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时空偏向与社会文明传播建设路径探究

2022-05-09 13:23刘玉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

摘要:哈罗德·伊尼斯提出了传播具有时空偏向性,即媒介自身性质的偏向导致传播或偏向时间或偏向空间,而只有达到时空平衡,社会文明才得以良序发展。这给人们带来启示,当代媒介传播是有所偏向还是平衡?传播的偏向或平衡将为我国社会文明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实现传播平衡从而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文章从传播的偏向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现代媒体的时空偏向情况进行发展性研究,探索我国媒体传播特性及其对社会文明的影响,以及探讨如何实现传播的时空平衡,还提出媒介内容质量优选、加强媒介素质教育、创新对外传播方式、鼓励传媒专业机构运营“走出去”等建议,为我国社会文明对内良序传播、对外有效传播寻找建设路径。

关键词:传播媒介;时间偏向;空间偏向;时空平衡;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3-0049-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项目“传播的时空偏向到时空平衡:我国社会文明传播研究路径”成果,项目编号:2021110104

自传播肇始至今,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其形式不断发生着革命性的更迭,但不管是何種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缩短传播的时间、拉近传播的距离,尽可能消除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时空障碍。一个国家文明的延续与辐射离不开媒介的传播。媒介偏向论主张一些媒介凭借自身轻便易携的优势,使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扩大了文化的辐射场域;一些媒介使信息的保存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文化的永续传播力、影响力。而只有同时兼顾传播的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即达到传播的时空平衡,我国现代文明才能实现良序传播、永续传播与更好地对外传播。

一、传播偏向性理论的发展

传播媒介具有偏向性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哈罗德·伊尼斯提出的,至今依旧是媒介环境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命题。伊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并非中性的、价值无涉的中介,而是具有偏向性的,这种偏向或有利于时间观念或有利于空间观念,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将对其所在的社会结构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所谓时空偏向就是媒介倚重时间使文化的连贯性更强或者倚重空间使文化的扩张性更强。

随后,伊尼斯的学生麦克卢汉继承发展了传播的偏向理论,提出了“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的概念,指出了媒介具有延伸人感官、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空间偏向。但他看到的是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和当今具备数字化存储功能的新媒体还存在差距,因此并没有论及电子媒介的时间偏向。

在以网络媒介为核心的新媒体时代,学者对传播媒介偏向理论的研究从多角度展开,总体可以概括为两种认知:媒介技术角度和社会文化角度。

传媒的每一次进步都有技术在背后推动,互联网在传播技术上存在时间、空间偏向,对人和社会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5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能以最短的时间被发布到网络平台供人们阅览与讨论。网络普及的地区即信息能传达到的范围,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质本身作为传递载体的局限,传播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信息也得以呈现出更本真、更立体的内容与形态。

算法作为当代互联网媒介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传播的空间偏向有不置可否的影响,受众看到什么样的资讯取决于算法技术对受众兴趣爱好的捕捉与推理。互联网对受众的生活展开无孔不入的监视与控制,人们不再随心控制自己所能接收的信息,信息的传播空间也因其特征而被局限。尚帅基于对《今日头条》算法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媒介的兴趣偏向,他认为媒体凭借算法在用户不知情的状况下对其进行控制,也将暴力附着在符号的传递之间。

互联网传播的时空偏向体现在社会生活中衍生出一些其他偏向。李沁在自己“沉浸传播”[1]研究的基础上说明了媒介的偏向是人,她认为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边界在逐渐消失,人类所存在的时空也是传播时刻在发生且充斥了整个环境的时空,于是人兼具了信息接收者和媒介本身两种身份,人是沉浸传播的所指和所依赖,这是李沁对“传播的偏向”这一研究工具进行的批判性和发展性探讨。

无论是伊尼斯、麦克卢汉创立的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还是更具体入微地探寻媒介在社会文明领域产生的影响偏向,研究的实质都并非媒介技术。从媒介技术起源阐释媒介对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倾向才是研究的本质,必须意识到现代媒介传播偏向研究整体构思是以技术层面为出发点,进而探究社会文化层面的媒介偏向。

二、当代媒介传播是时空偏向还是平衡

伊尼斯提出传播的时空偏向,时间和空间成为媒介发展演进的两大功能向度,二者被看作是互相博弈的对象,一方有优势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式微,那么达成传播的时空平衡便难以实现。

