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国土 绿化状况公报

2022-05-05 20:40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林业与生态 2022年4期
关键词:植树义务湖南省

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全省各地、各部门(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生态提质、生态惠民,各项工作实现稳中有进、实中向好。截至2021年底,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7.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97%,森林蓄积量达6.41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7.04%,湿地保护率为70.54%,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360亿元,全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6.68‰,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目标以内,美丽湖南的生态根基更加夯实。

一、全民义务植树及4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深入开展

2021年3月12日,时任省委书记许达哲、省长毛伟明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让绿色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号召全省人民携手建设绿色美丽湖南。同日,许达哲、毛伟明、李微微、乌兰等近30位省领导、长株潭三市负责同志,到长沙市天心区融城公园参加以“造绿长株潭,植美都市圈”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连线直播,对于推进新形势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月11日,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率三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到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昭山镇楠木村石子塘开展“助力长株潭绿心地区生态屏障建设,政协人在行动”的义务植树活动。3月26日,全国政协举办了“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优化提升”远程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主持会议,湖南为全国三个分会场之一;省政协主席李微微主持分会场工作,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副主委杨君武,湖南省政协常委汪涵代表湖南发言并献策。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组织新华社、湖南日报、湘声报、红网等主流媒体采写了《湖南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年成就综述》等一大批重要义务植树新闻稿件。发布了“互联网+义务植树”H5,制作了义务植树宣传海报,拍摄制作了《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湖南》的公益短视频,号召大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红网林业频道、“湖南林业”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题,对各地义务植树动态进行定期推送。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党、政、军领导都身体力行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为满足公众网络参与履行义务需要,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方式,湖南全民义务植树网募集资金251万元,网上实名发放国土绿化荣誉证书和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2万余张,义务植树网络参与的形式逐渐被公众接受,尽责率不断提升。全省各地为纪念义务植树40周年,积极推进义务植树工作,广大干部群众以“互联网+义务植树”、现场植树、认植认养等不同形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长沙市依托117个市、县(乡)级义务植树基地,大力开展现场植树、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及志愿者服务等8类活动;娄底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娄底市2021年度联村建绿活动实施方案》,四大家班子成员带头义务植树;邵阳市将3月定为全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月,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共建森林城市”活动。据统计,全省共有3979万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77亿株。

二、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

国土绿化行动有序开展。完成人工造林11.79万公顷、封山育林20.87万公顷、退化林修复9.89万公顷、森林抚育35.44万公顷,完成人工种草1340公顷、草地改良4160公顷,完成省级生态廊道建设8353.33公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湖南获评首批全国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

湿地生态提质有力推进。开展了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质量评估,新增39处省级重要湿地,首次发布《洞庭湖湿地生态状况监测评估报告(2015~2020年)》。临澧道水河、永顺猛洞河2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16个, 恢复湿地面积2326.67公顷, GEF项目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终评“优秀”等级,衡东县退耕还林还湿试点、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入选湖南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脆弱区生态修复有效落实。石漠化综合治理积极推进,21个石漠化重点治理县完成人工造林8153.33公顷、封山育林6800公顷。“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成效明显,第四次石漠化调查顺利通过国检,第六次沙化监测按时提交成果数据。开展了花垣县“锰三角”林业综合治理,编制了生态修复规划和实施方案。

三、自然生态资源有效保护

林长制全面推行。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第一次总林长会议和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动员会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省林长办制定了总林长令等8项配套制度;全省共设立林长79004名,配置护林员55566名、监管员15116名、执法人员9755名,基本构建了“一长三员”分区负责的网格化管护体系,全省143个县市区(含高新区、经开区)建立了林长制。

林草资源监管切实加强。严格执行林地定额制度,依法审核使用林地项目3175宗、1.09万公顷,深入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和森林督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湖南省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完成天然林专项调查。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全面铺开,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加快推进。森林防火进一步加强,森林火灾次数、受害面积、损失蓄积同比减少1.7%、2.4%、19.9%。启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成功拔除赫山区1个县级疫区,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同比下降13.4%, 无公害防治率达88.9%。

生物多样性保护多点突破。首次发布《湖南省生物多樣性白皮书》《湖南省维管束植物红色名录》,开展了县域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完成兰科植物专项调查、林木种质资源外业调查。中华穿山甲、 白肩雕、长序榆等陆续在湖南发现,洞庭湖越冬候鸟达29.87万只。实施了野猪危害防控试点,组织了“清风”“网剑”等打击整治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行动,开展了“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主题宣教活动。

