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风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体现

2022-04-27 22:54曹婧李琳婧郑冰倩
大观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风动画电影

曹婧 李琳婧 郑冰倩

摘 要:2019年9月国产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自上映以来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罗小黑战记》所展现的中国风。基于此,对《罗小黑战记》中中国风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形式进行探讨和分析,以引起观众对动画电影中中国风表现形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风;国产;动画电影;精神内核

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以来,一部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这意味着国产动画电影自20世纪90年代没落以来,再一次走入大众的视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纵观近年来的动画电影作品,无论是在主题情节的设置上,还是在场景服饰风格的打磨上,中国风的影响都表现得很鲜明。而《罗小黑战记》则以其精良的制作、导演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慢热治愈的情感表达方式等吸引了国内外观众的关注,其中也不乏对《罗小黑战记》风格过于日式的抨击。本文从《罗小黑战记》的场景设计、角色设计、情节设定、道具设计等方面来探析《罗小黑战记》的中国风表现,试论在创作层面,中国风在动画电影中的真正表现形式。

一、中国风国产动画电影

“中国风”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国,原指的是中国的古玩或者工艺品,意指具有中国风貌的艺术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风”一词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现今是指中国风格,也是指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中国精神,蕴含着各种中国元素,同时适应当今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它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可被运用在建筑、音乐、服饰、电影、动画等各个领域。中国风不仅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包括对现代文化的接受,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代表中国文化。

国产动画电影,从字义上来理解,国产即本国生产,动画电影则指以动画形式制作的电影,是电影的一个类型。一般优秀的动画电影通常需要具有本国独特的情节发展内容和叙述风格,合理地运用多方面元素来表达本国的文化观、审美观以及价值观,向世界观众传递自己的审美文化和创新性。美国动画电影中最具区辨特征的是体现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超级英雄动画电影,以及改编自欧洲童话和名著的动画电影。如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动画影片,其画风大都十分夸张,展现了一个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正能量故事和体现社会人文精神的真情故事,因而成为最能体现美国企业精神的一个符号和象征。相当一部分的日本动画电影都是围绕着青春与温馨的题材展开,如导演新海诚的动画电影通常以少男少女的情感为主题,讲述或温馨或带有遗憾的青春故事,影片风格清新质朴。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发展不仅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环境特点,而且广泛吸收并融合了当今世界的不同文化,所以它们的动画影片风格独树一帜。

单论作品元素,似乎梦工厂的《功夫熊猫》、迪士尼的《花木兰》也属于此类。这两部电影中都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且都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中的景观、服装、食物更是充满了中国特色,尤其是《花木兰》的故事更是直接取材于中国古老的民间故事,然而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美式风格。因为这两部作品不论是造型的审美设计,还是故事的表达手法,都是美式风格的,体现着美式审美观念及文化价值观,最终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美式动画的高超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动画电影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在于对元素和表现风格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传达出的思想观念、精神内核、价值观念等。

纵观中国风国产动画发展历史,从早期的《铁扇公主》到《九色鹿》《天书奇谭》,从享誉海内外的里程碑式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宝莲灯》,到今天重新引起人们对动画关注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这些优秀的中国风国产动画获得了诸多好评,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从孙悟空和哪吒这两个具有反派精神的经典形象的塑造上就可以看出,动画设计师不仅只是运用了中国的民族元素和民族故事,而且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传递出了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思想观念,在作品中呈现出了中国独有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核。正如万籁鸣所言:“动画一在中国出现,从题材上就与西方分道扬镳。在苦难的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玩笑,我们要让我们的同胞清醒过来。”

二、《罗小黑战记》中中国风的表现

《罗小黑战记》自从上映以来,关于其风格是否过于日式的争论一直存在,而《罗小黑战记》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风动画电影。提到中国风动画电影,少不了的一点便是中国元素,而最常见的中国元素便是灯笼、水墨、纹饰等。然而,观众却很难直观地在《罗小黑战记》中看到这些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实际上,《罗小黑战记》运用了一种更为内敛的表现手法,可以在每一幕场景甚至是每一处小细节中让你相信这就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一)场景设计

