临摹,唯手熟尔,唯眼开尔,忽然心动,跳出经典,在当代潮流中发现了自己、激活了自己、握住了自己。

邱光平是想法型才子。他总是有滔滔不尽的想法,呈现在作品中的,只是零头。

邱光平是拿来型高手,上过高楼的眼睛,看啥都是金子,看啥都是镜子,看见即得到。

邱光平是水到渠成的大家。从十五年前的新锐艺术家,到今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70后代表艺术家,有人觉得他功夫好,有人觉得他运气好,有人觉得他名气大,有人觉得他作品卖得好,有人觉得他自我包装得好……其实都对,这充分揭示了一个大艺术家的丰富性。

在很多人眼中,邱光平成功得有些过分。当公众还津津乐道于他“咧嘴马”浪漫表现主义的火锅,还回味于他“天堂山水”魔幻现实主义的大餐时,他的“熊猫骑士”高汤又热腾腾地上桌了,惊艳了众人。这一次,邱光平笔下少了些撕裂,多了些和谐;少了些震撼,多了些销魂。

这一次,邱光平换了一种方式让我们刻骨:大熊猫的符号学指向——中国珍贵;骑士的符号学指向——西方高贵;乡愁的符号学指向——人类诗意;这就是熊猫骑士献给邱光平的三大白,也是邱光平獻给艺术的三大白。

大熊猫推动了邱光平新作从观念到手段的重组,为了强化这种乡愁的文化属性,他甚至在油画丙烯里置入了大量的水墨元素。视觉张力降维,诗意张力升级。他以艺术之眼发现大熊猫,发现骑士,发现乡愁,发现契合,获得的不止是创作冲动,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作系统。他以乾坤挪移之手、轻车熟路之笔,形而下地解构大熊猫、解构骑士,以乡愁为磨刀石,以存在为锋,以虚无为刃,形而上地重构出“熊猫骑士”,将其塑造为深具普世黏性的诗意符号,艺术符号,文化符号,生命符号,更是人类符号。

邱光平的艺术,一如他的天性,天苍苍,野茫茫,鸟飞绝,人踪灭,千秋冰,万里雪。一种性格趋向,一种野性膨胀,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力量释放。对高原的痴情,对马匹的眷恋,对秃鹫的柔情,对雪域的向往,对平民的关注,消耗着他的体能,摧残着他的精力,燃烧着他的理想。冥冥中,他可能是放错篮子的鸡蛋,他可能是投错胎的孤狼。他坚信,他的前世属于雪域,他的今生要还愿高原,那里最接近天堂,静谧、庄严、奇妙。他认定,必须燃烧艺术,追究责任担当,强势核爆能量。

一份人类心底的孤独,被邱光平以个人的方式大写在艺术的眉头,赋予出发与归来以更多温热共鸣,这就是艺术版的心灵考古。在他既悲悯又滚烫的描绘中,我们隐约看到一个壮怀激烈理想的艺术家的远方。

邱光平

1975年生于四川荣县。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2006年就读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四川油画学会常务秘书长、理事,中国新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正式出版发行了《邱光平》(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禽兽人间》(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0年)、《人马座升空》(成都时代出版社 2012年)、《天堂--邱光平作品展》(河北美术出版社 2013年)、《墟境--邱光平作品》(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5年)、《邱光平访谈录》(三晋出版社 2015年)等学术专著。代表作品有《四面楚歌》《争渡》《五马》《天堂一号》《目击现场》《天堂山水系列》等大型绘画和雕塑装置。

猜你喜欢
符号学骑士大熊猫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寻找大熊猫
遗憾的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最有名的大熊猫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多少级楼梯
只爱穷骑士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