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022-04-25 12:47王海波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直肠癌疗效

王海波

摘  要:目的  探究腹腔鏡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予传统开腹根治术,研究组予腹腔镜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疼痛程度、生存质量、胃肠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如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疗效突出,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可减少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传统开腹根治术;直肠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8-0013-0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Open Rectal Cancer Surgery

WANG Hai-bo

(Chifeng City Hospital, Chifeng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2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open rectal cance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dmitted to Chifeng City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research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underwent traditional open radical surgery,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a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radical surgery.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such as pain degree, quality of lif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in the research group, such as incision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bowel sound recovery time, anal defec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ain scor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at 1 d, 3 d, and 5 d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life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mprovement of gastric function index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patients is outstanding,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rapid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duces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Collectively, the operation is saf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traditional open radical resection; rectal cancer; efficacy

直腸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与遗传因素、直肠息肉、饮食习惯等存在相关性,以低位直肠癌为主[1]。直肠癌极易出现转移,肝脏为直肠癌转移第一站,研究数据表明,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发生肝转移者约占25%[2]。除此之外,肺部为消化系统肿瘤常见转移部位,极易引起死亡。临床治疗直肠癌常采用根治手术,传统开腹根治术创口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3]。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术的微创化技术也越发成熟,腹腔镜手术作为一项新型的微创手术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普外科疾病手术治疗中,是未来手术治疗方向的必然发展趋势。腹腔镜技术应用成熟,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本研究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1.56±5.67)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24±0.86)年;病情分期:早期11例、2期8例、3期6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1.98±4.36)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1.53±0.92)年;病情分期:早期10例、2期8例、3期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5]中所提出直肠癌疾病的诊断标准,即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血便、粘液便)、肠梗阻相关症状、贫血、乏力等症状表现。纳入标准:①经常规体检后符合手术相关指征;②无麻醉药物过敏史或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患者;②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等器官疾病者;③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出血倾向者;④存在感染性疾病者;⑤依从性较差、中途退出或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根治术。实施全麻操作,在腹部正中作一切口,并逐层切开,探查结直肠情况,了解腹腔情况,离断肠系膜动脉,然后离断肠系膜,分离左侧直肠、乙状结肠系膜,右侧分离,分离到直肠和骶骨后壁间隙,以根治术原则为依据,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探寻和挤压,肿瘤远端肠管切除,保护手术切口,清扫淋巴结组织。

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根治术。采用头低足高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肚脐上穿刺,建立CO2气腹,腹压控制在10~15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观察病灶与腹腔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操作孔,置入手术器械。原发病灶、肠系膜、局部淋巴结实施整块切除,切除频率降低,以手术原则为依据。结肠边缘到病灶部位距离为10 cm以上,直肠远端切缘与病灶距离为2 cm以上。以无菌操作为依据实施操作,清扫淋巴结。手术过程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接触和挤压,保护肛门括约肌,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

①手术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

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通过疼痛测量尺及患者口述两种方式结合。疼痛程度标准:0分,无疼痛表现;1~3分轻度疼痛,不影响生活及睡眠;4~5分中度疼痛,对生活及睡眠有一定影响;6~8分重度疼痛,对生活及睡眠影响严重,需靠药物缓解;9~10分剧痛,无法正常生活及睡眠,疼痛程度剧烈。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低。

③生存质量:采用赤峰市医院自行设计的生存质量评定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调查表包含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物质生活状态五项评分内容。单项满分为20分,量表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④胃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使用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包括胃泌素(G-17)、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三项指标,以此作为对比依据。检测设备为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280型),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科研公司提供(进口96T型)。

⑤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切口感染、全身发热、皮下气肿、腹部疼痛四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感染+全身发热+皮下气肿+腹部疼痛)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术后1 d、3 d、5 d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兩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胃功能指标G-17、MTL、PGⅡ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参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以便血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中有脓血、黏液,还可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里急后重、贫血等症状。直肠癌病因不明,可能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5]。直肠癌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为直肠癌根治术,然而,与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大范围游离,将腹内组织切除,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以及严重创伤,极易引起急性期蛋白与发热等应激反应,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对术后康复十分不利[6]。

腹腔镜手术因术后瘢痕小符合患者美学要求、伤口疼痛程度低、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成为大部分患者手术治疗的主要选择。腹腔镜手术秉持微创理念,一直以来均在腹腔镜引导下观察病灶,并确定病灶实际情况,有效清除病灶,同时,此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助于预防不良反应[7]。腹腔镜手术优点如下:①腹腔镜手术无需开腹,腹壁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手术后伤口出血、感染和裂开发生率低;②住院时间明显缩短;③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④腹腔镜手术后术口较美观;⑤腹腔镜手术通过电子摄像系统将整个手术过程显示在电视屏幕上,手术医师都可以看到,且便于医师随时商讨病情和手术方式。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术中创伤,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8-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程度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林秋等[11]选取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对比实验法,分别采用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与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腹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本研究也与闫荣业[12]学者既往研究将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实验得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 d观察组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的结果基本相似。良好的体现出腹腔镜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表现为可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恢复[13]。

综上所述,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效果突出,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余先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1):2283-2286.

[2]韩儒墨,姚宝福,冯国勋.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1,15(1):27-30.

[3]杨春,张春霞,姜涛.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外翻托出式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21,27(7):1174-1178.

[4]窦广忠.结直肠癌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9):33-3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03):1-21.

[6]汤红,雷秀兵,柴秀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清CYFRA21-1、CA724水平变化与复发转移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5):709-712.

[7]白石.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20,26(22):22-24.

[8]王涛.腹腔镜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优势分析[J].大医生,2020,5(12):51-53.

[9]胡晓轩.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2):46-48.

[10]李景岗.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比较[J].养生保健指南,2020,9(14):2.

[11]马晓峰,马莉,魏小果.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11):10-11.

[12]周林秋,徐群,段建春,等.腹腔镜直肠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85例临床近期疗效[J].系统医学,2020,5(16):88-90.

[14]闫荣业.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7):2429-2430.

[14] Alexander Buia, Florian Stockhausen, Ernst Hanisch. Laparoscopic surgery: A qualified systematic review[J]. World J. Methodol, 2015, 5(4):238-254.

猜你喜欢
直肠癌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补充维生素D或可预防结直肠癌
关于结直肠癌,这些知识须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
直肠癌便血与痔便血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