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众视角下的博物馆科普创作刍议

2022-05-01 12:55刘丽王萌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博物馆

刘丽 王萌

【摘要】科普作品是科学普及工作中重要的手段之一,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的活水源头,繁荣科普创作工作可以大幅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作为科普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博物馆,其丰富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正在发挥着科普创作主阵营的社会功能。基于此,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在分析博物馆自身优势和具体实践的同时,探讨在分众视角下如何创新博物馆的科普创作,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功能。

【关键词】博物馆;科普创作;分众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3-186-03

【本文著录格式】刘丽,王萌.基于分众视角下的博物馆科普创作刍议——以大连自然博物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3):186-188.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MS-106)。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科学普及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博物馆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普作品是科学普及工作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优秀的科普作品可以吸引更多的公众,从而发挥传播功能最大化。在国家大的层面,繁荣科普创作工作可以大幅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争取顺利完成“十三五”时期“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目前,很多博物馆都开始积极探索观众的分众化教育。“分众化”原本是媒体用语,指受众从原来的大众转变为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群体。“分众化”教育的优势在于受众目标群明确,可以充分满足受众的需要,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2]分众教育方式新颖,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培养更多文化层次高的公众。在博物馆层面,在分众视角下开展科普创作工作,可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想公众之所想,全链接多层次、多元化观众,打造一个为公众服务的贴心平台。做好公众与博物馆的“最后一厘米”的链接,使博物馆真正地在公众的心里生根发芽。

一、科普创作填补了博物馆分众化服务的空缺点

随着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博物馆已经发展成为公众来获取相关历史知识的最佳场所之一。但是无论一座博物馆如何完美,也不可能将所有想要表达的信息都通过展览、科普活动、讲座等形式展示出来,还是会有一些公众想要了解的信息没有传播出来,还是要寻求新的传播方式。博物馆科普创作工作正好填补了博物馆的这一空缺点,可以将博物馆的科普传播功能实现最大化。

社会公众有两个特点:一是年龄职业、思想观念、喜好需求、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层次丰富;二是其自身通过学习在不断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3]博物馆要做好服务,就需要对公众进行研究,以分众的视角开展服务。分众服务,一方面要细化分众,要对公众构成进行科学调查、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策划组织有针对性的分众化服务。[4]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要拓展公众参与博物馆的方式和渠道。博物馆科普创作正是给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的选择。

二、分众视角下博物馆科普创作资源分析

(一)博物馆具有专业的科普创作队伍

公众往往忽略了博物馆其实是一个具有很多较高素质的科研专家的科普创作机构。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除了社会科学研究之外,还有自然科学研究和博物馆学的研究工作。具体来说自然科学研究要包括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两个部分。生命科学的研究包括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等等,比如来到大连自然博物馆的二楼展厅就都是对海洋生物的展示,大学课程中的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等专业也属于生命科学;另一方面的地球科学就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物质的分布、地质事件等,主要是研究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比如位于大连自然博物馆一楼的地球展厅、恐龙展厅都会有地球科学领域知识的体现。博物馆学的研究工作包括陈列展示研究、科普教育研究、藏品的研究等内容。博物馆的这些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学科研究具有很高的造诣,这些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专家正是博物馆科普创作队伍建成的有力保障。

(二)博物馆具有丰富的科普创作素材

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788家。如此多的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因为藏品的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博物馆类型,从而使每个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方向也不一样,主要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社会科学类博物馆主要以特有的历史类出土文物为主,相应的非物质文化展品为辅,同时还有部分博物馆为专题内容的陈列展示,如交通、邮电、玉器、石器等[5];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包括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传播科学、技术、自然相关的观念及方法。子类包括科学史,天文、地质等专门学科,科技中心,煤矿、纺织、航空等技术类,自然史、自然专题、自然保护区等。这些不同的博物馆具有的不同类型的藏品正是博物馆科普创作素材的有力保障。

(三)博物馆具有多样的科普创作形式

博物馆科普创作的题材丰富多彩,形式也是不断刷新。在科普作品中有如何参观博物馆的攻略,有古生物化石在和大家见面前的经历,有什么是专业术语,有如何区分真品和模型等等内容,很多平时神秘复杂的信息通过科普创作转化成了通俗易懂的小文章,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吸收及消化,从而激发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既满足了公众不用的知识需求,又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有效的催化剂。

三、大连自然博物馆科普创作的实施

科学普及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为了强化并拓宽博物馆的科普传播功能,长期高效地做好科普创作工作,大连自然博物馆于2015年成立了科普创作项目组,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组架构和工作流程。科普创作项目组下设管理工作组、创作工作组、评估工作组。管理工作组负责制定科普创作的计划、培训和研究工作;科普创作组负责组织创作人员创作原创科普作品;科学评估组负责组织专家审查原创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可读性。项目组建立并规范了科普创作相关的工作流程,包括制定科普创作计划、创作原创科普作品、科学评估、投稿并存档、媒体发表。系统化的项目管理确保了项目组工作长期有序地开展,在保证科普作品数量的同时兼顾质量,有可读性的同时保证科学性。

科普创作组成员由馆从事自然科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的专业人员组成。科普创作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研究经历。科普创作组下设自然科学科普创作小组和博物馆学科普创作小组。其中自然科学科普创作小组成员1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占54%,40岁以下作者创作量占85%以上。自然科学科普创作的主题主要包括植物、鸟兽、昆虫、两栖爬行类、海洋生物、古生物、岩矿等方面的内容。博物馆学科普创作小组成员4人,年龄均在40岁以下。博物馆学科普创作主要分为3部分,一是博物馆学概述;二是专业术语;三是如何参观博物馆。项目组从2015年成立至今,创作原创科普文章共计801篇,文字量约80万字。其中自然科学类科普文章706篇,博物馆学类科普文章95篇。