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电子媒介时代,关琮严赞同伊尼斯的观念并提出“媒介零和现象”[2]。他总结媒介零和现象是通过媒介“自平衡”实现的,与伊尼斯时代媒介“他平衡”有所不同,新媒介将自然时间、自然空间转化为虚化时间和虚化空间,因此“零和现象”在媒介的内部发生。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时代,媒体都无法实现时空的完全平衡与和谐。

传播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理论提出了“空间流动”和“超时间”,也就是当代传播的即时性和传统空间距离的消失,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时空并非撕裂,而是融合。在此基础上,李沁认为互联网传播相较于旧媒介已经在时间与空间上达到平衡,沉浸式传播在时间上无时不在,在空间上无处不在。在包含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内的“泛在网络”传播下,时间和空间不再具有局限性,两者达到了平衡。

现代社会的媒介是具有时空偏向性的?还是已经平衡的?至今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互联网底层的技术逻辑决定了互联网自身具备的技术为当下的社会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其本身的物质性具有复杂性,因而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概念研究也相对烦琐,但要厘清未来传播方向一定是朝着传播时空平衡方向发展。

三、传播时空偏向对社会文明的影响

伊尼斯是最早以媒介的传播偏向审视文化发展的。他认为媒介的发展状况对于社会文明的发展影响巨大。伊尼斯对西方文明及其媒介观念内在局限性有深刻认识,他敏锐地发现西方文明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倚重空间扩张,出现忽视内部整合与自然限度的偏向,常常导致文明的内外失衡。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与社会文明的关系依旧密不可分,并以更多样的方式更深入地产生影响。华夏文明由我国人民创造并传播,其内涵和表现形式由各种符号系统构成。媒介不仅是传递符号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符号,对文明的传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自身改变信息组合结构、运动规律、流向范围、传播速度的性质在起作用,研究媒介对文明的影响,制定出合理的传播路径,对科学发挥效能有重大现实意义。

媒介是文明的见证者与助推器。媒介自身的发展过程在某个角度上也是文明发展的过程,其中蕴含着社会文化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也伴随着人类思维的进化通过媒介留存与发展。谢清果、王婕将具有时间偏向特征的华夏文明与伊尼斯批判的具有空间偏向特征的西方文明进行对比,阐明了媒介时间偏向对文明延续的重要作用,既包含了对人主体性的注重,又展现了中华文化在历史传承过程中的包容性,媒介时间偏向的作用成就了华夏文明的存续。

媒介是文明的拥护者与安全阀。海量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没有媒介渠道的把关,舆论将会制造不良的社会现象,甚至引起民众的恐慌。社会文明要得到保障,需要政府对媒介加以把控,利用信道控制消息来源。伊尼斯认为,文明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文明核心价值的重大偏失,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媒介的影响。对传播空间缺乏重视,会导致华夏文明走出去的路上遭遇重重困境。一方面,华夏文明缺乏有效的传播方式,文明之间缺乏共通的意义空间;另一方面,媒介技术发展使外国文化传入中国变得更加简单,外来文化对华夏文明有所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与对外传播需要媒介的支持,媒介不仅自身要加强文化内容建设,还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正确解读与有效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在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发挥引领力。

四、传播的时空平衡与我国文明社会建设

传播的时空平衡讲求的是一种“勿过” ,如纸媒对视觉的过度依赖、广播对听觉的过度依赖,对专门化的过度关注使我们无法理解平衡的文明。现代互联网传播则是过度依赖技术。通信技术下的信息整体呈现出碎片化、分散性、瞬时性的特征,难以给人带来深刻思考。大数据算法技术下的信息呈现出去中心化、圈层化的特征,导致人们难以包容多样文化。

互联网媒体在时空传播上是存在一定优势的。一方面,互联网承载的数据信息在收集存储与传播呈现方面摆脱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互联网使用者的“使用场景”与“视野范围”得到解放,使用者不再需要被限定在一定的物理空间场景与视野范围内接收和处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远距离的“在场”[3]。

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储存不必担心自然因素对信息媒介的破坏,能实现技术上的永久保留,信息可以随时被调取。互联网技术还能实现洛根提出的“时间位移”,即互联网使人拥有选择收听或收看自己喜爱节目的自由。

