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高企提升种业、农化景气度 猪价反转可期宜左侧布局

2022-05-05 09:41叶文辉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粮价猪价农化

叶文辉

当前利率上行及业绩下滑影响成长股,消费股在等待潜在刺激政策,周期金融等稳成长品种已在阶段性高位,或许农业是下一阶段不错的配置对象。

3月CPI超预期达到1.5%。而作为影响其最大的单一变量,猪肉价格有望在下半年迎来上涨,或将进一步推动CPI指数上行。历史上,尽管农业板块并不是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但往往在通胀背景下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

通胀升温提升农业板块配置价值

历来农业股都不是“时间的朋友”:不仅业绩周期性明显,还经常出现爆雷的黑天鹅,从银广夏到蓝田股份,从丰乐种业到獐子岛,此外还有绿大地、万福生科等。

但是,每逢通胀来临时,农业板块却又能提供不错的超额收益。今年通胀压力与日俱增,按照之前的万得一致预测,到年底时CPI可能接近4%的水平,而这还没有把近期人民币大幅贬值所产生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考虑在内。随着通胀不断升温,增配农业的必要性也在增加。而促使本轮通胀走高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不断攀升的全球粮价,二是渐行渐近的猪周期,这两大因素也成为我们挖掘相关农业股行情的立足点。

从已披露一季报的农业股整体情况看,与粮价上行关联度较高的种业和农化板块已在释放业绩,如玉米种子龙头登海种业,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16亿、1.04亿,同比大幅增加166%、76%,农化板块的磷化工龙头云天化四季度和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8.02亿、16.46亿,同比大幅增长382%、186%。

而养殖板块则仍在周期探底,温氏股份四季度和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均出现37亿的亏损,整体并没有太明显的改善趋势,不过这也符合当前猪周期阶段的运行特征。

粮价高企种业和农化高增可期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数据,国际粮食价格已创下近十年来纪录。造成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农作物增产预期迟迟无法兑现,导致库存修复一直困难;俄乌两大全球粮仓的地缘政治冲突以及Covid-19对全球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冲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在粮价主线方面,重点关注受益于粮价上行的种业及农化板块。种业方向上,板块将享受周期与成长的共振。周期方面,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的上行有助于保障种业后续利润的兑现,而成长方面则依赖于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对种子板块价值重估的驱动,主要受益标的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轉基因驱动的种业价值重估。国内方面,2020年以来先后批准了转基因玉米性状的安全证书和修订种业法律法规,正常推进下预计今年底可以拿到转基因品种的审定号,并于明年实现商业化销售。

从空间角度看,玉米种子转基因商业化后行业的利润规模将达到以前的3倍以上,借鉴国外经验,预计国内最快5年可能完成普及。在竞争格局方面,大北农是目前惟二拿到转基因性状安全证书的种业企业,拥有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证书,近期其还公告拟收购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虽然短期业绩被生猪养殖业务所拖累,但后续随着猪价的上行,或将成为农业板块中惟一具备“种植+养殖”双概念的核心龙头。

除种业外,考虑到粮食种植与价格的滞后性,明年农化方向的需求也会非常好,主要受益标的包括化肥相关的云天化、湖北宜化、兴发集团等,以及农药相关的利尔化学、扬农化工等。

养殖短期亏损不改下半年反转趋势

一方面,前述全球农产品景气也会通过饲料原材料成本的抬升加速着猪周期反转;另一方面,衡量猪周期波动的核心代理变量能繁母猪存栏正持续去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4185万头,环比去年末下降3.33%,加上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环比去化的2.3%、2.9%,预计本轮下行周期以来累计去化产能已超8%,历史上去化幅度在15%~20%后,猪价会出现拐点,即为目前整个去化周期可能已过半。从另一个维度验证,历史上每次猪价见底后产能去化仍将持续5~6个季度,而本轮猪价见底最早发生在去年三季度末。由此推断,猪价反转点可能出现在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

在投资节奏方面,经历了上一轮猪周期教育后,市场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猪周期“三年一轮回”的属性,所以这次抢跑的痕迹也非常明显。公募一季报显示,生猪养殖股环比被资金大幅加仓,重仓持股市值增长了215%,目前持股占比已经来到历史69%的分位值。

应该来说,目前生猪养殖还是有一定的上行空间。从估值来看,在猪周期来临时,历史上龙头公司头均市值平均能达到8000元的水平,极限情况下能去到12000元~14000元,2022年牧原出栏有望超过5500万头,保守按照平均8000元的头均市值计算对应4400亿的估值,较当前2858亿还有50%以上的上涨空间。因此,“买在分歧,卖在共识”可能是针对本轮猪周期行情最好的交易策略,也许在年底猪价真正开始见底回升之时就是卖出养殖股的时候。

此外,本轮猪周期由于规模养殖户比例的大幅提高,可能导致未来不具有长时间获取超额利润的特性,所以猪价高位持续的时间可能会不及预期,这也会导致后续机构的提前离场。另外,规模化养殖程度提升也会逐步弱化猪周期的周期属性,这也意味着长期来看,捕捉猪周期进行轮动投资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附表 相关公司数据一览

数据来源:Wind

猜你喜欢
粮价猪价农化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粮袋子”充裕 粮价大幅上行缺乏支撑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农化人不谈九九六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国际粮价总体水平或将上升
我国粮价政策改革要促进竞争力提升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关于粮价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