为了使科普创作项目组完成的原创科普作品得到广泛地传播,增加受众群体,充分利用科普杂志、报纸等传统纸媒和微信等新媒体,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宣传推广原创科普作品。首先是联合传统纸媒,打造品牌科普专栏。与大连晚报合作开办《身边的大自然》科普专栏,专栏得到了大连市民的广泛好评,多次收到观众来信,接待来访读者,还有观众拿着自家珍藏的藏品来馆里咨询鉴定。除了报纸之外,还在《大自然》、《青少年科苑》等科普杂志上发表多篇科普文章。其次是立足新媒体,增加线上影响力。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大众中的普及,科普也日益与新媒体结合,使科学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方便、快捷和充满乐趣。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科学传播已经成为科普场馆的重要发展方向。科普创作项目组立足微信公众号,创作适合于线上发表的原创图文作品,更加注重文章的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这种科普传播方式不仅增加了线上影响力,也增加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数量。

四、博物馆科普创作分众化的建议与设想

与国家、科研院所等其他场所不同,博物馆的科普创作要重视主观性和选择性,科普创作的实施对象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科普的内容需要多元化、定制化、专题化。展开分众研究,可以快速推动科普创作从“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

(一)追踪不同年龄层次

科普创作的实施对象按照年龄层次可以分为未成年人、成年人及老年人三个层面。国外的一些博物馆已经开始将不同年龄的观众进行分层,如美国明尼阿波斯艺术学院有两个教育部门,一个是教育部,专门负责面向各类学校各级学生的活动,一个是公共项目部,主要面向成年人、家庭等。[6]

对于未成年人的科普创作在开展之前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及调研,作为少年儿童“分众化科学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比如科普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导航图》和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等要深入学习研究,熟知儿童认知规律,在探究式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科普创作,让未成年人获得更深入、更充分的教育指导。

成年人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所以对教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年龄组的学习循环始于具体的体验,到抽象的概念,到主动实验,最后再回归具体体验。”[7]

随着社会和博物馆的自身发展,也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老年人越来越需要受到重视,博物馆开展科普创作,针对老龄化的到来,把老年观众列入到关注目标,从各个角度挖掘老年观众的潜能,希望能够满足老年人学习的渴望,在他们的终身教育生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关注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实施给了博物馆行业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和均等性。博物馆要从及实际出发,根据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多样性的需求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分层次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均等性表现在区域均等、城乡均等和人群均等服务方式的均等。所以博物馆更要关注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通过科普创作为这些群体送去温暖,可以通过科普创作了解残疾人来博物馆如何参观,博物馆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瘫患者、病人等特殊群体都提供了哪些特殊服务等,让博物馆可以因地制宜的为这些群体服务,为人们的心灵赋能,为城市赋能。

(三)定制个性化服务

博物馆科普创作可以进行大量的观众调研,通过微信留言等途径获知公共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提供个性化定制科普创作。博物馆的观众由于个人情况不同,想要获得的知识和动机也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普通公益型和个性享受型两种。对于普通公益型的观众,博物馆可以提供基本的免费公共文化服务,但是对于部分个性享受型观众,科普创作方面要根据受众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对于仅仅有30分钟可以参观博物馆的外地游客,就要制定出几种可供选择的参观路线,让这些观众可以限制条件内享受完美的参观体验。

(四)開展专题式服务

要融合当下社会热点快速响应,选定专题后组织相关人员灵活、有效的开展科普创作与传播。如大连市正在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城工作,项目组立即开展了以“文明”为主题的专题科普创作活动,根据主题起草了《博物馆礼仪应从娃娃抓起》、《博物馆文明参观的那些事儿》等科普文章,不仅在微信、微博、官方网站、宣传橱窗等平台进行宣传,同时在馆内发送宣传手册等资料,让来馆参观的每个一人都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文明参观氛围的渲染。通过多样化的载体和手段进行科普知识的传播,从而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实现最大化的科普传播影响力。

五、结语

博物馆的科学普及工作是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这项工作不仅丰富了人类对自然与生命的认知,开阔了公众的视野,还加深了人们对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的思考,延伸了人们对未来的畅想。在博物馆界对于公众的调查、观察、评估等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对于如何策划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知识层次观众的教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推进博物馆在分众教育视角下开始科普创作工作,让科普创作工作为不同的观众提供各项服务,符合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态势,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科普教育的使命,使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同时尽快完善科普创作动员机制,重视科普创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发展。逐步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使博物馆真正的融入公众的心灵,打造良好的科普氛围,使科普创作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公众亲近博物馆的科学普及的钥匙,使博物馆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参考文献:

[1]郭佳.我国科普读物市场现状分析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20.

[2]郑晶.谈博物馆的“分众教育”—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东南文化,2015(06).

[3]钱兆悦.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馆公众服务:新理念、新方法[J].东南文化,2018(03).

[4]郑晶.谈博物馆的“分众教育”—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东南文化,2015(06).

[5]蔺光.我国高校博物馆科普功能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2008.

[6]邢致远,李晨.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的分众化研究[J].中国博物馆,2013(03).

[7]郑奕.博物馆教育空间与活动的“分众化”规划[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01).

作者简介:刘丽,女,蒙古族,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馆员,研究方向为科普教育与博物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大闯关
世界博物馆日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