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精准”:小学短绳教学策略研究

2022-04-29 13:20李云峰
当代体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跳绳绳子精准

李云峰

运用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对当前课堂教学中低段学生的跳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基于学情、精准分析;基于动作、精准分解;基于个体,精准指导;基于分层、精准提高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低段跳绳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精准的解决相应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短绳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跳短绳的技巧。

短绳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学会了终身授予。通过学习和锻炼,能发展学生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跳绳又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测试项目之一,因此在一年级短绳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学习与掌握跳绳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低段短绳教学实践,找准切入点,规范动作,关注细节,落实精准教学,以求共同进步,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低段学生在短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

1 基于学情,精准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部分在上学之前已接触过跳绳,但在我们一年级的体育课中却出现了学生对跳绳厌恶、陌生感、躲避练习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体育课跳绳中我们往往可以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1)个别学生拿着绳子不会跳绳,在旁边玩耍,或者坐在地上做其他事情,有的甚至找借口躲避练习;

(2)大部分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任务,但是他们跳绳不熟练,经常断掉、持续性差或者绳子掉下,对自己的跳绳水平不自信;

(3)小部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布置的任务,跳绳技术熟练。

2 基于动作,精准分解

我们通常所说的跳短绳由挥绳、跳跃两个部分组成,但是低段的学生对跳短绳这个体育项目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只知道拿根绳子甩甩,对基本动作要领与要求的了解不够,缺少具体的辅导与训练。因此在教授的初期,在跳绳技术动作教学中主要采用先分解再整合,让学生了解与体验挥绳的动作,尝试跳跃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减少不合理的动作,明确正确的跳短绳技术动作,提高跳绳的质量与成绩。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清楚的看到,手腕挥动与脚的跳动在跳短绳中是最重要的动作,但是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是跳绳的关键。低段学生的手、脚配合的协调能力比较差,主要是由于低段学生的生理原因所决定的。在把挥绳与跳跃结合起来的练习过程主要是采起先简易后复杂的顺序来练习跳短绳的整体动作:让学生感受动作,分别进行双手空摇双脚跳、双手摇两段断绳双脚跳,学生能较好的控制挥绳与跳跃的节奏后,可进行有绳跨跳练习。跨跳绳时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前后跨慢速挥动通过的绳子,当熟练后可以采用并脚跳绳。在这个结合动作练习中,开始让学生向前跳,而不是向上,主要是降低难度让学生把两个基本技术结合起来,当熟练后才要求学生并脚向上跳。

在教授学生跳短绳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长短的绳子。看似很微小的环节,但是在我们实践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由于绳子或短或长影响最终的跳绳成绩。如何选择合适的绳子长度如下:

3 基于个体,精准指导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动作直接影响着跳绳的速度,造成跳绳低效,因此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1)规范甩绳姿势、加强甩绳练习。方法:①学生在练习跳绳时两大臂各夹一毛巾或空矿泉水瓶,帮助学生规范跳绳姿势,建立跳绳时大臂夹紧身体两侧,大臂和小臂成一定夹角的动作概念;②采用原地的体侧、体前甩绳来锻炼手腕旋转动作,比如模仿“直升飞机”“大回环”或“孙悟空的金箍棒”等游戏。

(2)增加脚部力量、纠正腿脚动作。方法:①明确跳绳着地部位应该是前脚掌,利用前脚掌弹跳;②在跳绳过程中身体要挺直、抬头,起跳时双腿膝关节不要弯曲过大,应微屈;③加强脚部力量与连续弹跳,组织学生用前脚掌快速行进间跳过地面的小距离的“绳格”练习,原地连续纵跳练习,用前脚掌原地快速蹬跳10—15厘米高的台阶练习,熟练后再要求学生练习原地前脚掌着地快速跳。

(3)提高身体协调、保证动作连贯。方法:①原地跳,分无绳、有绳练习,先进行徒手模仿跳绳动作,甩一下跳一次,然后进行有绳练习,单手或双手拿着对折绳子的进行甩一次跳一次,要求听到绳子鞭打地面的声音再跳;②在“软梯”练习中,要求学生踏跳在每个横档上,速度由慢到快,动作由简单到复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跳“软梯”,主要是提高学生下肢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同时锻炼脚的连续弹跳能力;③对于有“空跳”现象的学生组织有绳练习时,刻意要求学生甩绳速度不变,放慢脚跳过的速度,每完成一次甩绳,有意识的使脚停顿一次,不允许有小垫步动作。也可以进“跑跳绳”练习。

4 基于分层,精准提高

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跳短绳基础上,教师要采用一系列的手段与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跳绳速度。接下来简单介绍几种练习:

4.1 缘趣而导,以赛促练

根据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活动,也比较喜欢爱表现自己、获得别人的肯定的活动。主要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在玩中练,在练中玩。例如:在练习挥绳练习时,设计一个“直升飞机”的游戏。具体地讲,让学生坐在地上手在头顶挥折叠短绳,模仿直升机不断加大马力,慢慢站起来,模仿直升机慢慢升起的动作。还有其他类似的游戏,“电风扇”“螺旋桨”等;在练习跳跃时,组织学生跳“方格”“软梯”“车轮跳台阶”练习,同时可以锻炼下肢的力量和协调性;在跳绳练习时,组织学生1分钟、30秒跳短绳比赛,看谁多。还有跑跳绳比赛、双人跳单绳比赛等相应的练习。

4.2 因人而异,适时适量

大家都知道跳短绳的运动量相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大的,因此要遵循适量适时多次的原则。也就是每次跳的时间和次数要适宜,休息一定时间后反复多次练习,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例如:(1)10秒、20秒——短时间定时连续快速跳绳训练。(2)30次、50次——定量连续快速跳训练。(3)10秒25次、20秒45次——定時定量快速训练。(4)30次12秒、50次23秒、80次35秒——的定量计时训练。当学生的跳绳水平提高后,可逐步提高练习的量。

4.3 择优而立,互学互助

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差的必有好的,在教学中,经常会选基础好的学生进行示范练习,也是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其他学生有学习的目标与动力。按照学生掌握跳短绳水平的高低建立体育合作小组,教师给每个基础差的学生都搭配一个跳绳水平较好的,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跳短绳技术要领。方法如下:优生展示演练跳绳动作,让不会的或不熟练者认真观察,然后由不会跳者进行练习,会跳者边自己练习边帮助其纠正错误动作。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学练,既学会了动作,又发挥了体育骨干的作用,增进了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良好品质,实现了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

4.4 分层而作,保时保量

作为体育教师都明白,体育项目靠课堂的练习是不够的,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课外的练习。布置课外跳短绳作业时,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作业量。除了课间活动外,还积极跟家长沟通,保证学生每天课后练习量,每天记录完成同样数量需要多少时间。在学生完成数量后,要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然后布置新的作业,从而使学生在变化的数字中获得练习的动力。

5 结束语

跳绳就像一部机器,挥绳与跳跃是组成机器的部件,而部件是由细小的零件组合在一起的,只要某个部件或零件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机器的运作。从细节入手、注重每个环节,关注每个学生。体育教学要从个体的发展中寻找问题,根据个体,寻找到了不同的细节方法。这样在教学就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与提升,使得我们的教学更精准,实现因材施教。

(作者单位:嘉兴市运河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跳绳绳子精准
跳绳的起源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寻宝藏
绳子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NO.10 跳绳
取绳子
芝麻开门
宝宝鸭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