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甫,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且歌且行

2022-04-28 03:48王梓霖
教育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畲族女童民族

王梓霖

赵华甫,畲族人,贵州省麻江县隆昌小学党支部书记,贵州省省级乡村名师。2013年获得桂馨基金会“南怀瑾乡村教师奖”,2014年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著有《畲乡情怀》《走进阿孟东家人》等。

教育是生命温暖生命、精神培植精神的事业,贵州省省级乡村名师赵华甫以丰富的内心情感从事着这份钟爱的事业,指引和感召着他的学生们。33年的教育实践,他点亮了当地乡村儿童的心灯;22年的步履不停,他填补了贵州畲族文化研究的空白。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其中畲族有4万多人,3万人左右聚居在麻江县,而这里就是赵华甫生长、生活的地方。赵华甫的微信朋友圈更新很勤,除了分享学校日常就是畲族村寨的秀丽风光。“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这里工作、生活,为自己的家乡和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挺好。”这位质朴的畲族教师说道。

为女童教育奔走

20世纪80年代初,麻江县的汉语普及度不高,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贵州省的入学率都还比较低。即便赵华甫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当时的麻江一中,也还是常常因不能及时听懂同学们说的汉语,遇到不少学习上的困难。读完高中后,赵华甫未能如愿进入师范院校,但自初中起他就已经萌发了成为一名教师的愿望,凭着一股倔劲儿,赵华甫一边工作一边啃读完了大学四年的文学专业课程。

他想将所学带回村寨。虽然情根深种,但赵华甫真正从教却可以说是因为一些偶然。“当时的入学率低,村子里的文盲比较多。为此,村里开了扫盲班,我是读过高中的人,相对来说比较有文化,他们就请我去给42名父老乡亲教课。教了3个月后,他们都达到了当时的脱盲标准,村支书就觉得这个年轻人还可以。那时,村子里的小学刚好需要请一个代课老师,他们就想到了我。”赵华甫说。

赵华甫口中的小学就是存在了23年的六堡畲族女子学校。1988年,六堡村做过一个统计,全村89个女童中,读过书的只有19人,很多女童读完一二年级就会辍学回家。旧的文盲被扫掉了,新的文盲又出现了,这该怎么办?当时参加扫盲工作的单位调查后发现,主要原因是六堡村比较贫困,“重男轻女”思想又很严重,若有多个子女,大多数家庭只会供男孩上学,而女童即便入学也只是陪读,等男孩对校园环境熟悉后便会回到家中分担农事,到了年纪便嫁作人妇。不少人家认为,“女孩子,总是要嫁出去的,花钱读书,不划算嘛!”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麻江县政府在1989年建立了女子学校,免费让畲族女童入学。“至少让她们认识点字,新的文盲不能出现。”进入学校工作的赵华甫抱定了这样的想法。但一开始,入学情况并不乐观。赵华甫白天教书,晚上就挨家挨户地动员,然而村民们并不买这位年轻人的账。没了办法的赵华甫跟老支书汇报后,老支书陪着他一家家再去劝,一些父母渐渐动摇。可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还有别的顾虑,他们担心女童因上学而丢掉了传统手艺,不会唱民族歌、不会跳民族舞,赵华甫当下承诺会解决后顾之忧。“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那段时间,我们这边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孩子经常被拐卖到外省去。如果不上学,她们可能连家在哪里都说不上来。至少,不能让她们出来后找不到回家的路。”赵华甫补充道。

村民们觉得他的道理很实在,送往学校的女童也越来越多,通过六年的努力女童入学率攀升到100%。为了留住这些女童,他践行承诺,将民族文化带进了课堂,每星期两节课专门教授女童们畲族的粑槽舞、芦笙舞、刺绣和畲家歌。很多女童不会汉语,于是他在低年级设置“双语言”辅助教学班,又当翻译又当教师,从最简单的数字开始一点点地教授。

这份代课教师的工作赵华甫一干就是9年,“当时农村代课教师的工资是45元一个月,其中25元由县里财政下拨,另外20元是村里的补贴。开始其实也没想过什么责任感,就觉得应该做下去。”20世纪90年代,村子里兴起了打工潮,一些私立学校及农民工学校也相继出现,因为工资低,赵华甫也动过外出打工的念头,贵阳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曾向他抛出橄榄枝,开出了3倍的工资。赵华甫思考过后觉得“反正去哪里也是做一个代课教师,只是钱多一点而已”,最终他决定还是留在村子中,将女童教育的责任承担下来。

春华秋实,13名从畲族女子学校开启学习生涯的女童考入大学,越来越多的女童因读书而拥有了更多机会。

让孩子感觉学校比家还温暖

畲族的寨址比较偏僻,道路和交通不便,艰苦的条件让许多教师望而却步。“外面的教师进不来,进来了也留不住。”赵华甫说道。为了培养一名留得住的教师,麻江县教育局选定了教学成绩突出的赵华甫,通过政府会议研究讨论了他的转正问题。决议通过后,赵华甫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也愈发坚定一辈子从教的信念。

