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22-04-25 23:14石福彬
食品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双师型”队伍建设是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日益增高,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在本文的研究中,从食品专业的特点出发,努力破解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关键点以及难点,探索建设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思路,以提升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也应当发生一定的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当前高校中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创新等一线工作人才的基本保证。食品专业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在新的社会要求下,食品专业必须与食品的生产、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而从食品专业的师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的实践能力并不是很强,知识型向技术以及技能型的转变能力较弱。因此,提升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是提高食品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手段,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分析

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集生产、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针对职业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备一支“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才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是该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学校和企业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教与学交流平台,校企合作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对于目前的高校教育情况来说,建立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和学校之间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利用自己理论知识的特长,可以向合作企业提供人力以及智力方面的支持,而企业也能够为教师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对于高校方面来说,要抓住校企合作这一契机,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引导教师朝着终身职业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化、综合性强的有用人才。

2. 当前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目前食品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有效管理机制并未完全形成。从整体上来看,当前的校企合作还存在着松散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尤其是针对食品专业来说,食品加工存在着鲜明的季节性特点,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更多地希望高校能够在“用工荒”的时候为企业提供工作人员,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且企业对于“双师型”建设并不是很感兴趣,与学校之间大多数开展的都是一些低层次的合作。

其次,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评价体系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在目前的高校中,虽然每年会指派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但是在管理方面基本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在考核管理中,缺乏一套校企合作的共同管理培养机制。从本质上来说,“双师型”教师应当具备生产、管理、服务、创新等一线技能,而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中需要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地显现出来。

同时,从外部环境来看,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以及保障机制也没有形成。政府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企业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政策倾斜,而且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双师型”教师在职称的评定、出国培训以及工资津贴等方面也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支持。当前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通常是以学校为主进行培养,缺乏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参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任职管理机制以及准入方面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我国高校中尚未全面展开,因此,很多人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很多教师仅仅是参与到“双师型”培训之中,或者考取了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被列入“双师型”教师队伍之中,其实践技能和专业技能实际上是比较匮乏的。从食品专业来看,实操性比较强,教师除了需要具有该专业必备的资格证书之外,还需要有食品企业一线的生产管理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

3. 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建设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提升高校教學质量的重要战略对策,从食品专业的特点来看,要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就必须探索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使其更加具有专业性、有效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形成企业和学校共赢的局面,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3.1 校企双方共同发力,构建“双带头人”机制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高校中食品专业的带头人要与企业中的技术人才一起作为专业的带头人,在专业的重点内容以及专业群建设等方面,要更加积极地发挥出企业专业的主导作用,真正地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同时,政府也应更加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内容,在政策上给予正面的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专业建设过程中,真正地实现校企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同时,在高校中形成“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高校与企业还要展开深度的务实合作,建设出有特色的实训基地,企业也要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来,校企共同发力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工作机制。

3.2 校企双方开发课程,构建“双骨干”机制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也需要将“双骨干”这种教师培养机制推广实施。从本质上来说,“双骨干”机制就是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将企业中的技术带头人、能工巧匠请到高校,兼任骨干教师。高校中的教师应当与企业骨干深度研究、分工协作,对食品专业中核心教材、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内容展开精细化开发。除此之外,企业中的技术骨干要负责学生的实训课程编撰、实训教材编撰以及实训课程的开发,在学生的实训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高校中的骨干教师应当在理论教学、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以及教材编写方面发挥出主观能动性,通过与企业骨干的交流与学习,开发出实践性较强、符合人才需求的课程内容。对于高校中的企业兼职教师来说,高校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每一位企业兼职教师建立详细的档案。同时,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当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与追踪。在日常的管理中,还需要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教研活动、实训指导等方面工作进行评价,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兼职教师的水平。

3.3 校企双方顶岗实习,构建“双导师”机制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推广“双导师”的制度。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下,校内的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要组成导师团队,共同负责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是在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要密切配合,全面提升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的匹配度、学生学习特性与课程实施的契合度、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的融合度,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形成工学驱动、产教结合、项目引导的顶岗实习模式,使学生们在顶岗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熟练掌握技能,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下扎实的技术功底。此外,“双导师”制度的推行需要贯穿在学生培养的全周期之中,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双导师”就要负起应有的责任,共同进行生产实习、理论指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4 校企共同努力,形成“双向挂职”局面

在校企合作中,要鼓励企业中、学校中的骨干及教师进行沟通学习、相互挂职。通过相互挂职的形式,实现教师与企业骨干之间身份的互换,使企业骨干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了解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规范自己的知识理论水平,同时学习到更加优秀的管理工作经验;教师到企业中挂职能够全面地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双向挂职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均需要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进行交换。高校通过优秀教师的输送可以为企业送来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通过技术骨干的输送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3.5 校企开展培训工作,实现“双培训”机制

在校企合作的深度进行中,也要进一步完善校企之间的“双培训”机制,学校中的优秀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培训,将行业内的前沿知识和管理经验带入到企业之中;而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中培训,将实践中的技术要求传授给教师与学生,从而实现共赢的局面。在“双培训”的过程中,一方面,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给予资金的支持,为“双导师”的培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要加强培训管理,全面提升培训的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认识到“双培训”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指派技术骨干到高校中去,培训高校学生,为企业挖掘大量的后备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可以由高校牵头建立产学研实训基地,可以将企业的技术人才引进到其中教学;学校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流程建设仿真的实训室,开展有效的实训教学,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6 校企进行双师管理,渗透“双参入”思想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校企双方均需要进行“双导师”管理工作。学校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引入博士、硕士等高素质的人才之外,还需要将企业中一线工作的优秀人才引入高校之中,可以采用企业人才兼职、专业建设顾问、客座教授等形式引进人才,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来。企业对于高校中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也可以聘任为企业优秀的技术管理顾问,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以及知识培训的过程中,全面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產品的研发能力,通过这种相互参与、相互聘任的机制,在高校和企业中均形成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此外,高校与企业要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规划,共同制定出“双师型”素质建设的目标,对于相互引进的人才,应当在薪资待遇、职称的评定以及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从而保证“双师型”人才队伍的稳定,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要从企业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高校课程合理运行、企业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合作。在管理过程中,教师以及企业骨干要严格地遵守企业、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校企合作的顺畅进行,同时也要建立起一定的约束措施,保证“双师型”队伍的健康、有序发展。

结语

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企业和高校两方面入手,展开深度校企合作,打开校企之间利益共同建设的突破口,实现企业、高校、社会三方面共赢的局面。但是,从目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针对于食品专业来说,实践性相对较强,在“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中更需要从各个细节入手,加深校企之间的合作,建设出一支素质过硬、技术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

课题或基金项目:

审批单位:甘肃省教育厅;课题:城乡建设与服务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和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gszyjy-21。

作者简介:

石福彬(1984.11-),男,汉族,甘肃白银平川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岩土工程方向。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