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山地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022-04-27 01:00黄后林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穗数凉山州田间管理

黄后林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嘎吉镇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凉山 615203)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区,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高山、平原、盆地等地势相互交错,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凉山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干湿分明,冬季日照充足,雨量充足,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小麦是凉山州主要农作物之一,但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通过科学种植确保小麦高产、稳产。

一、播前整地

高产小麦生产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土壤酸碱度中性为佳。土地平整,排灌方便,整地后可达到细碎、上虚下实状态。

山区、丘陵旱地土层浅薄,跑水、跑肥,具有旱、薄、瘦等特点。改良措施需以聚土种植为中心,逐年加深耕层;增施有机肥;增化培肥;横坡种植,拦蓄水土;平整土地,坡改梯等,提高土壤生产潜力。

黄、红壤及其发育成的水稻土质地黏重,通气不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耕性很差,酸性较强,有效磷严重缺乏,具有黏、酸、冷、烂等特点。改良措施主要是在深耕晒垡、稿秆还田或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客土掺砂,施用石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温。土质黏重、地势低洼地块,秋雨较多年份影响较大,应彻底完善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同时采取深沟高厢种植模式。

二、品种选择

凉山州小麦高产种植中,要根据当地的光、热等自然气候特点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选用适合本区域的小麦品种。二半山区气候特点适合种植弱冬性中熟品种,同时搭配春性中熟品种,目前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有昌麦26、昌麦28、昌麦31 号,川麦107、川麦26、川麦33 等。

三、播种量确定

小麦亩产量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共同决定。通常小麦有效穗数与穗质量存在一定制约关系,一般穗数增加穗质量会下降,反之穗质量增加则穗数减少。因此,生产上要综合考虑、统筹各种农业措施,尽量确保穗大、穗多、粒重。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合理确定基本苗数,肥力中等的土壤基本苗在10 万左右,每亩需麦种15 kg 左右[1];上等肥力地块在此基础上适量增加,下等肥力地块则适量减少。

四、播种管理

凉山州二半山区小麦种植中,每年1 月中旬到2 月中旬都会出现<0℃的低温天气。如果小麦拔节及养护期遭遇恶劣低温天气,会对小麦造成较大伤害。为了能够确保小麦充分利用阳光、水以及温度等自然资源,避免冻害威胁,小麦孕穗期以每年2 月下旬至3 月中旬为佳。此期间抽穗扬花,可以减少冻害造成的损失。因此,凉山州绝大部分地区播种期为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

播种前精选,剔除瘪秕、染病以及机械损伤的种子,然后进行晒种、消毒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在已经开厢整理好的地快中施腐熟农家肥,中等肥力一般每亩1500 kg 左右。不同地块进行条播或者点播。

五、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出苗至拔节为苗期。苗期小麦的生育特点是出叶、长蘖、发根,并开始幼穗分化,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力增壮苗早发,促根增糵,为中期稳长奠定良好基础。需查苗补缺,匀密补稀;早施苗肥,促根增蘖;中耕松土,化学除草。麦苗旺长、群体较大的麦田需进行压麦,控上促下,使小麦矮建,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需注意的是,土壤黏重或麦苗长势较弱时不宜压苗。

2、中期管理

拔节到抽穗是小麦生育中期,是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共同发展时期,是小麦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对肥水反应最敏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分蘖的两极化,使大蘖迅速生长,小蘖很快死亡;茎层整齐,麦脚干净;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单位长度干重,壮秆防倒;培育良好株型,协调群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小花数,减少退化数,提高结实率,争取穗大粒多。

及时巧施拔节、孕穗肥,一般每亩施用10 kg 左右尿素,并配施适量钾肥[2]。干旱地区要进行春灌;部分下湿地需做好清沟排渍。

防止倒伏。高产种植一般水肥充足、群体过大,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小麦倒伏率较高。倒伏原因有品种抗性差,因播种量过大导致群体发展不佳、氮肥用量偏多导致植株徒长、土层浅薄扎根不深等。生产中需综合分析原因,因地制宜。

3、后期管理

后期指抽穗开花到灌浆成熟,是小麦籽粒形成和决定粒质量的主要阶段。田间管理目标是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或贪青;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力争粒大粒饱,创造高产。

小麦生育后期气温高,蒸散量大,应实时浇好开花、灌浆水,田间持水率维持在70%~80%为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湿度较大地块要做好清沟排涝。

根据苗情长势适当增施叶面肥,亩需志信星20 g、蚜螨先锋55 mL、磷酸二氢钾200 g、尿素150 g,兑水50 kg 喷雾。

小麦生育后期是病虫害高发时期。凉山地区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可用粉锈宁、托布津粉剂等药剂兑水喷施防治锈病和白粉病;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效果显著;赤霉病防治可选择多菌灵。主要虫害有蚜虫、飞虱、叶蝉,生产中可用抗蚜威、乐果等农药防治[3]。

六、适时收获

小麦收获过早或过迟均对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小麦蜡熟末期茎叶与籽粒的生理联系已经中断,千粒质量与品质最高,此时应及时收割脱粒,晒干扬净归仓。

七、结语

小麦是凉山州二半山区主要农作物之一,需对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农户种植技术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对小麦种植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确保高产、稳产,从而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穗数凉山州田间管理
无花果田间管理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窥视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凉山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抢种暮春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