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5-05 02:02沈晓琼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情境创设创新意识

沈晓琼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实施教学的时候,应当深入研究教材,采用有效方式设计给学生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体验获取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设计课件创设课堂情境、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创新方法、抓住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  情境创设  开放性  尝试性  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025-03

当前国际形势竞争激烈,高素质人才决定竞争的成败,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灵魂,面对当今世界竞争新形势,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的强国就必须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之路。只有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才会不断进步,科技才能不断发展,国家才能走向强盛。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初步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创新思维的重任。我们结合统编小学数学教材的实际教学,努力挖掘教材有效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资源,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课前备课、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等方面入手实施高质量的创新教育策略。下面笔者谈谈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启迪创新思维

宽松的气氛能够使人的情绪活跃,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思路感觉阻塞,操作表现得迟缓,则无创造性可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方式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这样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计有效启发创新思维的课件展示在课堂

当今教学设备的进一步发展,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必须研究和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充分备课,梳理教学内容,把需要重点讲授的知识精心制作成课件,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生动,通过课件展示绽放课堂精彩,能很好地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尝试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在充满“爱”的气氛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在民主、宽松、和谐、平等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发展。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初学分数,会觉得“分数”抽象,在课的开始环节就设计生动的课件渲染情境,可以设计学生平时看到的或是参加过的生日的情境,也可以设计比较有趣味性的,如:小熊过生日分蛋糕,有四个小朋友,小熊妈妈得把蛋糕分成几份?学生回答“四份”。如果每个人所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每一份就是1/4。依次多设计几个类似于分蛋糕的活动,如分梨、苹果、饼等。这样,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初步感受到“分数”的存在,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了有趣的铺垫。接着教师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随着屏幕上的课件:小羊博士过生日,只有小兔参加,得把蛋糕平均分几份?如果参加的有小兔和小象,那又该怎么分?……这样随着设计的课件,生动地引导学生认识了1/2,接着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讨论,探索认识1/3、1/4、1/5……

这节课教师在导入环节抓住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知识点,设计富有学习情趣的课件,创造生动课堂情境,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容易获得新的启发。

(二)设计有利于激活创新思维的有趣课堂

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情绪低落,他们的思维水平比情绪高涨时减少一大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情绪,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学生产生良好的思维状态后再实施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才能被有效激活。例如在教学小数时,教师在黑板上写“4、40、400”后,然后提问:“哪位同学能在数字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使这三个数相等?”这时,好奇心促使学生开始主动思索,很快,学生想出:(1)分别加上斤、两、钱,可得4斤=40两=400钱;(2)分别加上分米、厘米、毫米,可得4分米=40厘米=400毫米等……这时教师继续追问:能否用同一个单位使它们相等?听到老师的提问,学生情绪进一步高涨,思维进一步提升,经过合作交流讨论得出:4斤=4.0斤=4.00斤,4分米=4.0分米=4.00分米。这样的有趣教学设计,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到探求知识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抓住新课内容,通过巧妙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效刺激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观察、分析,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所学新知识的推导过程。学生便会学得有趣轻松,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引导热爱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种学习活动,这种活动与孩子们的游戏、剪纸、舞蹈一样,自己经历,感受深刻,理解才能透彻,记忆才能深刻。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方法,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当设计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未知世界。“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学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如“梯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让全班学生自己动手拿起纸板或纸张,做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并鼓励说:看哪个學生做得又快又好,把做得最好的给老师。这时学生兴奋起来,都做出来了。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拼拼看。然后进行提问: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各小组“能者”上台演示,课堂上热烈讨论。教师抓时机表扬点拨,学生很快就明白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的亲自动手、动脑、讨论、讲解道理,学得轻松、高兴。学生学习到知识,还自主、协作、共同进步,同时也通过动手思考得出新知。

三、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问题

学成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则有问题,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法进行数学学习,有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能力,才能提高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创新力。问题设计得好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问题的设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设计合理、有趣、现实、开放的问题,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动力保障,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是教师们努力探索研究的课题。笔者联系自己教学谈几个设计方法。

