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融于教育,教育展现生活

2022-04-22 01:44柴平杨美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融合策略陶行知

柴平 杨美霞

摘要:陶行知曾经提出,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生活作为中心,假如脱离生活实际,那么教育也变得没有意义,这就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其对幼儿教育的开展有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将幼儿的学习和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足够重视他们经验的获得和积累,才能使教育真正发生。如何把握生活中的教育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幼儿喜欢的、需要的,有助于拓展幼儿视野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或教育活动中来,激发幼儿认真主动地研究、探索、发现、尝试,并有效地理解外部世界,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幼儿教育;融合策略

引言:

人类文明传承最初的方式是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受,从而在被动引导下开始主动探索和思考,最终学会生存。对于幼儿来说,从出生就开始了学习,生活给了他们什么,他们就会学到什么。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幼儿园在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该思想的有效指导,推动幼儿教育的改善和创新,达到最佳教育成效[1]。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促进生活。幼儿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所受到的教育也不同。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通过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达到教化的结果,即生活与教育是相匹配、相互成就的。其二,生活为教育提供场所和环境,社会的大环境中充满教育,生活中到处都是可教育的、可学习的内容。社会与学校并不是分离的两个部分,社会本身也可以被视为是学校,只有从生活出发才能回归教育本身。其三,生活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家庭教育对幼儿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和家庭不仅要帮助幼儿形成对情感的正确认知,还要参与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科学思维等。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灌输,还要从生活入手,用幼儿熟悉的生活引导幼儿获得知识,这才是良好的教育方式[2]。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合对策

(一)创造有利于幼儿感受生活的平台和机会

课程是追随幼儿生活和经验的,只有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展种养殖课程正是使幼儿充分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很好途径。这些课程往往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带给幼儿生动而难忘的体验,更是幼儿自我教育和提升的有效方式。在这类课程中,幼儿时时刻刻都要面对难度不等的挑战,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仅锻炼了能力,而且扩展了眼界[3]。

在“兔宝宝旅行记”活动中,幼儿可以将小兔领养回家,与小兔亲密互动,共度美好时光。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习性,记录兔子的成长,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喜悦的心情。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总是多姿多彩、充满惊喜的,我们要根据他们热爱自然、喜爱游戏的特点,将学习的场所“搬”到户外,让学习在实践和游戏中进行,幼儿经验积累和能力锻炼的效果显著。只有充分重视幼儿的经验和兴趣,才能准确把握幼儿成长状态和能力发展水平,才能让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幼儿由已有经验促进新经验的积累,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活教育

陶行知非常看重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生活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在日常开展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就可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对一些内容进行选取。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进行组织,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日常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资源,比如重阳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等,在此基础上密切联系生活,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我国节日文化,也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德育的渗透,让整个课程开展更具节日的气息和生活气息。

无论是教育的方法还是内容,都要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来更好地开展。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生活化的有效构建,让教育活动充满生活气息。例如,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对人民币是较为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为幼儿营造“超市大作战”这一综合活动,巧用角色扮演等游戏方式,让幼儿在货币交换的过程中尝试进行人民币的理解和使用。教师应该联系实际际生活,趁机加强德育渗透,让幼儿懂得在人民币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用之有度,在無形中更好地展现出幼儿教育的价值和内涵,让幼儿教育得以升华,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

(三)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深度融合

随着新课程、新《纲要》的实施,人们发现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单靠幼儿园是难以奏效的,而是应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发挥家长资源的教育作用,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我们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家长乐于接受、幼儿兴趣浓厚的活动。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家长带领幼儿去超市购物,幼儿需要提前列出购物清单,根据清单寻找物品,并且拿到计划中的数量,最后幼儿需要懂得换算,并在一定情况下学会放弃和妥协。

在幼儿园组织的沙龙中,有家长提出要自主组织班内活动,于是一场说走就走的科技馆之旅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家长利用自身职业优势为幼儿精心开展了一次行走课程,并亲身体验到在生活中为幼儿创造自学平台对于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位家长是消防员,于是孩子们有幸与消防员进行亲密互动,实地了解他们的工作,了解消防器械,获得了日常不容易获得的体验机会,并对消防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家长是课程中很丰富的教育资源库,家长的参与给了课程血和肉,让课程主题得以丰满和鲜活。家长的参与让活动更生活化、游戏化。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参与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和成长,也最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中,教师应不断加强“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渗透,将这样的思想融入每一个教育的环节,让幼儿教育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在无形中推动幼儿良好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施雨婷.立足幼儿生活实际,开展优质高效教育[J].试题与研究,2020(24):174.

[2]刘合田.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探究纪实[J].山东教育,2020(Z6):17-18.

[3]李庭芳.如何实现学前教育生活化[J].家长,2020(21):71-72.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念融合策略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融入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