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外公开发声

2022-04-25 00:41董伟
读报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纲领军阀革命

董伟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外公开发声,是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地下状态,不可能通过公开媒体表达自己的主张,所以这一次的公开发声,是用印刷小册子四处散发的方式完成的。陈独秀在1922年6月30日写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记载了这件事:“直奉战争后,由中央机关发布《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的小册子五千份,主张联合全国民主派对于北洋军阀继续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公开亮出身份——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第一次公开提出自己的民主革命主张——联合各民主党派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共同对付封建军阀。

  中国共产党是在秘密状态下成立的。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家里召开。7月30日晚,会议正在进行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具有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敌探,果断建议终止会议,代表们立即转移。果然,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包围并搜查会场,结果扑了个空,一无所获。大会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年,虽然组建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各地开设工人夜校,开始领导罢工斗争,但是,宣传工作仍然是这些知识分子党员的主要工作。在党的二大总结党的一大以来的工作时,主要总结的是宣传工作:一、1922年元旦,在上海市内发“贺年贴”6万张,正面写“恭贺新禧”,背面写一些共产主义内容的口号,同时还在上海的闹市区繁华处,散发有反帝反封建内容口号的传单2万张;二、出版发行《劳动周刊》,最多一期发行5000份,出版到41期被查封,共发行16.5万份;三、中央设立“人民出版社”,印行马列和共产主义书籍12种,每种发行3000册;四、在马克思诞辰纪念日散发马克思纪念册2万本等。

  共产国际对这些宣传工作并不是很满意,他们批评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深刻领会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和意向,所以同政治运动没有任何联系。他们在自己那个小圈子里研究社会主义的书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实可靠、严肃认真地设法把革命运动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只是依照《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即工人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这时,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认识还有很大局限性,还没有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还没有把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民族民主革命同消灭一切剥削、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区别开来。对在中国这种带有很大特殊性的社会条件下,要经过什么样的步骤才能最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重大问题,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在探索中。

  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的同时,有两件事启发了他们。

一个是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传入中国,给中国共产党人很大的启发。列宁认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斗争的矛头应指向帝国主义和“中世纪残余”——封建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在这场斗争中的同盟军。为了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必须首先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再一个是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个大会是1922年1月21日在莫斯科召开的,是列宁提议召开的,目的是传播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指导中国、日本、朝鲜、蒙古国等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代表团44人,有表决权的39人,其中,共产党员14人、国民党员1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11人、其他13人。会议期间,列宁接见了共产党代表张国焘、国民党代表张秋白和铁路工人代表邓培。

  这是对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产生很大影响的会议。通过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了解了华盛顿会议召开后的远东形势,认清了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明确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开始懂得了要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就必须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联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次會议传播了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国共统一战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922年上半年,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民主革命任务不断取得新进展的重要时期。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开始陆续在各种会议和文件中被提出来。

  鉴于当时的时局——军阀当道、局势混乱,有人提出用所谓“好人政府”的改良方式解决中国问题,中共中央认为有必要联系中国目前局势状况,发表一个公开的主张,向全国人民指出解决中国时局问题的关键,阐明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中国共产党应该走到前台了。

  陈独秀执笔起草了这份文件,经中央局讨论一致通过。随后,又派张国焘带着文件到北京,征求李大钊和北京党组织的意见。李大钊认为这个文件是“正确而合时的”。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中国曾行过几次旧式的反抗,反抗失败的结果,人民一方面承受外来的政治力、经济力强迫的痛苦,一方面发见了旧政治的腐败与缺点,渐渐觉悟非改良政治组织不足以抵抗外力”。文章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但是,也明确指出,由于民主派的“屡次与封建的旧势力妥协”,革命“尚未能成功”,中国人民陷入了“国际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压迫的痛苦”。

  文章第十部分,亮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主张,首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军,为无产阶级奋斗,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同时提出:“但是在无产阶级未能获得政权以前,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设民主政治为止。”在这一部分,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目前的十一条奋斗目标”,涉及列强特权、土地改革、普选制度、言论自由、保护童工女工、男女平等等民主革命阶段的任务,是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具体化。

  文章最后提出,实现上述革命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是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在上列原则的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因为这种联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免的战争”。

  在这个文件中,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挥,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已经形成。于是,就有了一个月后党的二大上制定出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一次的公开亮相,虽然没有合法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是通过散发传单的方式完成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从此公开走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中国革命的形势开始焕然一新。

(摘自《人民周刊》)

猜你喜欢
纲领军阀革命
焦山碑林吴佩孚碑石刻文化背景考察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专治出墙杏
处理同事关系的九条“纲领”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
浅析民国初期的工业政策施政纲领及实践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