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022-04-29 08:18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浪费服装

沈 远

(中国美术学院纺织服装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53)

1 可持续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设计本身就是服务于消费者的。可持续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应遵循“以人文本”原则,在满足消费者基础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其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对于消费者来说,可持续理念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进步。

可持续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源上解决服装行业存在的诸多不可持续问题,在减轻环境负担的同时,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此外,可持续理念的应用,需要设计师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充分考虑服装结构、面料选择、印染技艺、生产方式、销售模式、旧衣回收等环节,并自觉站在避免污染、减少废弃物的视角,全面考虑服装从设计到回收的各个环节,以有效延长服装的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服装设计师还要融合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并推动生态环境系统不断趋于平衡。将可持续理念融入服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虚耗与环境污染,使人类与环境能够和谐共存[1]。

2 可持续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 循环性原则

服装设计的循环性原则是站在物质的视角,通过对物质的循环利用来体现可持续设计理念。长期以来,设计环节中对可持续理念的认识不足始终被认为是导致资源浪费的源头。作为服装设计主体,设计师应认真反思其在以往的服装设计中进行的一些不可持续设计,并改进设计理念,推动可循环、可持续理念的应用。在进行设计构思时,要从生态环保的角度考虑,尽量选择可再生、易降解、可回收的原材料,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服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充分发挥它们的剩余价值,做到物尽其用,从而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2.2 生态效率原则

生态效率原则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效率原则要求服装设计产品是便于回收、再造,且具有普适性的,以拓展产品的适用范围,减少资源消耗,推动资源可持续性的实现。

2.3 安全性原则

可持续理念服装设计的安全性原则是指服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环境的安全性。服装设计的安全性原则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所选用的原料要确保对环境是无污染的,以此减少服装生产、回收、循环利用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除设计环节外,服装生产、服装销售等环节同样要遵循安全性原则,选用安全、无毒无害的原料与辅料,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伤害环境。

2.4 绿色能源原则

绿色能源也被称为清洁能源,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利用的、没有污染物排放的能源。绿色能源的特点在于环保、低污染、低排放,对生态环境也更加友好。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绿色能源可以供我们选择与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尽量选择绿色能源材料,将绿色能源材料生产企业作为供应商,从而促进绿色能源的使用,避免破坏环境。

2.5 人文性原则

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需要秉承以人文本的原则,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设计出更具人性化的服饰。服装设计的人文性原则具体说来就是服装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正确处理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始终牢记产品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人”。此外,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还可以通过设计手段,引发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2]。

3 可持续理念视角下服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更新速度快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服饰作为物质层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设计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一些服装设计师为了追求流行元素、迎合市场,在服装设计中盲目地加入一些他们眼中的个性、时尚。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流行趋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每年、每季,甚至每天的流行元素都是不同的,如果追求流行,那服装设计师只能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那些人们认为过时的、被替换下来的服饰,却还未消耗完自己的生命周期,仍存在很大的利用价值。由此可见,这种一味追求时尚、流行的设计理念,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服装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3.2 服装款式设计复杂

在多元思想交汇、碰撞的当下,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追求个性,服装设计界更是如此。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打造独一无二的个性标签,很多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构思时会存在过度设计的问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在服装设计领域,一些设计师为了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追求所谓的“设计感”,在服装设计中盲目地加入一些繁琐的设计元素,运用一些不必要的设计方案,设计出款式复杂、制作繁琐的服饰以吸引消费者眼球。如使用锦缎、宝石等原材料,使得服饰看上去更加华丽。但是这些盲目追求奢华装饰的服装设计,将创造舒适的生活方式的设计初心抛之脑后,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本职工作的不负责任,严重背离了可持续设计理念。服装设计绝不能将追求独特、个性作为判断标准,而更应该突出服饰的功能性、实用性、舒适性。

设计师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反思其在以往的服装设计中存在的过度设计问题。面对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以及服装产业造成的严重污染,应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遵循服装设计之根本,可以追求设计深度,但要避免过度设计,从自身做起,减少服装行业的资源、能源浪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可持续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与其他产品设计一样,可持续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材料、能源等条件,并结合服装本身的使用功能、生命周期以及设计主题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此,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与构思时,可从零浪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角度出发,通过耐用设计、零废弃设计、情感化设计、再生设计等方法,来贯彻可持续理念[3]。

4.1 耐用设计

耐用设计是从服装的物质属性出发进行的设计,是指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通过改进材料质量、优化制作工艺等方法,设计出高质量的服装,以达到消费者的满意度,延长服装的使用周期,从而实现可持续性设计。耐用设计能够使服装设计避免“快时尚”模式的资源浪费,减轻服装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耐用设计其本质其实是服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种设计模式并不是一味追求时尚与产品设计的数量,而是更加强调所设计服装的质量,通过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让消费者可以穿着更长时间。此外,耐用设计不仅注重服装的功能与款式的美观,且更加注重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关注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注重倾听消费者的心声,从而设计出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让消费者获得更加良好的消费体验。

