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2022-05-07 16:15沈久献李启龙
江西画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广州美术学院冰糖葫芦吉祥物

沈久献 李启龙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吉隆坡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由此,北京也成为全球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2015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成立,各项相关的具体筹备工作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最后收到来自海内外的设计方案5816件。

★2019年1月7-8日,由国内、国际18名知名专家和运动员代表组成的专家组,参加了吉祥物设计方案的初评、复评评审会议,最终选出10件入选方案。

★吉祥物设计方案修改专家组多次组织了研讨,指导入选的设计方案原作者,对初步入选方案提出了完善修改意见;来自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创意设计的“冰墩墩”原始设计方案和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团队创意设计的“雪容融”原始设计方案,获得了进一步深入细化和完善的认可。南北两个设计团队最终进入了最后一轮无法完全准确统计修改次数的修改过程中……

忽如一夜春风起环球企盼“冰墩墩”

热情洋溢的北京奥运村里, “墩墩热”风头正劲:很多国家运动员一进入奥运村便被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吸引,放下行李第一件事便是和“冰墩墩”合影;日本的奥运记者辻冈义堂不但宣布改名为“义墩墩”,在机场丢失了自己的防寒外套都不想买件棉袄御寒,却买了6个“冰墩墩”“暖心”;参赛获得奖牌的冬奥会运动员们留影时,纷纷自豪地举起耀眼的金色“冰墩墩”……体育运动是世界人民沟通友谊的桥梁, “冰墩墩”已然成为链接世界人民友谊的神奇小天使!

伴随着冬奥会的进行,喜提“流量密码”的“冰墩墩”始终是“一墩难求”!在奥林匹克用品的官方旗舰店,“冰墩墩”手办首日上线,15分钟内5000个就被“蹲”光;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的门前,人们冒着风雪严寒排起了长长的购“墩”队伍;国外的朋友,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发动国内的亲朋好友代购“冰墩墩”……

没有人能拒绝可爱的“冰墩墩”!因为它带给了世界一片中国人的特有温馨。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冰墩墩”成功创意,离不开背后这支卓越的团队!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奥组委来到广州宣讲,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当即表示:“这是全人类的盛事,是国家大事,广州美术学院将举全校之力积极参与吉祥物的设计工作,体育精神就是重在参与,广美一定不缺席”。

下定决心后,广州美术学院迅速成立了14人组成的没计团队,自此开始,他们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创作之中了……经过大家不懈努力,历时10个月,“冰墩墩”应运而生,使中国创意和中国创新再一次蜚声国际。这样的“中国奇迹”是怎样做到的?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春节回南昌省亲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团队总执行刘平云,听他讲述“冰墩墩”的“诞生记”……

记:“冰墩墩”的成功显示了广州美术学院的雄厚实力,请介绍一下你们的创作团队好吗?

刘:好的,学院领导第一时间表态举全院力量而为之,并迅速组织了一个以曹雪教授为总负责、我为总执行的14人团队,我们团队有7位老师、7位同学。我和曹老师搭档多年,联手完成过多个重大项目,彼此非常默契。我们团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北京冬奥会精心设计出方案,要求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理念贯彻我们工作的始终。14人团队分为资料组、二维组、三维组、表情设计组,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我们确实是一个很拼博的团队,奥运会是世界最高级别的运动会,此次吉祥物征集面向全球,高手林立,竞争激烈,大家承受的压力和负荷可想而知。在前后十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广美设计楼705工作室,我们无数次研讨方案,无数次的推翻重来,无数次的二维三维建模出样,每一次的修改都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都要付出很大的心力,工作室的灯光经常彻夜通明。我们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充分说明我们是一个有担当能吃苦、追求卓越、具备专业素养的敬业团队,这也从一个方面展现了广州美术学院的底蕴和实力。

记:明白你们的成功秘诀了,队伍的团结和凝聚力是成功的保障。下面请你简叙一下你作为设计总执行和你们团队的创作历程好吗?

