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2022-05-07 03:38朱志南吴洪朱晓丹邱伟勇赵娴陈丽丹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卧床耐药性入院

朱志南,吴洪,朱晓丹,邱伟勇,赵娴,陈丽丹

义乌市中心医院,a 重症医学科,b 呼吸内科,义乌 322000

重症肺炎的发生与长期卧床后的吸入性肺炎有关,且卧床老年患者更易因心肺功能衰弱,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和水肿引发双肺坠积性肺炎[1]。多药耐药是指对3种及以上的抗生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与普通重症肺炎相比,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病情更严重[2],因耐药导致常规治疗效果较差,患者死亡率更高,严重影响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的预后[3]。C反应蛋白(CRP)是现阶段临床常用于诊断肺炎等细菌性感染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可有效反映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进展[4]。降钙素原(PCT)作为多数医院的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其水平的升高,表明感染程度和炎症水平越高,与重症肺炎等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5]。本研究通过对比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外周血中CRP和PCT水平,分析其动态变化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卧床老年患者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68.4±5.4)岁。另选同期收治的卧床重症肺炎老年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年龄(67.2±6.0)岁。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均符合重症感染肺炎相关诊断标准[6],均为继发性感染,且经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K-B纸片琼脂扩散法)证实为多药耐药重症肺炎;所有患者均在入院不同时间留存完整血样;所有患者均为60岁以上的卧床老年人;1个月内未接受过免疫治疗;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其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者;肾脏、肝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功能不全、衰竭者;60岁以下患者;临床资料缺失或放弃治疗者。

1.3 研究方法

1.3.1 资料收集 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7]对1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将CPIS得分达到6分的患者设为严重组,低于6分的患者设为一般组,其中严重组36例,一般组84例。在卧床老年患者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病程第10天进行预后评价,将7 d内存活的患者设为生存组,7~10 d内死亡的患者设为死亡组,其中生存组68例,死亡组52例。收集各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病程等一般资料,分别收集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清晨6:00—7:00时空腹外周静脉血,置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的试管中,采用离心机高速离心后收集上清液,保存于-80 ℃的超低温冰箱。

1.3.2 CRP、PCT检验 将患者血清上清液从-80 ℃的超低温冰箱中取出回温,采用罗氏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厂家: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cobas b 123)以免疫比浊法[8]检测血清CRP含量,采用PCT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厂家:上海研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E90689Hu)检测血清PCT含量[9],严格按照试剂盒及说明书步骤进行。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CRP、PCT水平比较 2组CRP和PCT组间、时间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入院1、3、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CRP、PCT水平比较

2.2 一般组和严重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差异 2组CRP和PCT组间、时间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严重组入院1、3、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一般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120例中2亚组患者CRP、PCT水平比较

2.3 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差异 2组CRP和PCT组间、时间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入院1、3、7 d时CRP和PCT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生存和死亡患者CRP、PCT水平比较

2.4 血清CRP和PCT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 第7天血清CRP和PCT水平对于预后的效能较低(P>0.05),第3天血清CRP和PCT的水平高于129.80 mg/L和4.49 μg/L时对于预后的预测效能最佳,且CRP的诊断价值优于PCT(P<0.05)。见表4。

表4 血清CRP和PCT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是卧床老年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药物抵抗,加重临床治疗难度,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还严重影响卧床老年患者的预后,对其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影响[10]。卧床老年患者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也与病因复杂、病原学诊断较为困难有关[11],因此,寻找能够在早期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特异性标志物对于卧床老年患者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来说十分关键。本次实验通过研究发现,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血清CRP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卧床未合并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CRP和PCT的水平越高,血清CRP和PCT动态变化水平可作为预测和评估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预后的有效标志物,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撑。

健康人群血清中CRP含量极低,而当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引发感染及炎症反应时,血清CRP含量显著增加,可作为反映炎症水平和感染程度的有效指标[12]。Chen等[13]通过研究发现,血清CRP水平与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区分轻、中、重度新冠肺炎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医生对重症监护病房转移患者进行分层。PCT是作为降钙素前肽物质,半衰期极短,在正常人体血清内含量极低,但在机体遭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时血清内PCT水平反应性升高[14],而在病毒性炎症感染患者血清中几乎无变化,可一定程度预测炎症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病情进展和临床治疗效果[15]。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证实了血清CRP和PCT水平在重症肺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测价值[16-17]。在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血清CRP和PCT水平显著升高,病情越重的患者血清CRP和PCT的水平也显著高于病情较轻的患者,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后第3天血清CRP和PCT的水平高于129.80 mg/L和4.49 μg/L时对于预后的预测效能最佳,表明外周血CRP和PCT动态变化对于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预后的评估有较高价值,这也与先前的研究结论[18]较为一致。卧床老年患者因细菌感染等原因引发重症肺炎时,血清CRP和PCT含量快速升高,随着患者病情进展,CRP和PCT水平均在入院第3天时达到峰值,随后降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患者血清内CR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第1天,而经过对症治疗后,各组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第7天时血清CRP和PCT水平较峰值时有所下降,对于预后的诊断效能较低,因此,对入院第3天时血清CRP和PCT水平的监测有利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

综上所述,外周血CRP和PCT动态变化与卧床继发多药耐药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有关,CRP和PCT水平越高,疾病程度越严重,入院后对CRP和PCT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可有效预测老年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临床可加强对入院3 d时外周血CRP和PCT水平的监测,以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卧床耐药性入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抗生素耐药性并不新鲜——它早在人们使用药物杀菌前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