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山上春花可餐

2022-04-28 00:25广东陈培栋
花卉 2022年7期
关键词:佤族火塘玉兰

广东/陈培栋

春暖花开时节,我们到云南省考察,从昆明市出发西行,穿过横断山脉到达临沧地区的澜沧江河谷地带,这里山峦连绵,森林茂密,灌木丛生,高擎蓝天的木棉花,殷红吐艳;冰清玉洁的玉兰,张开笑靥;繁花满树的白花羊蹄甲,如早春白雪;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像一幅幅锦缎绚丽多姿,处处春花争艳。还有那董棕和桫椤这些恐龙时代的植物,保存得很好,可见这个“绿色王国”古朴原始,锦绣美丽。

进入到双江、耿马、沧源等县的阿佤山区。见到佤族同胞主要散居在大山里,从车窗里望去,有些在路边,有些在山腰上,一片一片的,那些牛头式屋顶,一看就知道是佤寨。据介绍,佤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在佤族同胞的眼里,他们的生态意识很浓,周围的一切,不论是树木还是山岭,都有神灵附体,保佑着他们,不能随便毁坏,哪怕是一根倒下的树木,都要经过祭祀才能另作他用。难怪在整个阿佤山区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很少有自然资源受到破坏的现象,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

热情好客的佤族同胞,穿着以黑色为基调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黝黑粗犷,矫健强壮,为防野兽,身挎腰刀,肩背猎枪,爬山快步如飞;妇女服饰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头箍、项圈、项链、手镯等首饰。女孩子很有礼貌,我们与她们在山间小路相遇时,她们背着竹篓低着头让路,待走过十多米时,才转过头观望。若我们的视线与她们相对时,她们便把头腼腆低下。她们的眼睛清澈深邃,能歌善舞。佤族同胞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

这里的山峦相对比较高,我们在双江县爬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足足走了一天,傍晩才进入一个山坡上的佤寨。寨主招呼我们入屋坐下,他首先,烧一壶开水,放在火塘旁边。然后,把茶叶均匀地铺在一块薄铁板上,放在火上烤。等到茶叶焦黄时,将茶叶倒入开水壶中煮。煮好的茶倒入茶盅里,请我们饮用。这种茶苦中带甜,散发出一股焦香,味道别具一格。接着他在火塘上烧一锅竹豆,浓香扑鼻。差不多熟时,把盆子里浸泡的白花羊蹄甲花放进去一起煮,然后从火塘里夹上一颗火红火红的“火炭”放进锅里。这个动作吓得我们一跳,这么好的汤,为什么要加“火炭”呢?当地向导解释说,我们离海较远,佤家人吃的是岩盐,这种矿盐带有硫磺味,用火烧一下,可把异味去掉。当晚我们在寨主家里,尝到一生以来从未吃过的“鲜花宴”。有白玉兰炒腌肉、南瓜花羮、水煮芭蕉花、茶树菇、烤鱼、土鸡煲、竹笋虫和酸菜牛肉。佤家人腌制的酸菜不同汉人,他们的原材料是野菜。做法是先砍一筒两尺长的龙竹洗净、晾干,将野菜装入压紧塞满,加一定量的米汤,再用烘过的芭蕉叶封好竹筒口,置于火塘边加热,几天腌酸后即可启封,味道酸美,还带有一股竹香味。在山寨里我们还喝到山茶花粥,吃竹筒糯米饭,其乐无穷。

佤族同胞靠山吃山,花卉入馔较为普遍,“鲜花当蔬菜”是“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美丽的花朵经过一番烹炸,吃起来不但美味,往往还能治病美容。据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百花美色可餐,在我国古人就有,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光滑香嫩的玉兰花瓣,裹上面粉放在油锅中炸,炸出来的玉兰片香甜爽脆。樱桃肉烧玉兰是春天花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新鲜的玉兰花瓣洗净后放到开水里烫一下,用凉水漂去涩味,然后把蒸粑的五花肉一起下锅烧制,炒出来后色泽红艳,吃起来酸甜可口,还带着玉兰花的清香。新鲜的玉兰花瓣可以用来做蜜饯,还可拿来熬粥、泡酒。玉兰花瓣晒干后泡茶,可常年享受到玉兰花的清香。

春天杜鹃花开遍山野的时候,摘回来撒上些白糖生拌,吃起来微酸带甜,齿颊留香。大白杜鹃花是最受欢迎的食用花卉,除去花蕊,漂洗干净后拿沸水烫煮,再在冷水里漂洗两天,沥干后煮汤或与蚕豆、咸肉、火腿等炒食,是佤家人待客的最佳食物。

阿佤山这个鲜花王国,春来的时候,不仅可以赏花之俏丽,还可以品花之滋味,漫山遍野都是菜园,真是美色可餐。

猜你喜欢
佤族火塘玉兰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温暖的火塘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论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探讨
大火塘,小火塘
火塘边的乡愁
用拔河绳上好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