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中的困境及纾解建议

2022-04-27 19:05凡鸿
大观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传统手工艺非遗

摘 要:传统手工艺是手艺人融入创意思维,再利用手工造型及表现方式来展示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特色。传统手工艺产品将技与艺融为一体,富有独特的乡土文化气息,能唤醒人们最初的乡土记忆与文化认同。随着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传统手工艺赖以维系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传承危机。因此,对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当前传统手工艺传承面临的困境,并从传承人培养、整合多学科传承理论体系、拓展传统手工艺生产应用空间、挖掘传统手工艺文化审美等方面提出纾解建议。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非遗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基础,从而面临着断层、后继无人的困境。传统手工艺的存在与发展,与其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紧密相连。当下,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因此,应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从学科整合视角关注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的构建,并借鉴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等知识,做好科学规划,完善传统手工艺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让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断代,并焕发出新活力。

一、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及价值

(一)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

相关机构统计显示,我国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4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363项[1]。由于地域文化具有差异性,这些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都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比如,徽州三雕、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苏绣、剪纸、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城的宣纸制作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等。这些曾经蕴含着大众审美情怀的传统手工艺,既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徽州三雕是手艺人将徽州的礼制文化与徽商的审美情趣相融合,通过雕刻手段來展现徽州的民俗与文化信仰的技艺。再比如,铁画《迎客松》和《梅山水库》等作品,在传承中更是承载着大众的智慧。非遗传承人姚慧芬创作的苏绣作品成功入选“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使中国传统艺术走上世界顶级艺术殿堂[2]。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更是带动了很多人直接就业,所制的宣纸畅销国内外。白族的扎染技艺极富民族特色,成为大理旅游文化中的一张城市名片。贵州蜡染技艺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情感与精神信仰。因此,传统手工艺蕴含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与民俗情感,彰显了传统手艺人的艺术创造力。

(二)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内涵

传统手工艺寄托着手艺人的情感,传统手工艺技艺及产品中凝聚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气息,手艺人主要以手工的方式将技与艺融入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别多样,承载着农耕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蕴含着传统造物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内涵。这种融入手艺人丰富创造力和灵感的传统手工艺品凝聚着手艺人的内在品格与性情,能传达出细腻、质朴的乡土气息[3]。中国人讲究把玩手工艺物件,在长期的把玩中,感受物件的材料质感,并使物件成为情感传递与交流的重要载体。手艺人在制作过程中会将创意思维应用到手工技艺实践中,这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手工艺制作经验,丰富了手工艺作品的造型表现力。传统手工艺多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比较契合当代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廉价的工业品挤占了传统手工制作的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份额,也让更多的手艺人失去了凭技艺谋生的机会。传统手工艺品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审美情趣,并成为超越物质的精神文化载体,手艺人的劳作和技艺实践也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符号,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核心价值在于传统手艺人对传统技艺及传统造物思想的传承,以唤醒更多人的个性审美与文化认同意识。

二、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中的现实困境

传统手工艺是伴随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并融入手艺人丰富的创造力的手工劳动技艺表现形式。由于受到现代科技、消费市场、文化土壤的影响,当前传统手工艺产业正逐步走向衰落,传统手工艺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

(一)传承人后继乏人

根据《中国城市报》报道,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提供数据称,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4]。传统民居被新式砖混建筑所取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迁离村落,走向大城市务工,“空心村”问题突出。通过对青年群体进行调研发现,大多年轻人更希望走向城市,希望获得丰富多彩的生活,不愿意用几十年的时间来研习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的学习是个慢过程,而且手艺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必然会给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带来更多的危机。

(二)传承方式单一

目前,传统手工艺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行业传承为主。在传承方式上,由老艺人向子女、徒弟等讲授手工艺的基本方法、技巧和经验,所以口耳相传成为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主要形式。很多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缺乏对相关知识、理论、技术的全面整理,着重强调手工艺的实践指导,严重制约了传统手工艺传承效率的提升。此外,还有一些传承人年龄偏大,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无以为继,最终导致手工艺失传。

(三)传承人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手工艺源于农耕文明,起于乡间田野,但很多传统手艺人在思想上存在循守旧规的偏见,不愿意进行创新,更不敢去冒险,这种求存图安的心态制约着手艺人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同样,由于受到地域、民俗、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手艺人的对外交流很少,对新事物缺乏认知,往往固守传统的审美理念,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固化的思维和不变的造物方式使得传统手工艺难以顺应时代潮流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传统手工艺脱离现实大众的消费诉求,从而面临着手工艺品卖不出去的困境。

三、解决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难题的建议

当前,解决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难题的关键就在于传承,而传承的路径则在于保护传统手工艺,在于解决传承人危机,在于丰富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在于引领大众转变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从而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空间,推动传统手工艺获得良性传承。

(一)拓宽传统手工艺传承主体,培养更多传承人

解决传承人断层危机的关键环节就是拓宽传承主体。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具有直接传承人、间接传承人之分。前者主要以师带徒、教习的方式来培养传承人,便于传统手工艺得以薪火相传。这类传承人是传统手工艺的持有者,也是重要的传承主体。后者以从艺者、从业者、研习者、爱好者为主。围绕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相关部门应鼓励更多的间接传承人参与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实践,兼顾两类传承人的培养,切实解决传承人断层的难题。

