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融合发展迎接主题出版的春天

2022-04-27 00:48韩建民
出版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出版业出版物融合

韩建民

主题出版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出版领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一大批优秀主题出版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着理论滋养和文化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着精神食粮和思想动力。主题出版是个动态开放的全新体系,与时俱进融合发展是目前主题出版最显著的特征。主题出版在内涵建设、多媒体开发、全产业链运营等方面都迎来了融合发展新时代。融合发展不仅是新时期主题出版的显著特点和本质要求,更是主题出版的未来和生命。

主题出版在内涵上是党领导的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三种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我国新时期的时代主题,为主题出版事业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就出版内部而言,主题出版与出版业其他板块是融合发展的。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有合有分,相互交织,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优秀的主题出版物一定是政治性、学术性和市场性的高度统一。随着近年来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主题出版也真正进入了政治要求、学术规范和市场运行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时代。没有政治导向、不体现党和国家意志,主题出版就失去了灵魂;没有学术研究作基础,主题出版同样失去了力量和源泉,说服力和可信度会大打折扣;没有市场、不接地气的主题出版物更像是空中楼阁,不能实质性地发挥主题出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只有将三者融合起來,才能实现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融合发展还体现业态的融合与创新,主题出版是一项高关注度、高难度、高融合的全新事业。高关注度、高难度决定了主题出版的高融合性。在当前多元的媒介形态和复杂的市场形态中,主题出版市场是多元的,出版主体不再局限于以往党政类出版社,营销模式也更加多元复合。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主题出版物不再是纸质图书这一单一形态了,各种APP、动态网页、漫画、VR展等形态层出不穷,并将随着新兴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衍生新的产品。主题出版要紧跟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积极策划出版一批既体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又贴近海外受众的国际化主题出版物。这些出版物更需要数字化新媒体赋能表达,也给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出版单位的领导和编辑虽然意识到有必要开展主题出版融合发展工作,但是在开发思路上,没有从出版上游内容策划开始数字化融合,而是仅仅把原来纸质版的主题类图书简单地转化为电子书,或者只做成简单的数据库后进行第二次售卖。在前期内容制作上,既没有形式活泼的内容形态,也没有文质兼美融合创新的精彩内容;在后期产品推出时,既没有市场化的营销方式,也没有多渠道的传播路径,更没有与新型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数字化产品投入大,但是效果却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出版思维还停留在原来的传统线性出版理念上,没有真正形成融合创新思维。真正的融合发展是面向市场的,是能够经得起受众检验的。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为新闻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再次强调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这些都将融合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发展的未来是“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时代,2021年“元宇宙”成为年度热词。这充分预示了出版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数字环境,是人、物、数据、内容、终端的无缝对接和更加多元的消费场景。主题出版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优势,保持图书作为传播媒介的生命力,发展新型多元的传播方式与融媒体产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中国特色价值体系。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出版业出版物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融合》
2017年出版物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