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组培苗快速繁殖体系研究

2022-04-27 01:00刘慧娟陶爱群姜小文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炼苗外植体存活率

刘慧娟,陶爱群,姜小文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喜树属于山茱萸目蓝果树科,是中国特有树种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1]。喜树全身是宝,用途广泛,全株含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枝叶含丰富的营养元素,是较好的绿肥树种;果实富含人体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极具开发价值;木材纤维素含量高,形态好,长度大,花纹美观,油漆后光亮性较好,适于造纸、室内装修等;此外,喜树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抗性较强,是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2]。

野生喜树资源十分有限,无法实现喜树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喜树种子易休眠,萌发率低,是喜树人工培育的瓶颈。利用喜树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组织培养已有报道[3],但以种子作为外殖体的培养体系并不完整。本试验以喜树种子无菌萌发为基础,建立种子组培体系,旨在为喜树产业化发展提供所需苗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种子。喜树种子于2019 年11 月采自南岳衡山海拔595 m 处的野生喜树集生地,树龄18 年。采收后阴干,冰箱冷藏。

1.1.2 培养基。本研究以MS、1/2MS、WPM、改良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建立喜树组织培养的5组培养基配方,详见表1~表5。

表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表3 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基

表4 增殖培养基

表5 生根培养基

以上培养基均添加蔗糖30 g/L、琼脂粉7 g/L,pH 值5.8。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子消毒与萌芽。将储存待用的种子筛选去掉杂质,去除果皮,留下种胚。使用洗洁精清洗1 次,清水冲洗3 次,75%酒精浸泡30 s,流水冲洗1 h。在超净工作台内将种子放入烧杯中,使用75%酒精浸泡1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4 次;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抽滤20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4 次。将种子接至诱导培养基上,每个处理接10 瓶,每瓶接5 颗种子,3 次重复,放在培养室培养。接种20 天后,观察各个处理的喜树种子萌芽情况。

萌芽率=萌芽数/接种数×100%。

1.2.2 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培养。将种子萌发诱导培养30 天的喜树无菌苗分为根、茎、叶3 个部分,分别接种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每个处理接10瓶,每瓶接种5个,重复3次,30 天后统计各个愈伤组织诱导率。将诱导培养30 天的茎愈伤组织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基上,每个处理接10 瓶,每瓶接5 块,30 天后统计不定芽分化率。

诱导率=产愈伤数/接种数×100%

不定芽分化率=分化出不定芽愈伤组织数/接种愈伤组织数×100%

1.2.3 不定芽增殖培养。切取长2~3 cm 的不定芽,接种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上,每个处理接10 瓶,每瓶接5 个不定芽,重复3 次,30 天后统计增殖系数。

增殖系数=增殖后苗总数/接入苗数

1.2.4 生根培养与练苗移栽。切取长3 cm 以上的无菌苗,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每个处理接10 瓶,每瓶接5 株,重复3 次,30 天后统计生根率。生根良好的瓶苗在3 月炼苗7 天后取出小苗,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移栽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1:1:1 的基质中。适当遮荫,加强土、肥、水管理,30 天后统计存活率。生根率=生根苗丛数/接种苗丛数×100%存活率=成活株数/移栽株树×100%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菌外植体培养结果

种子处理接种培养第8 天观察发现,喜树种子开始长出胚根;11 天开始萌芽;20 天长出2 片真叶;30 天后苗高2.5~3.0 cm。

由表6 及图1 可知,以MS 培养基为启动培养基诱导萌发最佳,长势旺且萌发率最高为86.7%。

表6 不同培养基诱导萌芽情况

图1 诱导萌芽结果

2.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结果

由表7 可知,以WPM+NAA0.2 mg/L+BA1.5 mg/L 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平均值最高为58.67%;以无菌苗外植体的茎作为愈伤组织诱导最佳,诱导率为82%。

表7 不同培养基愈伤组织培养情况

2.3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结果

由表8 可知,以WPM+BA1.0 mg/L+2,4-D 0.2 mg/L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诱导率最高为82%,平均不定芽数最高为4.55 个。

表8 不同培养基不定芽分化情况

2.4 增殖培养结果

由表9 可知,不定芽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WPM+BA 0.5 mg/L,增殖系数最高为5.8,且平均芽长最长为0.74 cm。

表9 不同培养基不定芽增殖培养情况

2.5 生根培养结果

由表10可知,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WPM+IBA 0.5 mg/L,生根率最高为88%,平均根数最多为6 条,且平均根长最长为1.26 cm。

表10 不同培养基生根培养情况

2.6 组培苗室外炼苗

由表11 可知,生根良好的瓶苗经过炼苗存活率较高为91%,适合移栽到室外。

表11 炼苗成活率

3 结论与讨论

在喜树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择尤为重要,喜树组织培养所选用的外植体大多采自当地多年生喜树幼苗[4~7]。而喜树种子本身存在休眠现象,所需时间较长,本试验利用种子进行无菌苗诱导,解决了时间长的问题。试验中成功利用当年生喜树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种子灭菌消毒、培养基筛选、激素处理等,建立了喜树愈伤组织诱导、增殖诱导、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体系。

本试验中,喜树种子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 培养基,萌芽率为86.7%;30 天龄喜树试管苗茎在WPM+NAA 0.5 mg/L+BA1.5 mg/L 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82%;愈伤组织脱分化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WPM+BA1.0 mg/L+2,4-D 0.2 mg/L,分化率达82%,每块愈伤组织平均分化芽数4.55 个;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WPM+BA0.5 mg/L,增殖系数最大为5.8,平均芽长0.74 cm;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WPM+IBA0.5 mg/L,生根率最高为88%,平均根数6 根,平均根长1.26 cm。移栽至泥炭土:蛭石:珍珠岩=1:1:1 的基质中生长良好,存活率达 91%。本次试验为喜树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关键解决途径。

猜你喜欢
炼苗外植体存活率
反刍动物外植体的研究进展
伊藤杂种‘巴茨拉’不同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及愈伤组织诱导
日本癌症10年平均存活率为57.2%,胰腺癌最低仅5.3%
锦地罗组培苗移栽技术
浅谈花卉穴盘苗生产技术
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试验
温度对克氏原螯虾苗种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热激处理对甜柿外植体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
人工扩繁异色瓢虫幼虫和蛹最适贮存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