作为对这一可持续设计方向的尝试,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朱铿桦[4]所做的服装零部件的插片化DIY设计,通过对材料的实验以及对服装结构的研究,对服装部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后,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自行更换、组合服装零部件,对服装进行有效的二次DIY设计,从而延长该设计产品的使用周期,并让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见图1)。

图1 耐用设计

4.2 零废弃设计

服装设计领域的“零废弃设计”是指在服装设计过程中,通过特殊打板,实现面料利用最大化,避免材料浪费。简单说来就是通过“精算”设计,避免出现碎布料。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材料的使用率,以免造成材料的浪费。

零废弃设计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可持续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认可,很多服装设计师会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应用融入这一理念。如新西兰服装设计师霍莉·麦奎伦就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零废弃设计师,她所创建的Make/Use共享设计平台,通过公开零废弃服装的样式版图、生产过程,让消费者参与其中,从而引导消费者树立零废弃观念,对零废弃服装设计产生浓厚兴趣。消费者可以通过该平台调节模板参数,使得服装尺寸更加适合自己,从而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引发消费者对零废弃设计理念的共鸣[5]。

本人也在零废弃设计方面做过相关探索与尝试,利用工厂及学生学习制作皮草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及边角料,通过重新排列、有机组合,与废旧衣物进行结合,使得废旧衣物呈现出新的面貌。这种低成本、创新性的设计方式,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设计附加值,同时也是对零废弃设计的一种有价值的尝试(见图2)。

图2 零废弃设计

4.3 再生设计

再生设计是指设计师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所回收的废旧物品进行再造利用。这种模式下的服装设计,利用拼接、解构、重新组合等设计方法,使得服装款式更加新颖,从而在满足服装的功能性、美观性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服装需求,从而达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目的。设计师在对服装进行再生设计时,首先要在大脑形成清晰的设计思维,确定服装设计风格,然后合理选择原材料,以延长再生服装的使用周期。“再生设计”是基于废旧服装风格,结合纺织面料的特点,对废旧服装进行再设计、再创造,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体现可持续理念,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服装的实用性,增加服装产品的附加值。

对服装的再生设计,可以通过解构、重组、改造等手段赋予废旧服装以新的造型。当前,很多服装设计师已经在废旧衣物再生设计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如曾担任过爱马仕创意总监的服装设计师马丁·马吉拉[6],人称“解构怪才”,在其创建的个人服装品牌Maison Margiela中就有大量的旧衣改造设计。2020年Maison Margiela初夏高级定制系列中,很多作品都是以手工的形式进行呈现的,其中很多面料都是被二次使用的材料,包括窗帘、床单、废旧衣物等,马丁·马吉拉[6]通过打破旧面料的原有结构,然后运用剪裁、拼接、颜色穿插等方式,使得旧衣物呈现出新面貌。在此基础上,他还用透明胶带与废弃的塑料制品,制作了腰带与帽子,赋予了废旧材料以全新的面貌,实现了废旧物品的充分利用,极大地减轻了环境负担,避免资源浪费。

4.4 情感化设计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服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能否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是对产品设计的最高评价。优秀的设计师往往都是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产品设计中,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情感、行为。因此,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设计师不仅要体现服装的使用功能,挖掘服装的利用价值,还要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

情感化设计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为设计师以视觉为媒介,通过服装图案、服装造型直接传递自身理念与情感;另一种为设计师站在消费者的视角,通过服装设计说明、使用手册等途径,间接传递自己的设计意图、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受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影响,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有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逐渐认识到自身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并通过服装设计来呼吁整个社会保护环境、低碳生活,进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情感桥梁,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服装的情感化设计是基于服装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行的,主要通过刺激消费者对服装的情感投资,来提升服装的整体价值,使得服装获得持久使用或保存。从这个角度来看,私人定制其实也是一种情感化设计,是一种更具情感互动性的服装设计。手工制作同样也是一种情感化设计,通过手工制作,设计师能够更好地传递自己的设计理念,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使得所设计出来的服装更具情感性与温度性。在进行情感化设计时,设计师便可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其中,为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起情感纽带,传递可持续理念。

5 结语

可持续设计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充分体现,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资源持续消耗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理念沉淀,是对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匮乏的一种反思。在生态环境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下,可持续设计是服装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可持续理念的应用,在为服装行业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可为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停留在设计环节,包括服装生产、服装销售、服装回收等环节都要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全行业共同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才能真正推动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浪费服装
不浪费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