动画电影中,场景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场景的功能性作用,二是场景的隐喻性作用。功能性作用体现在交代时空关系、营造整体的氛围和情绪、刻画角色等方面,而隐喻性作用则体现在不突出的视觉象征上,通过场景氛围的衬托深化影片主题和文化内涵。《罗小黑战记》开篇的场景,先是被人为破坏的溪流、郁郁葱葱的森林,接下来画面一转来到了城市随处可见的阴暗小巷,紧接着的场景是我们熟悉的盘山公路和中国的乡村稻田,以及一闪而过的放在桌子上的吃了一半的包子、城市大桥旁天空上放着的纸鸢,这些都随着主角小黑的行动轨迹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很好地交代了整個故事背景。随着剧情的推进,风息去找胖老头闵先生借东西。闵先生居住在一座四合院里,电影场景中有四合院中的蒲垫、下围棋的矮桌、门口的影壁,还有沏好的茶、古色古香的木桌,墙上还挂着书画和对联。接着,风息又去书画馆夺取能力,书画馆铺着木质的地板,有线状的书籍和书架,墙上面挂着国画。不论是书画馆还是四合院都充满着中式文化气息。而在小黑和无限的这条剧情线上,在前行的过程中,他们经过了很多地方。从海边的小渔村,到小桥流水人家,经过石板路、种着稻田的江南小镇,行驶到云雾缭绕充满诗意的桂林山水,一直到最后又回归城市,出现干净的小旅馆、大街上的路边摊、骑着电车人来人往的人群,还有北京国贸、北京地铁六号线等,这些都起到了交代故事、烘托氛围、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无限的灵质空间和龙游会馆的设定。无限的灵质空间设计运用了留白的手法,在大面积的留白中悄然屹立着一座中式的庭院。龙游会馆则建在海面之上,是半悬空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形制,旁边停留着出行的小船,鸟类在周围盘旋,整个场景颇有中国山水画中的仙境之美,在天水交融之中仿佛一切都没有了界限。这个场景同时也隐喻了《罗小黑战记》的一个思考——人与妖、人与自然是否能和谐共存。这些场景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二)极具现代特色的中国风角色设计

一部动画电影成功与否,同其角色设计也息息相关,角色设计是整部作品的重点之一。一个动画的角色设计能够体现整部动画作品的风格,影响观众看下去的欲望。而一说《罗小黑战记》,就要说到其主角小黑,名如其“人”。在电影还没有播出之前,观众即使没有看过这部作品,也一定有见到过小黑猫的形象,这就足以证明角色设计深入人心的重要性。而除了小黑,在《罗小黑战记》中,我们也能看到其他颇具中国特色的形象。《罗小黑战记》在角色设计上采用了现代和古代造型结合的手法。主角小黑的师父无限,以及反派的风息、虚淮、洛竹等人由于都是生活了几百年的妖精,所以在角色着装、造型上就更加偏向古风。此外,中间出现的说着东北话的东北虎、金眼真仙、灵珠子、哪吒等角色都是由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或历史传说改编而来的,其角色设计是在角色传统形象基础之上又加入了中国现代的流行文化元素。哪吒除了保留最有特色的头顶上的两个小揪揪以外,打扮新潮,套着棒球衫,脚蹬运动鞋还踩着风火轮,活脱脱一副现在街上的潮流少年模样。虽然这些角色有的造型上更偏向古风,但是他们用着手机、说着东北话、开着小摩托的时候,却不会让观众有丝毫的违和感,这仿佛就是他们出现在现代应该有的模样。这些都归功于影片角色设计师的用心,他们重视的不仅仅是形象本身,还注重形象背后的神韵,生动地体现了角色的精神和个性。他们对这些角色形象的设定都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之上的。