(一)通过尝试性的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这里的“尝试性”是指问题的难度要适度,有一定难度并且必须具备可接受性,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予适当点拨,学生就能够解答。这样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感到数学触手可及,但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去思考、分析,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和思考,从解决矛盾的思维分析中收获喜悦。例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时,设计计算题0.135×8,由于学生刚学过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好像不会进行简便计算,但是通过详细地看, 0.135和0.125只差0.01,联系之前学过的0.125×8计算,好像有关系,感觉到可以简便运算,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算。正当学生思想矛盾时,教师及时进行点拨:能不能把0.135拆成两个数的和?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把0.135拆成0.125+0.01。最终他们经过自己的知识经验、观察、思考、分析,成功地进行了这道题的简便运算。所以学生通过这样的常识性问题的解决,回顾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这样也就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通过趣味性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计算公式、算题、概念……学生常常因为感到数学无味、厌倦等原因,课堂上走神、打瞌睡,不能集中精神听课。即使教师的权威提醒,学生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我们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处理,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感到有趣而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设计有趣题目:古时候有一个老汉,他的三个儿子成家了,老汉决定把田地分给三个儿子去种,把剩下的留给自己种,老汉把田地的1/4分给大儿子,把剩下的1/3分给二儿子,把剩下的1/2分给三儿子,最后把剩下的留给自己种。父亲的分法让三个儿子感到好像不公平,请你当一当法官帮三个兄弟判定这样的分法是否公平,为什么?

这个问题与生活实际较为贴切,学生感到较为有趣,于是就根据老汉的意思进行讨论、分析。经过一阵子的讨论,有的学生是这样算的:大儿子是分总田地的1/4,1/4是把“总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总数的1/4;二儿子是分剩下的1/3,剩下的1/3是把“大哥分后剩下的”看作单位“1”,也就是总数的(1-1/4),这样二儿子就分得(1-1/4)×1/3=1/4;第三个儿子分得的是“两个哥哥分后剩下的1/2”,是把“两个哥哥分后剩下的”看作单位“1”,也就是(1-1/4-1/3)×1/2=1/4,最后老汉分的是三个儿子分了之后留下的总数,就是:1-1/4-1/4-1/4=1/4。经过计算,三个兄弟也就清楚了,尽管单位“1”在变,但是大家都是分得总数的,是一样多的,老汉的分法是公平的。这样“老汉分田问题”因为创设出有趣味性的情境,而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思维。

(三)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1修订版)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能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符合这一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一些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探索的问题,在课堂上仔细观察思考,热烈讨论、大胆猜測分析,学会数学问题的解答推理过程,学会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与方法,开阔解答问题的思路,而且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

所谓的数学问题的开放性是指出现不足条件、多余条件或是不确定结论,答案多样,只要学生能说出各自道理就可以了。因此,可以灵活地处理教材中的问题或是例题,不要局限于书本的例题或者问题要求,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条件的补充或者改变,拓宽问题的补充形式,然后思考和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创新发散思维。例如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复习教学,笔者设计了“9和3/12这两个数变出几个分数应用题”。于是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说出了难易不同的好几种问题:有的用一步、两步就能够解答,有的则要用到三步、四步才能够解答,有的能够用加法解答,有的能够用乘除法解答……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数学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课堂上设计开放性问题,能够面对全体学生,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能够有效地让每一位学生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信息,训练有条理、清晰阐述观点,产生解决问题的自我满足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些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发展学生的初步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有效地发展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四)设计有利于鼓励学生奇思妙想的挑战性问题

课堂上教师注意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看法。学生有很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向往,经常能提出令人感到新奇的想法。只要我们及时抓住机会,及时地引导,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会被点燃。例如“甲、乙、丙、丁四个数和是66,已知乙数是甲数的2倍,丙数是乙数的3倍,丁数是丙数的4倍。问甲数是多少?” 这一道练习题,笔者教学时发现多数学生都用列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即: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为2x,丙数为2x×3=6x,丁数为6x×4=24x,然后列成方程式x+2x+6x+24x=66,33x=66,x=66÷33,x=2。有的学生用更为复杂的分数方法进行解答。但有一位学生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解答:假设甲数为1,根据题目条件可得甲、乙、丙、丁四个数一共是33,比题目的66缩小2倍,因此甲数应该是1×2=2。同学们经过比较,觉得这个方法更好,简单而奇妙。教师及时表扬这位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方法和形式也很多。只要教师探究创新教育精髓,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多给学生创设情境,设计优质的问题,面对全体学生,把握时机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全面发展学生,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力,培养创新意识,就能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数学教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昌华.研究性学习过程实施学生指导[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余文森.从知识论和教学论视角解读情境教育的依据和意义[J].基础教育课程,2009(12):73.

[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情境创设创新意识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