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馈赠

2022-05-06 01:14党欣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竹筐水果摊首尾呼应

党欣桐

善意,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馈赠

题记

(题记简洁明了,干净利落地点明习作主旨。)

看着暖暖的太阳落在窗棂上,我不由得伸手想抓一缕阳光,却发现大中午的阳光竟没有一点温度。倚在窗边的我被冷风打败,关上窗回到客厅里。妈妈正在剝橘子,边剥边夸橘子味道好,橙红的橘皮映入眼帘,我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了上午……

因为家里要来客人,我便和妈妈一起出门购物。外面寒风凛冽,我们不得不缩着脖子前行。天气出奇的冷,打乱了我们原本要去超市的计划。妈妈看到不远的路口处有卖水果的,便决定买些水果回家。

(天气寒冷,打乱计划,这才有了后面去水果摊买东西的情景,看似闲笔,实则大有深意。)

到了水果摊前,妈妈开始挑选水果,我没什么事,便东瞧瞧,西看看。这时,耳边传来“快点,快冻死了”的催促声,循声望去,原来是旁边的摊位上一位正在等待称重的阿姨。摊主是位老奶奶,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只布满皱纹、冻的发紫的手,在冷冽的寒风中微颤着递出一小袋橙红的橘子,脸上堆满温和的笑。那位阿姨提起袋子,付款后二话不说转身离开。老奶奶搓搓手,整理好摊位,又捡起地上顾客扔掉的橘子皮放到另一个竹筐里

(细节描写,老奶奶将扔在地上的橘子皮捡起放在竹筐里,体现了她善良的心灵。)

我接过妈妈买的几袋水果,准备回家。经过老奶奶的摊位时,妈妈停了下来,说再买点橘子吧。老奶奶热情地剥开一个橘子要我尝,我不怎么喜欢橘子就拒绝了。妈妈笑着伸手接了过来,尝了尝,便拿起袋子开始装橘子。冷风吹起老奶奶额上稀疏的银丝,她满脸都是饱经沧桑的痕迹,却没有一丝愁容。这时,妈妈已经装好了橘子,眼前的竹筐都空了,我刚要开口,妈妈笑着说家里人多。我疑惑地接过老奶奶称好的一大袋橘子,碰到老奶奶的手时,我心中一惊,那双手竟如同冰块般冰冷。老奶奶开心地笑着,说这下终于可以回家了,还特意给妈妈抹了零头

(“我”的疑惑与老奶奶的开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设置悬念。)

路上,我提着重重的橘子,不解地问:妈妈,家里不需要这么多橘子吧。”“外面太冷了,老奶奶那儿就剩了这么多,我们都买了,她就可以回家了。而且,你没发现她的摊位周围很干净吗,那个老奶奶一定是个善良的人。妈妈笑着说。再次转身,我看到老奶奶已提着竹筐往回走了。我心里不禁涌入一般暖流,原本寒冷的冬日,似乎也没有那么冷了

(妈妈用“善意的谎言”买走了老奶奶竹筐里剩下的橘子,只是为了让老奶奶能早点儿回家,妈妈的善良就包含在这充满暖意的橘子中。)

“快吃橘子啊,可甜了。”妈妈的声音让我回过神,接过妈妈剥好的橘子塞进嘴里,橘子甘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原来,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馈赠,就是最自然的善意啊。

(呼应开头,升华主旨。)

(陕西富平县实验中学)

总评

1.立意新颖,主旨突出。我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善良的一面,只是有的善良被我们忽视了。小作者以“善良,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馈赠”为线索贯串行文,立意新颖,用朴实的语言与平凡的小事凸显了“善良”的大主题。

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习作以剥橘子开头,又以吃橘子结尾,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环境描写,增色添彩。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既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塑造了善良的老奶奶和妈妈这两个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晨)

猜你喜欢
竹筐水果摊首尾呼应
爷爷的竹筐
旋转的欢乐,旋转的爱
都这么熟了
首尾呼应
卖水果
神奇的“首尾呼应”
村山奶奶家的竹筐
是非“大数据” 喜忧两相倚
《绝望的橙子》
做个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