2012年,完成历史使命的六堡畲族女子学校被并入隆昌中心小學(现麻江县隆昌小学),赵华甫也随之调任该校。隆昌中心小学主要服务于畲族聚居的隆昌、坝寨、六堡在内的8个自然村寨,大多是来自各个村寨的寄宿制学生。学校的700多名学生中,有600多人在校住宿,而这些学生中又有1/3以上是父母双方常年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

大人和孩子的心如果不能相互连通,真正的教育就无法开始。留守儿童众多,赵华甫最担心的是他们的心理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一些学生因此性格孤僻,不愿意与教师、同伴沟通,赵华甫引导他们参与粑槽舞、芦笙舞等各种集体活动,逐渐打开学生的心门。“但作为老师终究代替不了父母,我对他再好,还是比不了父母对他的那份情。”于是他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亲情电话”和“亲情聊天室”,每月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让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家长视频,鼓励学校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尽可能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

“让我们的孩子感觉学校比家还要温暖”是赵华甫努力的方向,弥补情感缺失之外,他东奔西走,争取到25万元爱心资金,为留守学生添置了被子、垫褥和洗漱用品,装上了电热水器,让学生住进了温馨、舒适的寝室。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学生们起初不太在意卫生健康,赵华甫就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赵华甫说:“我没想着他们一定要成什么人才,但至少在自我管理上,能养成一点好习惯。”鞋子要统一摆放,被子要叠好,要经常刷牙、洗澡,吃完饭必须洗餐盘……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将这些习惯带回了家,他们渐渐离不开刷牙、洗澡,吃完饭也会自己擦桌子、洗碗。

那些宁静舒展的日子,织入了学生们幼年的生命,构成他们人格的一部分。道德与法治课上,赵华甫请学生们谈论理想,有些学生说不出,在他看来,这不要紧,“一个刚来的小学生,理想教育应该有,但让他们有什么高大上的想法也不切实际。我们能让他的心灵始终温暖、养成一些好习惯、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也很不错。”

守护民族文化的“拾荒人”

在日计有余、岁计不足的奔忙中,赵华甫始终带着一份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畲族有语言无文字,很长一段时间里民族文化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进入新世纪后畲族文化逐渐式微,身为畲族人的赵华甫萌生了守护畲族文化的想法。工作之余,他一有时间就进入村寨,走访各个寨子中比较有文化、了解传统的老人,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了解传统民俗、收集畲族故事,并发表了各类研究。其中赵华甫参与合著的《走进阿孟东家人》被誉为“填补了贵州畲族文化研究的空白”。

直至今日,只要听说哪里有七八十岁的畲族老人,赵华甫还会兴奋地拿上自购的设备,翻山越岭地去找他们交谈,并做好整理,汇编成乡土教材。

2002年10月,贵州省教育厅、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制定实施了《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政策颁布后,赵华甫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更加“名正言顺”。赵华甫为不同年级学生设置了分级目标,一二年级学语言传承,三四年级学唱歌跳舞,五六年级学民族武术和民族体育竞技。

最为紧迫的是帮助学生“重拾母语”。随着麻江县外出务工人口的增多,许多年轻人与外族人结婚,不少人认为讲普通话更体面,也更利于孩子今后的学校学习,因而很少在家中使用畲语。隆昌小学中畲族学生占比超过70%,但很多人并不会畲语。赵华甫认为保护民族语言刻不容缓,在学校开设了“重拾母语”的课程,与在女子学校时期相同,又开始从最简单的数字教起……

“双减”落地后,赵华甫将民族文化调整为按照类目划分,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这学期他负责的就是“民族语言班”,起初报名的学生只有28人,随着被吸引来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增加至52人,教室都快装不下了。

触发和点燃学生的潜在光芒

在赵华甫心中,乡村儿童一样有学习的灵气与成长的潜质,但與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教师数量较少、学科结构失衡等现实问题切实地摆在他的面前。担任过26年乡村学校校长的赵华甫有些遗憾,“虽然一些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仍在85%以上。”因此,在教授文化课之外,他格外重视传统文化,期望以此帮助学生找到更多可能的机会。

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触发和点燃学生潜在的光芒。早在女子学校时赵华甫就注意到,乡村儿童很多时候是怯懦、内敛的。因为学习民族传统,学生们获得了各级各类对外演出的机会:2011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举行,学生们于开幕式上进行了表演;2016年,隆昌小学的粑槽舞跳到了北京,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录播。见世面、练胆量,不少学生在表演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越来越自信,也更有勇气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此外,贵州省为保护民族语言,设置了民族语言测试,测试合格后学生可以报考民族大学里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省里的测试员,赵华甫了解到民族语言的重要性,自编了双语教材。他说道:“如果文化课考不好,我们也可以帮他在民族语言测试上走得更远,如果说他会跳舞,也可以考民族舞这些。”

民族传统文化领着乡村儿童,渐渐从偏远山村中走出,向着广阔的世界走去。

“鲜衣怒马少年时”,赵华甫开始走上乡村教育的道路,而今,已过知天命的年纪,他依旧在这条道路上且歌且行且从容,静静地教书、做研究、传承着民族文化。“我做的都是小事,能走多远算多远,但只要还能做,我就继续做下去”,一件件“小事”映衬出这位畲族乡村教师的赤忱之心。

猜你喜欢
畲族女童民族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
MINORITY REPORT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