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2-05-07 03:38颜峰喻灿明丁志清刘利徐荣敏陈国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骨伤正骨腕关节

颜峰,喻灿明,丁志清,刘利,徐荣敏,陈国军

台州市中医院骨科,台州 318000

桡骨远端骨折(DRF)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的骨折,多发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发生率占急诊骨科患者的17%[1]。DRF发生时,腕关节伸、收、屈、展及运动受到限制,若复位不良极易出现关节囊松弛、腕关节脱位、创伤性关节炎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治疗DRF多采用夹板外固定或复位石膏,但由于DRF部位薄弱,处于松质骨和皮质骨交界处,且术后易出现肿胀、疼痛,减缓疾病康复[4-5]。本研究选取35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采取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为例,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5~78(62.5±5.4)岁,病程时间1~18(8.6±1.6)d,骨折原因:车祸11例、坠楼8例、跌伤10例、其他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2~75(60.8±6.4)岁,病程时间1~21(9.1±1.9)d,骨折原因:车祸14例、坠楼10例、跌伤7例、其他4例。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晰,知晓此次研究内容;(2)依从性较好者,并自愿接受该研究;(3)临床资料完整;(4)符合《桡骨远端骨折诊断疗效标准》[6]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骨科类疾病;(2)意识模糊,且存在认知障碍;(3)出血倾向、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4)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经台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功能锻炼、镇痛、消肿等对症治疗,具体内容为:功能锻炼。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遵循个性化、专业化、全方位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可忍受疼痛程度,主动旋转腕关节、握拳、外展、掌指关节、手指抓伸等,每个动作15组,每组5~15 min,5组/d。对于疼痛轻微的患者给予冰敷处理,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给予止痛药物治疗。肿胀给予马栗种子提取物片(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生产,0.4 g/片)治疗,2次/d。

观察组此基础上给予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1)正骨理筋疗法:正骨:患者取俯卧位,握紧桡骨,做离心、牵引,一手放置在骨折区域堆积骨折块,另一只手外翻、外旋。理筋:选用拔法、柔法等方法,沿前臂肌肉放松至腕部,放松手指关节、腕掌,在理筋过程中应注意放缓动作,4次/周,每次25 min。(2)骨伤中药方:鸡血藤、苏木各15 g,刘寄奴、自然铜、续断、骨碎补、黄芪、延胡索、接骨木各10 g,姜黄、血竭、土鳖虫各6 g,加入300 mL温水,浸泡30 min,后置入容器内蒸煮,2次/d,早晚服药。若有肿胀者,加猪苓、茯苓10 g;若有疼痛者,加川芎、延胡索各10 g;若有疲惫乏力者,加砂仁、陈皮各10 g;若有肢体萎软者,加枸杞子、牛膝各10 g。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采用中医症候评分量表进行评估。(2)临床相关症状。(3)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采用Werley腕关节评分及患侧手部握力评估。(4)治疗有效率。显效: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经影像学检查有连续性骨痂形成,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骨折对位正确;有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经影像学检查骨折对位基本正确;无效:上述标准均无改善,影像学检查骨折畸形明显。

2 结果

2.1 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 临床相关指标 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2.3 腕关节功能 治疗前,2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4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3 讨论

祖国中医认为,DRF康复期属中医中的“痹症”“筋伤”范畴,病理原因为经脉堵塞、气血不畅、血行瘀阻,血瘀不通可产生疼痛,血不去则瘀不散,瘀不散则骨不接,中医治疗主要以活血止痛、疏通经络、补肾强骨为主,潘廷明等[8]研究认为,采用中医特色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

对照组DRF患者术后给予功能锻炼、镇痛、消肿等对症治疗,可有效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加快功能恢复。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杨勇等[9]研究结论相类似,均认为2组治疗方法能改善临床症状,但采取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功能锻炼、镇痛、消肿等对症治疗,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正骨理筋疗法经郭里春等[10]研究证实,可有效活血经络,改善神经粘连,进而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正骨根据患者DRF特点,对骨折部位进行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理筋手法通过改善机体软组织,进而预防关节松弛,缓解疼痛。骨伤中药方中的苏木性平,味苦,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骨折筋伤等症状。鸡血藤可有效治疗风湿痹症、肢体麻木,有活血、养血的作用,还可调节脂代谢。自然铜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止痛药物,可有效治疗跌打骨折,瘀阻肿痛。刘寄奴对血瘀经闭、瘀滞腹痛有较好的效果。黄芪是最为常用补气药,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之功效。接骨木有祛风、活血、止痛之功效,对风湿麻痹,痰饮,水肿有较好的功效。续断性温,有调节系统免疫、促进骨损伤愈合、保护骨质的作用,可有效治疗腰膝酸软,风湿痹痛。骨碎补保肝解毒、强心、降脂。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且具有镇痛、止痛作用。姜黄有活血、止痛、化瘀行气之效,除此之外,有效保护胃黏膜,保肝护胆。血竭消浮肿,破淤血。土鳖虫可有效治疗血淤闭经,破血消瘀,对瘀滞腹痛有较好的作用。诸药联合使用,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之效。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与张永祥等[11]研究结果相类似。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程远东等[12]和毛蕾芳[13]研究结果相类似,均认为这一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可加快腕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采取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腕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骨伤正骨腕关节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