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05 01:59刘媛媛
考试与评价 2022年4期
关键词:氨基酸支架蛋白质

刘媛媛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由于高中教学多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不连贯,部分在考试大纲中没有出现的对应的知识点,教师通常都是潦草带过,这样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连贯,由于前后内容得不到连接,导致学生对后面部分的内容记忆不牢固。所以需要引入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改善当前高中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支架式教学的概念和作用

(一)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支架式教学是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维果茨基认为,在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时,应至少确定学习者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者应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知识架构进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支架式教学旨在帮助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理解的框架,这个知识框架能够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教学支架的理论基础源于教学目标,其中涉及“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支架式教学的作用

随着我国迈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由于市场人才紧缺,社会以及国家对于教育事业也有了新的要求,为提升全民素质水平,必须改善当前的教育环境。高中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高中生也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课堂上教师很少把时间交给学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培养的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缺乏创新精神,综合能力也不足,无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所以需要引入新型教学方式,随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推出,教师发现利用支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获取在教学支架中的相关知识,比如与论证相关的“社会规范”。通过支架式教学,能够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占比,更多的是将时间交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所以,采用支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实力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学习支架使得学习情境能够以保留了复杂性和真实性的形态被展示、被体验。离开了学习支架,一味强调真实情境的学习是不现实、低效率的。其次,学习支架让学生经历了一些更为有经验的学习者(如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学生通过内化支架,可以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再次,保证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功,提高学生先前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来支持自己的学习。

二、支架式教学形式

(一)范例支架

搭设范例支架应与学生学习需求和成果相符,其包含特定学习形式与步骤。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期间,新知识教授前,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应范例,例如,向学生展示过往优秀作品,或让教师自主示范操作,便于为学生提供价值参考,引领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再者,讲解“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期间,结合二者间联系,向学生提问,该过程可启发学生思考,便于为学生搭建范例支架,让学生顺利学习。

(二)问题支架

问题支架十分常见,该支架结构性较强,可充分把握问题细节,便于操作,应用问题支架可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应结合学生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接着按照问题难易程度与层次,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帮助学生逐步学习各项知识。

(三)工具支架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期间,为保证学生合理应用并掌握知识,教师可创建工具支架鼓励学生学习,引领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开展协调合作等,便于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空间。再者,还可让学生通过查询书籍、浏览网络等形式拓展自身知识,该过程可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抽象生物知识,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内容。

三、支架式教学的步骤

第一步是搭建手架,教师应该根据当前的学习内容,按照“最邻近的发展区”的要求建立其概念框架。上课之前在黑板上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步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可以根据社会发生的实际案例,结合所学内容,设立情境,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是独立探索。需要教师从旁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渐深入探索,要求学生能够给出与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且将这些内容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列。

第四步是合作學习。教师可以根据前后桌建立学习小组,并且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之后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关于个人探索的结果,对比每个人的区别,判断是否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内容,让结果更加清晰明了,让原本错综复杂的知识有序地连接起来,建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概念框架。

第五步是效果评估。在结束讨论之后,根据学习能力、学习成果以及对学习小组的贡献,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查,可以做一个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个人需要对自身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还需要由学习小组针对每个人提出评价。这样才能全方位了解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当地改善教学计划。

四、高中生物教学采用支架式教学的策略

在阐述支架式教学的方法中,根据上述支架式教学的步骤,以下主要以人教版的生物学必修一中“生命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展开教学示范。教师面对的学生以高二年级为主,这些学生是处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能够与同学展开合作学习。但是由于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知识储备不够,所以对于蛋白质的理解还不够充分,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创造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蛋白质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对于新知识深入理解,搭建蛋白质知识体系,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根据课程主题搭建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劣质奶粉事件引出课程关于蛋白质的内容,由于一些劣质奶粉导致很多婴儿智力下降,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可以得出是由于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不足的原因。教师顺势提出——由此可见,蛋白质对于人们的身体是十分重要的,再提出问题:“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呢?”可以通过相关的图片资料或者影像资料,形成生物知识探究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结合所学知识,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还能体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理念。

(二)结合实例鼓励学生独立探索

教師需要对蛋白质的概念进行归纳,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去探索真相。学生想要了解蛋白质的作用就必须要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通过仔细阅读课本能够知道蛋白质是由一个氨基、一个羟基、一个R基同时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教师可以将氨基酸模拟为一个人,用左手代表一个氨基,右手代表一个羟基,头代表R基,身体为一个碳原子,让学生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再通过了解氨基酸的种类,结合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又可以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教师需要从旁协助学生进行探索,由于学生的知识还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向学生延伸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生物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搭建图片支架和情境模拟支架,学生沿着支架作用,独立探索,主动获取知识,以落实教学重点。随着学生自身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能够“撤去”辅助,让学生自主思考,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的氨基酸知识联想到更多关于生活的实例。通过氨基酸种类的学习,认识科学知识对社会生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建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除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也需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创立学习小组,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资源共享,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再思考,深入讨论。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演示了氨基酸脱水缩合的Flash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氨基酸的反应,向学生提问:“氨基酸如何形成蛋白质?”让小组讨论蛋白质结构多样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蛋白质结构多样化的原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是羟基与氨基脱去一分子的水,形成肽键。通过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肽键的数目。同时,通过分析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发展比较判断、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能力。

(四)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在进行完这一章内容的学习时,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教师可以在课堂最后,请每一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是否了解了氨基酸的结构,是否了解氨基酸的种类以及脱水缩合反应,最后要知道蛋白质结构多样化的原因。为了方便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将答案写在纸上,然后交上来给教师检查。另外,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小组没有讨论出来的问题、本节课程的学习体验等等。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人感受,调整教学方案。最后还需要进行小组内评估,对学生在小组内作出的贡献进行评价。教师根据近因律和反思策略引导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效果评价关注三维目标,采用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体现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发展。

结论:生物对于学生理解人类起源以及生物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生物学科有着严谨的逻辑。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支架式教学。文中通过阐述支架式教学的概念,强调支架式教学的作用,剖析教学步骤,从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的教学内容出发,文章提出支架式教学需要根据课程主题搭建情境、结合实例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建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的策略。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教育者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引入支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氨基酸支架蛋白质
幼鸡怎么喂蛋白质饲料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饲料氨基酸释放动态对猪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科学解读食物中的蛋白质如何分“优劣”
优质蛋白质与免疫力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补氨基酸不如吃鸡蛋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