刘:从最开始为冬奥会设计吉祥物“冰糖葫芦”到最后确认的“冰墩墩”,历时10个月,经过了21次大修改和上千次小修改,草图上万张,相关文件存盘超过100G,团队成员所付出的精力和心血难以言表。

2018年10月10日至29日,刚组建的团队即刻投入到紧张的吉祥物设计氛围中,大家阅读了大量冬奥吉祥物资料,并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构思,由于南方人对冰雪的体验更多的是在想像中,以致我们的思路无拘无束,在短短的19天时间里大家完成了16套设计稿,作为设计总执行,自己深感责任重大,当时夜以继日地精心完成了5套方案,其中“冰糖葫芦”的设计源于我儿时对北方冬天的渴望,特别是它的冰糖外壳很有冰晶的感觉,圆圆的冰糖葫芦做成卡通形象很有趣也好发挥,这是我比较满意的一套方案。令人惊喜的是,不久从北京传来了好消息,我们递交的16件作品中有3件设计稿在全球征集到的581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前十。2019年元月,冬奥组委告知我们, “冰糖葫芦”因形象鲜明活泼,易于网络传播而获得修改权,自此我们便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修改历程。

2019年2月,大年初二团队便开始了“冰糖葫芦”方案的修改工作。经历了三轮的深化修改后,逐渐发现这个元素的国家形象的承载性还是不足,根据冬奥组委意见在保留“冰壳”核心元素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尝试更多的中国元素造型,包括麋鹿、老虎、兔子、熊猫等。从2月到4月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们经过不断的尝试,逐渐感觉还是熊猫最能代表中国、最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设计得好将能以最低的传播成本带来最佳的传播效果。于是团队开始围绕冰熊猫展开重点设计,同时保留冰鹿的设计。5月,我们将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赋予在了熊猫头部外壳上,使视觉效果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又经过几次大修改后,7月初,冬奥组委决定放弃冰鹿,只保留冰熊猫。7月至8月底,集中修改和完善冰熊猫形象,完成了许多细节的推敲,比如在熊猫手心加上了心形图案,代表主办国对世界朋友的欢迎,显得很暖心;特别是冬奥场馆“冰丝带”的添加,使冰熊猫有了色彩与温暖,增加了动态感和科技感。这种多元现代元素的巧妙结合,一个活脱脱的现代版熊猫就呈现在了人们面前,它有别于以前的各类熊猫设计,是独一无二的现代版熊猫,至此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在经过21次大修改和近千次小修改而完满收笔。

2019年9月17日,在北京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雪馆隆重举行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 “冰墩墩”与“雪容融”正式出道。

记: “冰墩墩”的成功真是来之不易,现在“冰墩墩”这么受欢迎你有何感想?

刘:我们曾预感“冰墩墩”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甚至于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这可能源于“冰墩墩”的形象能给人以亲善、温和、友爱、健康,墩厚有现代感的缘故吧,这就使不同类人都能接受它喜欢它并想拥有它,它虽是奥运吉祥物,我觉得它更像一个和平小天使,运动会能把各国运动员联系在一起,一个人人喜爱的小天使也会给世界这个地球村带来和睦的气氛。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高度评价: “冰墩墩”集中華文化的精华与特色于一身,定会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亲善大使。

今天我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深感成功背后的艰辛和来之不易,它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冬奥组委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各种力量和智慧的汇聚才最后促成了“冰墩墩”的诞生。

记:我们最后问一个江西人很关心的事情,你的家乡江西,对你个人的成长有过些什么样的影响?

刘:当然影响很大,我从小生活在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的家乡新余,我从读中学开始,就经常去新余抱石公园里的抱石纪念馆,在那里去感受巨匠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这种精神营养浸润在我的骨子里,伴随着我的求学和从事专业之路,必定还将影响我的一生。

1993年,我考入了南昌大学,成为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在这里更加扩大了我的视野,获取到了更多文化营养。感谢家乡这片沃土的养育,感谢母校老师们的栽培,给了我很好的文化基础和艺术素养。从艺人是要有文化内核的,而我的内核就是在家乡养成的。

采访结束时,刘平云意味深长地说: “前面的路还很长,一次成功不能代表将来,还必须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迎接各种新的挑战!”

奥运会的魅力在于融合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就像一个大家庭。正如我们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奥运会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体育领域的一个最好体现!冲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人类携手同行,一起向未来!

猜你喜欢
广州美术学院冰糖葫芦吉祥物
吉祥物来啦!
李燕婷、邓灵康作品
冰糖葫芦
完形填空一则
妈妈牌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吉祥物等
吕学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