四、群众绿色获得感不断增强

绿色产业繁荣发展。扎实推进油茶“两个三年行动”,完成低产林改造7.21万公顷、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150家,“湖南茶油”获“中国木本油料影响力区域公共品牌”称号。岳麓山实验室设立林业片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油茶科创谷建设加快推进,成立了尹伟伦等院士领衔的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编印了《中国油茶科创谷规划(2020~2025年)》,建设了油茶鲜果加工与交易物流示范基地。全省油茶产业产值达689亿元。建设竹林道示范路433公里,精心打造“潇湘竹品”品牌,全省竹木产业产值达1096亿元。评定第二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0个,承办了中国丹霞年会等节会活动,全省森林旅游与康养综合收入达1206亿元。建设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家,制订《湖南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打造了“新化黄精”“慈利杜仲”等5个特色区域品牌,全省林下经济产值达494亿元。成功举办2021年湖南省花木博览会,线上线下观展总人数近70万人,成为湖南花事活动史上观展人数最多的花事盛会;参展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并荣获组织、室外展园、室内展区3项金奖,全省花木产业产值达630亿元。

城乡绿化一体推进。省政府颁布了《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推动全省建成25个古树名木公园,成为地方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全面开展长株潭绿心生态保护修复,积极配合绿心中央公园建设。国有林场完成林区道路建设811公里,建成“湖南省秀美林场”26个。森林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湘西自治州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调研评估,隆回县等8个县(市、区)获评“湖南省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积极开展,编印了《湖南乡村绿化美化指南》,全省村庄(建制村)、村庄居住区(自然村)绿化覆盖率分别达64.22%、35.86%。

五、部门绿化协同扎实推进

省军区组织驻湘部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官兵、职工参加驻地国土绿化。省发展改革委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资金43.61亿元,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尾矿库治理、生态环境整治、绿色发展示范等600余个项目。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开展校园绿化,全省45%以上的大中小学达到绿色学校创建要求,校园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省财政厅加大对全民义务植树、国土绿化、林业防灾减灾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为我省参展中国花卉博览会、召开全省花木博览会等提供资金保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开展全国绿化评选表彰工作,激励全社会积极投身国土绿化事业。省自然资源厅推进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后续工作,五大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实现新增林地1386公顷、草地576公顷,矿区地面塌陷严重区农田修复率达58.3%。全面完成长江干流及湘江两岸10公里范围内545座废弃露天矿山、1911.52公顷面积修复任务。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下发的1445个遥感监测问题线索,已全部完成现场实地核查和信息填报,整改率为95.43%。推动洞庭湖及河流两旁水岸线生态廊道建设,总投资3.51亿元,完成河岸生态化改造35公里、截污干管建设26公里、沟渠连通疏浚40公里、湖岸带生态建设34公里、入河排污口整治19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深入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破硬植绿等方式,大力提升城市绿地面积,切实巩固绿化建设成果。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县城)创建,新增省级园林县城3个。省交通运输厅稳步推进我省普通公路绿化工作,已绿化里程为180244.172公里,绿化率达79.7%。省农业农村厅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了一批省级美丽乡村。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指导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A级旅游景区评定一票否决内容,利用四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会和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活动以及高铁站LED屏幕、新华网、新浪、红网等渠道构建立体营销网络,积极宣传推介我省生态景区和绿色资源。省广电局指导协调全省广电媒体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宣传报道,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相关重点报道,发布义务植树、保护绿色等主题公益广告,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省机关事务局大力推进绿化“进国家机关、进事业单位、进团体组织”,倡导全省公共机构积极开展机关庭院、住宅小区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倡导因地制宜进行建筑立面绿化和屋顶绿化改造,提高单位绿化面积环境效益。省总工会加大绿化工作宣传的力度,组织全省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同时号召各企业开展创建绿色厂区、绿色企业等活动,在广大职工和企业中营造了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共青团湖南省委组织开展长株潭“绿心守护者”护绿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长株潭生态绿心守护;开展环保科普宣传进校园、进社区等1054场次,带动超过3.3万名人员参与森林保护工作;开展共建“青年林”活动179场,植树3710株。省妇联组织省市县妇联干部、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和巾帼志愿者赴怀化芷江开展“出手吧姐姐—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湖南贡献巾帼力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省国土绿化工作也存在科学绿化理念不够深入、生态资源质量不高、生态综合治理能力不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多等问题,國土绿化工作仍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站在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实施科学绿化,推进生态提质,促进城乡添绿,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国土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不断奋进。

猜你喜欢
植树义务湖南省
植树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植树真快乐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植树鸟的来信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跟踪导练(一)(4)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