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策略分析

2022-05-01 12:55苏峥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工作文化馆群众文化

【摘要】新时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不仅仅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所以,必须面向基层的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此趋势下,文化馆如何突破保守与陈旧观念的局限性,积极进行创新意识和拓展服务,成为当前文化馆的难题。鉴于此,本文结合新罗区文化馆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经验展开分析,在明确当前阻碍的同时探索优化途径。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文化工作;文化馆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3-112-03

【本文著錄格式】苏峥 .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策略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3):112-114.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不仅仅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所以,必须面向基层的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此趋势下,各地的许多基层单位,开始了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掀起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热”。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为群众提供文娱活动的场所,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基层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馆如何突破保守与陈旧观念的局限性,积极进行创新意识和拓展服务,成为当前文化馆的难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及创新工作范畴

(一)基层群众文化概述

基层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开展的文娱活动,旨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达到娱乐、教育、健康等目的。在这一概念中,“基层”“群众”表征了文化工作的基础性和普遍性。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范畴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还要让基层群众文化协调发展,不断反哺经济进步。[2]现阶段,文化馆在本地域文化建设中提供了具有广泛性和基础性的载体平台,在满足当地的文化建设层面发挥了重要性。

一是文化宣传工作。文化馆通过举办展览、投放宣传栏、发布新媒体、开展讲座和培训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文化宣传工作,开展社会性教育,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质。新罗区文化馆每年开展20多项次各类文化活动,如农村文艺汇演、“文明杯”文艺汇演、社区文化艺术节、“采茶灯”艺术节、“龙岩山歌”擂台赛、百姓大舞台等规范性文化活动,在重大的民俗节日和节庆活动,还会有相应的活动。

二是文化辅导与服务工作。文化馆是组织和指导社会文化的重要单位,经常性地深入到农村、社区和学校等基层机构,对其文化工作进行指导、辅导。新罗区文化馆每年都会组织文化下乡活动,指导农村文化工作、义务写春联;派出专业人员到乡镇、街道,对其文化活动进行业务指导、艺术及技术方面的指导,还会提供舞台演出设备;在乡镇、街道文化站,也积极帮助村级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此外,文化馆还大力扶持和指导业务文艺社团,据不完全统计,新罗区文化馆参与指导的文化团有十几支,业余文化队伍则多大两百支,每年创作的文艺作品也有上百件。在对业余文艺人的培训和辅导方面发挥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三是民间文化遗产服务工作。随着我国对非遗文化遗产的重视度提高,文化馆也加强了非遗的发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新罗区是龙岩市下辖区,其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灯”,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歌”“静板”“盂兰盆盛会”等,为此新罗区文化馆组织相关专家普查非遗,编辑整理非遗保护专辑《龙川古韵》《采茶灯图典》等,还开展非遗的展示和宣传活动,组织和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这些都为挖掘和继承龙岩文化遗产提供了力量源泉和素材资源。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阻碍

虽然新罗区文化馆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仍然存在了一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基础设施配备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馆的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配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规划不合理、建设不平衡、实施供不应求的现实。一是文化馆面积小且无独立产权,现有非遗展厅1个、舞蹈厅1个、音乐室1个(内有钢琴,面积不大)、书法创作室1个、会议室,硬件设施短缺现象明显。二是一些基层基础设施虽然比较完善,但却因为站位偏低、协调不足等原因导致了利用率低下,不能成为适用于广大群众的、开放性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小区,没有空间铺陈基础设施,同时也受限于资金支持力度难以建设。这对该区域的广大群众来说,文化工作的开展缺乏配套支持,阻碍了工作的开展。三是部分文化馆街道分馆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尽力完善,但仍有提升空间,很多细节之处还值得思考。在硬件配套环境上基本完善,但却缺乏软环境的意识,群众如何在视觉、听觉和嗅觉的经历下对文化馆形成专属的记忆点,还值得思考。四是文化馆对服务体验投入不足。由于文化馆的文化工作是发散性的,口口相传的力量非常大,但在服务范围中,还未形成口碑力量,积极体验方面的投入力量不足,没有在群众心中形成有形展示。