但要实现传播时空的平衡,互联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互联网无法改变时间是一维的、单向的、过去便永不回归的。现代信息的传播不再像传统媒介传递文化信息一样源远流长、深入人心,而是铺天盖地的简单信息将人们的信息网络占据。科技改造了人的自然观能,使信息接触面不断扩大,人能够无限捕捉世界上存在的各种信息。但是意识主体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而信息是无限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带来了信息的竞争。任何信息都会通过特定的渠道传播,对渠道的生产、把控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手段,对渠道的控制与争夺也成为利益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互联网数字化使人与人之间倾向于网络上的符号互动,大数据算法技术使用户浏览信息时陷入“信息茧房”,信息只能在局限范围内传播。因此洛根对互联网传播偏向性产生了合理的思考,即“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常变不息却又相当保守的社会,这个社会珍惜自己的过去;互联网构建了广袤的帝国,它拥抱全球却又使人有小小村落的感觉”[4]。人们一旦进入一个信息圈层,便无法随心所欲地接触各类信息,而信息也不再公平地被推向所有人。由于彼此之间有更多共通的意义空间,圈层内部人员间的人际沟通效能得到了提升,然而圈层间的人际交往障碍大大增加,人们喜欢待在自己的话语舒适圈,用个人的价值解释社会现象與他人行为,理解屏障更难突破,我国社会文明信息的传播便更难以实现空间上的跨越。

五、社会文明传播的策略建议

社会文明良序传播要求传播媒介向时空平衡发展,达成时间上的永续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之间的平衡,即保证内容质量与技术条件相匹配,在时间上信息得以长期保存,在空间上得以落地于其他文化土壤。基于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内容质量优选,网络强化监管。网络上信息发布的匿名性和随意性使网络平台无法避免其中充斥着未被科学或权威证实的谣言、错误的价值理念。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介传播的信息应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政府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并非为了抑制网民的发言,而是协助创建更加文明合法的信息场域。信息场域清明将会减少陷入“沉默的螺旋”的风险,丧失表达欲望的网民才能重获发言权。

第二,加强媒介素质教育,提高网民媒介素养。由于网民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对于信息的判断能力欠缺,对于“意见领袖”的观点容易盲目跟从,对社会现象的评论形成错误的舆论倾向,对社会文明极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不容忽视。媒介素养教育应加快步伐,针对网络安全、网络法治、网络伦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制定相应课程,促使网民在网络环境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三,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短视频因其拍摄便利、互动性强、门槛低却清晰度高的条件崛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也为跨文化互动提供了新途径,为华夏文明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我国更应抓住契机,打造属于自己的国际化传播矩阵,深入浅出、浅中有深地传播我国社会文明、传递文化价值。

第四,焕发自媒体生机,鼓励传媒专业机构运营“走出去”。伴随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众成为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也产生了极具影响力的IP。刷新了YouTube订阅量吉尼斯纪录的李子柒系列视频,其能够成功“出海”,除了具有自身视频质量高、满足世界人民普遍情感需求等优势以外,还离不开MCN专业机构的支持。“MCN连接起网络平台与创作者,在资本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稳定的商业收益。”[5]深谙海外市场规律的专业运作能够帮助我国文明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形式在国外实现从0到1的突破,并持续输出文化。

六、结语

从传播的偏向到传播的平衡,这不仅需要兼顾信息传播空间的广泛性,让我国文明走向国际,还不能忘记自身文明在时间上的传承性。这既是在探寻什么样的传播方式能够使文明传播在新形式中“播散”更广,也是在促进良好社会文明得以永续传播和具备永恒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沁.泛在时代的“传播的偏向”及其文明特征[J].国际新闻界,2015,37(5):6-22.

[2] 关琮严.媒介“零和现象”[J].国际新闻界,2010,32(11):39-43.

[3] 赵永华.互联网的传播偏向性:空间极限下的时间偏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6):130-137.

[4] 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10-211.

[5] 任思雨.社交网络美食类短视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刘玉洁,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
当代版画艺术在传播媒介中的比较研究
传媒时代的史学传播研究
基于音乐传播媒介解读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与表演空间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新媒体广告传播形态及表现拓展
民国商业美术传播效果研究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
浅谈交互性展示空间
新媒体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