(三)情节及情感表达上的中国式特色

提到中国元素的运用,就不得不提到水墨。水墨的运用是最常见的一种中国风的表达手法,在《罗小黑战记》中则是通过一段情节来展现的。在《罗小黑战记》中,若论最精彩的一段情节,那就不得不提画虎大战风息这一段。风息为了对付无限,前来夺取画虎的能力。画虎为了守住自己的能力跟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画虎的这一段故事不仅运用了水墨山水画这一传统元素,还用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画龙点睛。只见画虎拿着毛笔大笔一挥,书画馆挂画里的角色瞬间活了起来,老虎、鸡、青蛙等一个个从画布上跳下来与风息展开了战斗,而被风息打败的动物不会死去,只会回归它们本来的面貌,变成一笔墨水留在地面,这也足以见《罗小黑战记》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罗小黑战记》的主线剧情是围绕着小黑和师父无限进行的,生活在丛林中的妖精小黑被人类赶离了故土,一直在流浪的它想要拥有一个家,在这一路上它遇到了风息和师父无限等。“家”这个字的概念对中国人的意义不可谓不重,我国自古就有表达思念家乡的诗歌。漂泊在外的人会渴望落叶归根,甚至在死之前托人将自己的骨灰带回故土。如今,每逢节假日,火车站就挤满急着归乡的人。由此,足以看出家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在小黑和师父无限的旅途中,无限虽然不说,却处处透露着对小黑的关心,教其法术和控制自己能力的方法,带其看遍山水,给其住的地方和吃的东西,不惜让自己陷入危险也要救小黑,让一直独自流浪的小黑感受到了亲人的关爱,最终说出“我想和你在一起”这样的话。从头到尾,师徒二人都没有说出“爱”这类字眼,只是在前行的过程中相互陪伴和守护,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追求的都是静默、雅致之美,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更为含蓄内敛。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产动画创作者的灵感源泉。创作者不仅要在视听语言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要注重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只有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国产动画才能更好地展现民族精神,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量。《罗小黑战记》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动画中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造型、场景的意境营造以及情感气氛的烘托等,使物、情、意的交融更加自然,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表现的特点可以让观众沉浸在独特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同时能够激发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为观众带来更具中国风味的艺术体验。

《罗小黑战记》或许在调度或者武打场面的设计上能够看出一些日式动画的痕迹。《罗小黑战记》的导演木头也说过动画的制作肯定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各种优秀动画的影响,在制作过程中也并没有刻意地要表达中国风,整部作品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讲述中国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罗小黑战记》的风格看似不中国,但其内核是非常中国的。中国风到底是什么呢?用中国方式表达的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东西不就是中国的吗?反之就算表面上是“中国”的,表达的语言、逻辑、内核都是国外的,能够说它是中国的吗?《罗小黑战记》在场景的设计、角色的设计、情节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渲染上都将中国风表现得淋漓尽致。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并不是简单地将中国元素进行堆砌,而是将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到影片中的每一处细节中。《罗小黑战记》的出现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在国产动画电影层出不穷的当今,是否要刻意去追求所谓的中国风,而忽视了其中最本质的精神内核呢?其实,不必刻意去追求,我们要树立起文化自信,走出属于自己的动画创作之路,寻找自身的价值,这样的作品即使没有大量中国元素,表达的精神内核也依旧是属于中国的。

參考文献:

[1]林浩晗.国产“中国风”动画电影的解构与重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42-148.

[2]闫李.九旬还念悟空情:访万籁鸣先生[N].中国文化报,1990-07-08(2).

[3]殷俊,刘媛霞.从“中国风”文化看美国动画电影的设计思维[J].当代电影,2012(9):157-160.

[4]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5]于苗.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现代表达[J].当代电影,2018(9):168-170.

[6]杨莹莹.意境与表达:国产动画电影与中国绘画比较[J].美与时代(中),2013(2):66-67.

[7]沈强.写意精神在中国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9(9):176-178.

[8]向娟.国产动画中传统绘画元素的运用[J].艺术家,2019(9):190.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风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阿里巴巴与神灯》9·5开画
动画电影
3D动画电影的发展与美学构建研究
有修养,不任性
动画电影中文学成人化错位与劣化趋势解析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