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中华味道的“黄金配角”

2022-05-05 01:26史军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姜块姜辣素根状茎

史军

 在大部分情况下,土黄色的姜都悄悄地隐藏在我们的食物中,毫不起眼。可是,在它粗糙的外表下,却有一颗“火热”的内心。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辣”从口入,防不胜防

不管是炖肉、煮汤还是炒菜、做蘸料,姜都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不过,相信“可可豆”们一定有在饭菜中“误食”姜的经历,因为它实在是太能“伪装”了——切成姜块和土豆炖在一起,它就变成土豆的模样;切成姜丝和肉丝炒在一起,它又变成以假乱真的肉丝......无意间吃到它时,我们总会被辛辣的味道弄得“措手不及”。

姜,是姜科姜属的草本植物,也叫生姜、川姜,大多生長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它的根状茎有着独特的香味和辛辣味,可食用也可入药。这些味道源于其中的化学物质——姜辣素,这是姜酚、姜酮、姜烯酚这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

和大蒜中遇到高温就分解的大蒜素相比,姜辣素非常稳定,很耐高温,所以无论怎么烹饪加工,姜特有的香味和辛辣味都能够稳稳地“坐镇其中”,被我们品尝出来。

异乡来客,落地生根

即使姜的辛辣味让人避之不及,从古至今,姜也一直是中国菜肴的重要配料。中国古代关于姜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它通常与鸡鸭鱼肉一同烹饪,就像一位不可替代的副官,辅佐着中华荤食的味道。就连孔子都在《论语·乡党》中提到“不撤姜食”,大致的意思就是每顿饭都要有姜相伴,可见其对姜的喜爱。

姜在中国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却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地区才是它们的老家。作为一个“黄金配角”,姜的“本土化”还是非常成功的。

老而弥“辣”

在辛辣程度上,姜可以分为嫩姜和老姜。嫩姜也称仔姜,一般在八月份姜的“幼年时期”采收,它含水多、纤维少、辛辣味比较淡,常常用于炒蔬菜或直接腌制食用;老姜就要再等几个月才成熟,一般在十一月份采收,它的水分少、辛辣味重,常常在烹制荤菜时使用,可以去腥增香。可见,“姜还是老的辣”绝非虚言。

开花?没必要!

洗干净的仔姜

和我们上一期“菜菜挖掘机”中的甘蔗一样,姜也不是用种子培育的,而是用根状茎——我们最常见到的姜块,来进行无性繁殖的。农民伯伯把姜块掰成小块进行播种,就可以等待它发芽生长了。

我们知道,植物的花大多都承担着繁殖的使命,而姜有着如此便捷的无性繁殖方式,开不开花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姜极少开花,只有在生长发育特别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一睹它的“花容”。

辣嘴,暖身,不烧心

同样是具有刺激性的辛辣,如果说大蒜吃下去是“烧心”的话,吃姜的感受就是“暖身”。如果身体受了凉,有了一些轻微的感冒症状,喝一碗熬制的姜汤,可以让人感到温暖,缓解症状。这仍然归功于姜中的姜辣素,它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循环。这样,姜汤的热量就会被带往全身。

转战甜品,小试牛刀

相比在中华菜肴中“叱咤风云”,在西方,姜却大多被做成姜饼、姜糖、姜汁饮料等甜点和饮品。这大概是因为,在姜初次进入欧洲闯荡的时候,那里的调料瓶已经被胡椒、罗勒、鼠尾草等香料占领,于是姜只能在甜品屋里找个清闲的活儿。

不过,也有例外。在中国的广东地区,人们会在水牛奶中冲入姜汁,姜含有的蛋白酶把水牛奶变成果冻一样的凝脂后,丝滑甘甜中带点辛辣的传统甜品——姜汁撞奶就做好了。

发芽发霉大不同

“晚上吃姜,赛过砒霜”这句谚语,听起来很吓人,其实晚上吃姜的后果并没有那么严重。我们已经知道,姜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暖身”功效,所以在晚上,尤其是睡前多吃了点姜,可能会让你感到燥热不适。只要不是大量地吃,最多只会让你难以入眠而已。

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可可豆”都知道,发芽的土豆是有毒的,但是,发芽的姜却可以吃。因为姜新长出的也是根状茎,和我们平时吃的姜块是同一种东西。但是要注意,发霉的姜会产生一种叫黄樟素的毒素。如果遇到发霉的姜,还是尽快扔掉吧。

姜花不是姜的花

姜花是姜的一位亲戚,可不是指姜的花朵。姜科家族的很多成员都可以作为香料或药材被人们使用,但事实上,它们中的大多数单凭美貌也能俘获人们的心,有的还能成为观赏植物出现在花卉市场。姜花的花朵气味芬芳,洁白典雅,它的根状茎和姜有着相似的药用价值。

发挥特长来“跨界”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姜都是黄色的。和姜同为一个属的兄弟——姜黄,就把这种颜色发扬光大了。它含有的色泽明艳的姜黄素是一种天然无毒发挥特长来“跨界”的染料,对于食品、布料等的染色效果相当出色。同时,姜黄特别的辛香味,已经成为印度特色食物——咖喱的代表。

猜你喜欢
姜块姜辣素根状茎
菊花根状茎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基于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生姜中姜辣素提取技术工艺
生姜贮藏主要影响因素及技术要点
禾本科草本植物根状茎发育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生姜姜辣素的分离及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预防作用
畲药铜丝藤植物根和根状茎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姜辣素的酶法提取及其对亚硝酸盐清除的研究
姜辣素的超声波法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怎样窖藏生姜
植物根状茎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