第一,提升直接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弘扬传统手工艺的工匠精神。面对直接传承人,相关部门可借助非遗传承机制,赋予直接传承人更多的文化资本,鼓励直接传承人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积极探寻与时代相契合的发展路径,从内容与形式上对高超的传统技艺进行创新与突破。直接传承人在确保传统手工艺品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可以在手工艺品中融入装饰性、纪念性元素,拓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审美融合的渠道。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为例,直接传承人可以寻求优秀的设计师,将现代审美观念、营销理念融入传统技艺,展现民族工艺品的独特创意与文化寓意,并推动传统手工艺转型,使其得以有效传承。

第二,直接传承人要具有开阔的胸怀和宽广的艺术视野,改变传统单一的师徒传习、家族传习方式,通过培养更多的间接传承人来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播、交流和革新。

第三,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也要参与间接传承人的培养,通过政策引领,营造更好的传统手工艺传承氛围。比如,行业协会可组织传统手工艺展会,对身怀绝技的传承人给予认定,颁发荣誉证书,激发传承人的创造力。同时,设置传承人专项基金,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经济保障,定期组织传统手工艺培训活动,由直接传承人在高校、行业协会等与间接传承人展开交流,从而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第四,新闻媒体也要积极宣传、报道传统手工艺,让大众更加了解传统手工艺。

第五,各地高校也要参与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培养的实践,借助高校人才、理论研究等优势,推动传统手工艺与高校资源的整合,丰富传承理论和构建完善的传承方法,从而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二)高校应注重多学科整合,完善传承理论体系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具有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等特点。各地高校在对传承人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特质,关注传承理论体系的建设,为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5],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将文化、经济、民俗、科技、历史、艺术、社会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整合,夯实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的理论基础。

第一,对现有的传统手工艺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构建基本的学理体系。传统手工艺本身就经历了长期的手工实践,这些传统技艺又大多依附于个体而存在,并且在手法、工具、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手艺人,其手工艺品的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因此,很多传统手艺人在实践中易形成个人的创作习惯。

第二,对手工艺的解读既要突出实践性,又要强调经验性。以南京云锦传承为例,云锦的制作技艺在不断的嬗变、革新与发展中,必然会与其他的织造技艺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高校可对云锦织造技艺进行总结,挖掘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而丰富传统手工艺理论体系。

第三,收集零散的文献,如风物志、地方志、艺术理论等,对相关技艺、方法进行归纳,走访更多的传统手艺人,了解其手工艺作品的制作特色。高校可以图文、录音、声像等方式对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进行记录,以保存更多有价值的资料。

第四,建构综合学科,夯实理论基础。高校可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深入的剖析,立足于当代艺术学、文化学范畴,在手工艺传承中融入多种学科知识,提炼传统手工艺理论。比如从历史学视角探究和考察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过程以及影响手工艺传承的主要因素,或者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传统手工艺品所涉及的材料、工艺、资金、市场、管理等问题,要突破单一的学科视野,以开放性、包容性和交叉融合的理论,为传统手工艺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

(三)拓展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应用空间,打造文化品牌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要与现代大众的需求相契合。传统手艺人要变革观念,关注现代设计潮流与审美。传统手工艺以情感化、人性化、生态观为指导,能满足当代大众对个性化、生态化且兼具审美特性的工艺品的需求。首先,传统手艺人可借助材质、技艺、工具、样式、装饰等手法,遵循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重新构思工艺品制作手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6]。比如,传統手艺人可将蜀绣、湘绣融入招贴设计,以展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还可将风筝技艺与地方的人文景观设计相融合,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其次,传统手艺人还可拓宽传统手工艺生产应用空间,引入专业合作社,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比如将草编技艺与家具、器物制作相结合,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要,并且转变以家族作坊为主的传承方式,积极采用以创意公司、传统手工艺工作室的方式,进驻文化产业园区,将研发、创意、市场、管理等进行整合。最后,充分重视“互联网+传统手工艺”市场营销模式的应用,打造地域传统手工艺特色品牌。比如,打造集传统手工艺创意、制作、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文艺园区,将徽州三雕传统手工艺引入其中,这样既能带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增加区域的就业机会。

四、结语

传统手工艺涵养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因此,我们应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使传统手工艺根植于当代大众的生活中,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创设更加宽广的生存空间,以使传统手工艺精湛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刘爽,徐艺.传统工艺的传承路径研究:以皖北面灯盏为例[J].天工,2021(12):57-59.

[2]刘先福.传统手工艺保护中的“物”及其意义[J].民艺,2021(5):28-30.

[3]叶其昆.传统手工艺文创品牌营造路径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21(11):19-23.

[4]雷显峰.“非遗”手工艺传承人的高校研培模式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72-75.

[5]韦秀玉.论文化产业语境下传统手工艺体验中心的建构路径[J].理论月刊,2021(11):90-97.

[6]汪俊.“工作室化”视角下传统手工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4):65-67.

作者简介:

凡鸿,硕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注:本文系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1年度调研课题“构建应用型高校传统手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HBZJ202110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传统手工艺非遗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