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在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08 07:54王莉柏晏杰高祖梅彭芳刘菀
军事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数字

王莉,柏晏杰,高祖梅,彭芳,刘菀

(1.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湖北 荆州 434000;2.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3.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护理部;4.长江大学 护理系,湖北 荆州434000)

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又称数字化故事叙述,它是叙事护理中一种特有的呈现方式,指将传统讲故事的艺术形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整合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出可视化故事的过程[1]。数字故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美国故事创作者达纳·温斯洛·阿奇利首创,因其能激发学生的讨论与反思,培养洞察力、理解力,强调同情与移情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2-3],在国外护理教育与实践领域的研究运用较广泛。我国护理领域中数字故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4]。据研究[5]显示,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较低,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是护理培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探讨以数字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关怀培训对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人文关怀培训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2019年7月入院同一批次实习护生,且计划总实习时间≥8个月;(2)无认知行为障碍;(3)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无法完成所有培训者。根据袁金蓉等[6]的研究,采用随机设计的两独立样本均值比较进行样本量计算,考虑到20%样本流失率,确定样本量为150例。采用随机编码方法抽取150名实习同学为样本,并采用抽签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5名,对照组75名。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医院实习护生常规人文关怀培训:入院初进行行为规范培训、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两次集中PPT授课培训,主题为塑造阳光心态、护患沟通技巧。在带教老师职责中强调在临床实践中须注重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

1.2.2 观察组

1.2.2.1 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管理专家、医院关怀小组成员、护理部教学负责人、研究生。护理教育、管理专家负责课程设计、授课;关怀小组人员有心理咨询师证书,负责协助授课、答疑;护理部教学负责人进行组织工作;研究生负责资料检索、收集及整理等工作。

1.2.2.2 制定干预方案 通过文献查询、专家咨询制订以数字故事为主体的干预方案。(1)文献检索:建立中英文检索策略进行全面检索,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的文献以及灰色文献。Google Academic Search (http://scholar.google.com/);Baidu academic search (http://xueshu.baidu.com/);国内外数字故事网站如休斯顿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数字讲故事的教育用途网站(http://digitalstorytelling.coe.uh.edu)、旧金山数字媒体中心创办的数字故事中心(https://www.storycenter.org/);叙事护理案例、学者资料等。(2)专家咨询法:基于文献检索,编制关于培训主题及素材(数字故事)的专家咨询问卷,邀请院内外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共6名专家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按照“很不重要”至“很重要”依次赋予1~5分,并设修改意见栏,进行意见收集。经过两轮咨询,确定了以数字故事为主体的干预方案(见表1)。主题为围绕护理对象生命周期的、涵盖从儿童至临终全过程[7]。对符合既定主题的素材进行收集、整理,最终形成完整的幻灯汇报项目,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L20190602)。

表1 以数字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干预内容简述

1.2.2.3 实施干预 在干预实施中,以郭瑜洁[8]提出的运用叙事教育法开展人文关怀教学的四步程序即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躬行实践、引导感悟为依据。干预方式主要是研究团队现场授课,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1次/月,连续6次,每次课程讲授60 min,答疑、讨论、交流约30 min[9]。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2、3月的干预方式由现场讲授改为线上授课。

1.2.2.4 书写反思日记 研究[10]指出,医学教育中的反思性写作具有一种改变人行为的潜在力量。在培训之初,进行反思日记书写培训,观察组每次干预结束后,结合实习所在科室,书写反思日记一篇。要求护生运用所学知识感受患者疾苦,产生共情,真实记录所感。研究团队对护生反思日记进行查阅,针对性的予以指导。

1.2.3 评价工具 (1)一般资料:在查阅文献基础上自行编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家庭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等。(2)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该量表是由Nkongho[11]编制,马芳等[12]翻译了CAI,用以调查护生关爱能力。该量表包含理解(14个条目)、勇气(13个条目)、耐心(10个条目)3个维度,共37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从“完全反对”到“完全赞同”分别赋值1~7分,分数越高表明关怀能力越强。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在17~23岁之间,平均(19.98±1.23)岁。观察组:男7名、女68名;大专以下3名、大专及以上72名;家庭居住地在城镇20名、农村55名;独生子女24名、非独生子女51名;自愿选择护理专业70名、服从调剂5名。对照组:男2名、女73名;学历大专以下1名、大专及以上74名;家庭居住地在城镇16名、农村59名;独生子女23名、非独生子女52名;自愿选择护理专业73名、服从调剂2名。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2 干预前后两组护生关怀能力得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生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提升明显,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提升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关怀能力得分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状况 本研究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CAI总分分别为(181.73±19.28)分、(180.13±19.66)分。与Nkongho[11]制定的国外常模值对比,本研究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内众多学者[6,12-13]研究结果一致。这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调查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差异以及我国关怀教育起步晚有关,也反映出我国护生人文关怀教育不足。干预后,观察组CAI总分为(194.72±19.28)分,较国外常模及国内近期研究[6,13],本研究得分仍较低。表明了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尤其是对于地市级医院,应尽早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如数字故事的有效培训,逐步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3.2 数字故事为主题的人文关怀培训能明显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研究[5]显示,目前人文关怀培训多为老师通过文字理论形式向护生进行授课,培训形式单一且效果欠佳。有院校进行慕课课堂改进教学效果,但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的消耗;教学中单纯的文字叙事,让知识与受众存在距离,达不到增强同理心的作用[7]。本研究通过遴选符合主题的数字故事素材,以PPT为载体进行优质互联网资源的共享,节约资源。在培训内容上围绕护理对象生命周期,更加系统化;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内容阐述,愈发直观及生动,易于受众接受且记忆深刻;同时结合临床护理中关怀薄弱点,更具针对性。在培训形式上,数字故事包括电子故事、视频、图片等形式,同时运用网络优质资源,能充分吸引实习护生们的兴趣,引起共鸣。数字故事为主题的人文培训在过程中秉承叙事教育的理念[6],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有效地弥补了人文关怀培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培训效果。此外,人文关怀培养需内化理念,外化于实践,对教育者要求较高[8]。本研究中,培训团队老师们具备丰富的叙事教育理论知识及人文关怀实践经验,善于传播,富有感染力,是研究效果明显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线上授课中师生进行充分互动,达到了线上、线下培训效果的同质化。因此,建议院校应注重对培训团队自身的培训及综合能力考评,培训者除具备相关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及共情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传播关怀内涵,提高培训效果。

4 小结

综上所述,以数字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关怀培训通过数字故事特有形式,运用叙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本研究结束后会将数字故事资源提供给对照组学生学习,以保障其受教育的公平性。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在于,国内数字故事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临床实践中数字故事素材较少,无法完全满足研究团队的需求。期望国内护理教育者能尽早开展数字故事研究,创作关于临床护理的数字故事原创视频,建立系统的评判标准,并能建立数字故事网络共享平台,用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护理人文关怀培训开拓新的方式。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数字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答数字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数字看G20
人文社科
成双成对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