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现状与思考

2022-04-22 11:54白金波樊新春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合格证榆林市产地

白金波 樊新春 高 娟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陕西 榆林 719000)

“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话体现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故而,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必讲农业,讲农业必提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开展了大量工作。榆林地区是陕西省农业的重要产区,现代农业管理不仅仅要求产量,更要求质量。近年来,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保证公众健康的基础,也是提升农产品品牌声誉的重要举措,更是对各级农业部门监管能力的考验。

1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年颁布实施,同年榆林市成立了榆林市农产品质量中心,经过15载的努力,该市农产品安全工作从检测到追溯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榆林市切实加强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狠抓农业投入品管理,已初步形成了“市—区县—乡—基地”四级检测体系,为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及检测监管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根据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以农产品质量检测、数据分析决策、信息溯源和行政执法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与检测监管平台,形成市农安中心、区县检测中心、检测站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农业部门与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信息共享交互平台,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的全程综合管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以利于提高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通过建立网站服务通道,增强政府公信力,全面提升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消费者放心消费。

双管齐下,创新机制,多重保障质量安全。榆林市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同时,与产地检验合格证明管理办法结合使用,实行双管齐下的方针。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引入了企业诚信评级和系统淘汰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定办法,对于加入追溯系统的企业,监管部门每年对其进行一次“质量安全诚信等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公布在企业网站上。对于产品质量安全无保障、诚信度低的企业,可注销其追溯系统,鞭策并鼓励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切实有效地保障所生产或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建设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同时,按照陕西省农业厅关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明管理办法(草案)》的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纳入追溯系统一并推广应用,与产地准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相衔接。通过将食用农产品产地合格证与追溯系统推广应用结合起来,实施了产地产品准出检测、收储环节产品入场登记复检,确保了不合格产品不出产地、不流入市场。产地检验合格证明特别适用于整车产品运销及散装销售,实行一车一证,合格证明可随车辆同行,有效解决了大宗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流向和责任追溯问题。已开展追溯的企业,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选择加贴追溯标签或开具产地检验合格证明。

为了进一步加快建立以质量合格为核心内容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监督管理衔接机制,落实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2017年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按照农业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精简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内容和简化了操作方法,并统一制作卡片,免费发放,并为700多家企业配置购买了电子印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各县区都能够遵守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产地检验合格证明的使用,主要是参考了工业产品的生产理念,即农业企业要向工业企业看齐,农产品也要出具产品合格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和产地检验合格证明并行使用的方式,不仅可以为大宗农产品外埠运输提供便捷,更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多重保障。

合格证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目前还不具备建设使用追溯系统的企业。合格证由市农检中心统一设计制作,登记发放给各县区农检中心,应用企业到各县区农检中心登记领取。合格证采用统一编号,一证一号,应用企业在合格证上加盖专用章后随产品进入市场,消费者可扫描二维码或登陆网址对问题农产品进行投诉。企业在7种合格方式里至少要有1种确保合格的方式,7种合格方式分别为:①自检合格;②委托检测合格;③内部质量控制合格;④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⑤检验、检疫合格证明;⑥二维码等有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⑦自我承诺合格。市县农检中心最后要做的就是要加强监督检查。

2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提升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带动了全市农业系统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一是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提高生产种植的科学性,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保证农产品的可追溯性;二是有利于对外省市进入榆林的食用农产品实行实时监控;三是建立消费者可查询系统,消费者可利用多媒体查询机对条形码进行扫描识别,全方位了解产品的信息,降低消费风险,形成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互动。

2.2 加强农业生产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和可控制性。通过推广使用追溯标签和合格证,对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开始到餐桌结束,进行全过程的身份记录、标签跟踪,明确了生产者、经销者、管理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和可控制性。

2.3 创新对农业的服务与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以数字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为基础,以农产品标签跟踪为手段,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对农业从业主体进行服务与监管手段、方式、方法上的创新,能够促进服务与监管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提高办事效率。

2.4 提升本市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建立农产品安全信息平台,进一步促进榆林优质、安全的产地品牌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提高榆林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对该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思考

目前,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产品源头难以监管,市场上检测出的有害农产品只能追溯到主体,许多散户出售的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迟滞,监管者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同步动态监管;三是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是企业自检能力不足,目前企业的自检能力仅限于对部分农药残留的速测,远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五是运行成本高,企业缺乏参与意愿。正常应用追溯平台,硬件至少一次性投资3万元,其它费用每年至少6万元,收益与支出不成正比,造成企业不重视,开展不积极。加之农产品销售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没有对产地生产企业形成倒逼机制,追溯与不追溯产品之间没有显著的市场价格差异,没有体现优质优价,导致经营主体缺乏动力参与产品质量追溯及合格证应用。六是消费者虽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一定的认知度,但是参与意识不强。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职能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比如尽早出台、落实市场准出准入制度,农产品入市必须要索证索票,倒逼企业主动寻求加入追溯系统。其次,农业部门每年对企业都有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可以要求只有加入追溯系统的企业才可享受相关政策。有了这些规定,企业才能有更高的积极性去推广追溯工作。再次,经调查发现,农产品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农药的使用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环节,使用了什么药品,使用的时间,采收的时间是否过了安全间隔期,都是需要掌握的。最后,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建立正确的消费导向,呼吁全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任重道远,其中环节错综复杂,我们将继续一往无前的全身心投入,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切实保障群众的舌尖安全。

猜你喜欢
合格证榆林市产地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寿
叶锐仙作品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改名为“承诺达标合格证”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