(二)专业人员队伍欠缺

自1951年成立至今,新罗区文化馆已经有了7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从该服务型组织的架构来看,并不完善,存在着明显的重业务轻职能的现象。从发展来看,新罗区文化馆有权根据业务需求设置内部组织,不受其他组织及主管部门等外在因素的干预。但是在多年来,馆内的内部组织不明确,组织分工混乱,人事、财务等重要部门没有单独设置,而是统一归到综合办公室统筹。馆内有身兼数职的工作人员,工作内容跨度大、却与其本专业不相符;还有工作内容很少的工作人员,其工作内容经常处在待分配状态,畸形的工作分配机制,阻碍了文化馆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导致整体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二是在数字文化工程计划提上发展日程后,文化馆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工程的落地,工作仍然分散在各部室,不仅专业度不够,还加重了一些身兼数职人员的工作量。这样的组织架构,也极易导致权责不明的现象,一旦出现工作上的纰漏,容易推诿扯皮。三是,专业人员缺乏一直是新罗区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一大瓶颈。截至目前,馆内现有编人员10人,这10人覆盖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摄影等专业,虽然专业门类齐全,但却精深度不足。并且,人员的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能实际发挥服务作用的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不能适应馆藏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专业水平不能与时俱进,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三是专业干部缺乏,管理者不专业(这的措辞能否改一下,怕领导不高兴),文化馆内缺少综合型人员,管理线与业务线分隔,懂管理的人不懂业务,懂业务的人不懂管理(这的措辞能否改一下,怕领导不高兴),久而久之,两者之间难以很好地协作服务,相互觉得对方是“门外汉”,难以找到平衡点。

(三)文化工作着力不够

为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新罗区文化馆每年都会举办文化活动,但是活动流程比较复杂。以“龙岩静板·饶平吹”擂台赛,这期间要经过拟定比赛方案,组织报名,层层选拔比赛。在报名参赛环节,文化馆通过微信群向街道和社区发布赛制和报名表,街道和社区负责人再转发到各个文艺社团、文艺爱好者或其他有兴趣参加的群众;报名人员需签署电子版报名表、免责协议;再由负责人将报名表和协议交给文化馆;届时按照方案约定的规则和日期参加比赛。还有文化馆举办的培训活动,流程也比较复杂,中间有很多步骤和程序。原本只是简单的报名提交和免责协议签署,但是中间却经手了很多环节,浪费了人力、物力,流程冗余,如此繁琐的流程也容易让真正想要参赛的人打退堂鼓。尤其是很多文艺爱好者是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他们不会操作电子文件,如果边上没有子女帮忙操作,非常容易放弃参加文娱活动。二是,文化馆内的专业教师太少,难以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文化馆内在编人员仅有10位,虽然专业门类齐全,但却师资力量薄弱;且馆内的娱乐场所设施有限,没有开设教室的预约功能,无法满足群众对培训和活动的广泛需求,最终带来的消极影响就是群众觉得新罗区文化馆服务能力不足。三是,服务创新性缺乏。长期以来,新罗区文化馆更多的是馆内培训或参与活动的服务模式,但是类似于音乐项目需要有乐器,老年群众虽然喜欢参加活动,但却面临了搬运困难,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就是服務对象的青年化下移。文化馆是老年活动中心,始终是难以打破的瓶颈,如何改变现状,吸引年轻人来馆参加活动,打破服务对象面积太窄的难题,成为文化馆在服务创新层面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策略

根据“服务金三角”[3]的概念,企业要想保证顾客的满意,就需要有完善的服务策略,具备良好素质的服务人员、适合市场需要且管理严格的服务组织。这一条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新罗区文化馆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优化,最终达到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质量和服务效能的目的。

