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的风格

2022-05-05 09:19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对子议论文生动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为了表明其观点的正确,往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来论证。议论文要求有明确的观点、充足的论据、合理的论证、严密的逻辑性,但不同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创作个性,这与他们的性格趣味、思想观念、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有极大的关系。文风或幽默风趣,或辛辣冷峻,或生动形象,或准确严密,各有特色。

一、准确严密,辩证合理

议论文是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法直接阐明观点,说服读者,起着议论曲直、评判是非、判断正误的作用,所以,准确严密是议论文的主要风格。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大家,无不在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方面下功夫。

准确,就是使用的每一个概念、判断都要恰如其分,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明确的界定。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标题,为什么是“改造”而不是“改进”或者“改善”呢?那是因为三个词语语义程度不同。“改进”“改良”是在原基础上改进一步,而“改造”是彻底改变,改掉旧的,建立新的。“改造”的程度重于“改变”“改良”,而且要破旧立新,反映出毛泽东对教条主义的深恶痛绝,希望彻底改造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可见“改造”一词用在此处是极其准确的。

严密,就是严谨周密,没有疏漏,合乎逻辑,无懈可击。小至一词一句,大到段落篇章,都要注意推敲,不可犯逻辑错误。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常常”用在此处极其恰当,如不用“常常”,就会把特称判断变成全称判断,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这样表述十分恰当、周密。

可见,写作议论文时,在用词方面一定要咬文嚼字,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如果用词不当,文章定会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大大降低文章的说服力。同学们在行文时,可以借助“一般说来”“特别是”“有时候”“有些”“暂时”等词语来避免一概而论,增强文章的辩证性。

二、生动形象,华美流畅

语言生动,是指语言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也就是语言的文学色彩。语言要生动形象,就不能板着脸讲道理,枯燥的说教往往达不到说服人的目的,且读起来会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无趣无味,让人生厌。优秀议论文的语言,不仅要发挥逻辑力量进行论证,更要寓理于具体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论点具体化、生动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优秀的作者往往运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释观点,使文章华美流畅。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

毛泽东引用了一副对子。毛泽东用这副对子的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作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用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作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此处运用了比喻论证,给那些主观主义者画像,从而形象有力地讽刺了主观主义学风。

再比如《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拿“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的尼采,与“自诩地大物博”的中国作类比,尼采“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最终的结局是“发疯而死”,推出中国一味地送出,也必将会亡国灭种,从而一针见血地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用这样方式说理,将深刻的道理形象化,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不但让人易于接受,而且使文章显得丰富而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议论文写作中,论证相对抽象的观点,或者为了反驳某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黑白的错误论断时,同学们应化抽象为形象,灵活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以收到形象说理的效果。

三、幽默诙谐,语言犀利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有时比直截了当地说理更易被人接受。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但可使原本枯燥的论点,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会产生强大的逻辑力量。鲁迅先生的杂文之所以如此受人推崇,是因为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中,语言像刀枪、匕首,一针见血,犀利尖锐而深刻。毛主席的政论文被誉为“中华文章群山中的一座巍峨的险峰”,也是因为他的文章既有革命家的气势——理直气壮,舍我其谁,又有学者式的积累——用典丰富,文库史海,信手拈来。他们文章的语言,在具有战斗性的同时,又幽默风趣,很接地气,深受大家喜爱。

那么,幽默诙谐、语言犀利的风格如何形成?可在白话文中夹杂成语、俗语,使议论语言挥洒自如,富有乐感,韵味无穷。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

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的。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毛泽东运用俗语,辛辣地讽刺了主观主义不做调查研究,对现状茫然无知的状态;“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毛泽东运用成语,讽刺主观主义者不做调查研究,空有理论,夸夸其谈的丑态。

口语、俗语、成语的综合运用,或凝练含蓄,或通俗易懂,或幽默风趣,不仅化枯燥为活泼,而且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使文章更有亲和力和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四、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铺张扬厉的文风,是指采用铺叙的方式叙例议例,或铺排,或对偶,或展开,或收拢,论述汪洋恣肆,气势充沛,让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能写出如此文风的作者,一方面,定有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另一方面,定有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如《过秦论》中这一片段: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采用排比方式,从地位、武器、军队素质、谋臣智士等方面,对陈涉和九国之师作比较,陈涉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九国,但九国却被秦国所灭,而力量最小的陈涉,却打败了力量最大的秦朝,这是为什么?前面的层层铺排渲染,就是为了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再如佳作《待到山花烂漫时——彰显奉献精神》的一片段: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现如今,中国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上述片段,以铺叙的方式展示了我国“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的青年人,如叶聪、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青年人,“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等,显示了当今青年的担当和奉献精神。片段在铺排中挥洒激情,汪洋恣肆而又荡气回肠,使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样的论述于铺张扬厉之中蕴含理性的思考,阐明中国精神,彰显青年责任和担当,充分体现了铺张扬厉的议论风格。

【文雅/供稿】21398F34-9AA9-47C7-B76B-62F3C59CFC0A

猜你喜欢
对子议论文生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议论文阅读专练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笺释及其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