(一)优化服务项目设施

以数字文化工程建设为核心,加快文化馆的信息化发展,引进数字文化馆技术和设备,借助大数据展示平台,完善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优化设计服务系统,以此来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有限的设施设备服务于无限的群众。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将有限的文化资源和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整合在一起,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从内容上深度推动广大群众对文化的体验感。另外,可以尝试引入慕课教室、VR体验,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将通过直播平台互动、虚拟环境感知等方式引入到文化馆中,尤其是在非遗文化上,更能让群众在身临其境的欣赏和体验中感知非遗的魅力。

(二)内部组织的供与求

针对新罗区文化馆现有组织架构的问题,应结合馆内的文化工作侧重点,规划管理内部部门,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根据文化馆的发展需求,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避免分工不合理、部门职能不清楚、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设置群众文化需求调研部,负责“承上启下”,既要深入基层群众中调研他们的文化需求和服务满意度,又要通过宣传渠道传达文化活动。设置非遗办公室,着重对采茶灯、龙岩山歌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区域内的传习活动、进学校、进课堂以及非遗的发掘、搜集、整理和传承保护工作。设置综合办公室,负责处理馆内的日常行政服务、物资采购、综合材料写作、档案管理等事宜。另外,专设数字资源部门,推动数字文化工程等、VR和大数据展示平台、新媒体服务、数字化服务工作的落地。

针对馆内专业人员不足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要从内部管理机制上着手。一是要优化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让工作项目化。也就是让全年的活动以项目的形式展开,设置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线工作人员。同时还要配备项目责任机制,实现项目的优胜劣汰,让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实现常态化运转。二是让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实现团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考虑到文化馆的性质和招聘的时间限制,还可以引入志愿者服务,在节假日或者传统民俗节日,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延展文化馆的服务能力。专业人员的补齐过程中,尤其注重年轻人才的吸引,以解决文化馆人力资源青黄不接的问题。还可以与社会上的艺术类培训机构合作,通过课时补助的方式让服务于文化馆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三)创新基层服务模式

针对文化工作着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创新,实现“1+1>2”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效果,同时也弥补新罗区文化馆目前线上文化工作的空白。首先是线下服务模式,文化馆的线下服务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具有面对面直观地沟通交流和体验感知的优势,能实际地感受文化馆的文娱氛围。鉴于此,文化馆要进行品牌化建设。新罗区文化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让新罗区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别于其他地区,以此打造成新罗区的文化名片和“地标”。而且,在多年的积累中,新罗区文化馆一直深入基层群众,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进农村、进乡镇、进社区,积累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以此发挥辐射作用,打造成当地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其次是线上服务模式。可以通过文化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实现多终端服务,构建文化资源的“网上超市”,为广大群众提供活动预约、展览、直播、视听空间、培训、文娱等多个自选功能模块,群众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模式创新一要注重服务对象的青年化趋势。一直以来,文化馆的服务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的发布和文化传承的需要有年轻人血液的输入。但要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到文化馆的日常活动中来,还需要基于调研创设品牌,实现青年化创新。二是针对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工作,还要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工作,如采用Servqual量表,面向广大群众展开满意度调查,从文化工作的有形性、响应性、可靠性、移情性和保证性五个维度把握工作质量,既让群众切实得到文化馆的文化享受,又让文化馆的文化工作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期望。根据质量评价结果,明确下一阶段文化馆的文化工作目标和工作侧重点

参考文献:

[1]黄维,刘雯昕.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基层情结[EB/OL]. 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105/c87423-28012603. html. 2021-10-07

[2]姚树强,王亚娟.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 赤子,2012(008).

[3]万璋. 服务金三角[J]. 市场观察,1996(12).

作者简介:苏峥(1977-),女,龙岩新罗人,本科,龙岩市新罗区文化馆副馆长,群文馆员,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非遗保护传承(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文化工作文化馆群众文化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浅谈乡镇综合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