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水之门改造项目探讨市政景观提升的特点

2022-05-09 09:49
建筑与预算 2022年4期
关键词:西路滨江景观

黄 颖

(福建邵光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邵武 354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近些年我国各地广泛开展城市改造工程,对交通系统、河道、旧城区等景观进行统一规划,进行二次升级。水之门提升改造工程的重点为道路景观。城市道路作为城市骨架,是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和开放空间之一,是人、车、环境的重要载体。道路景观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沿线交通、城市环境、休闲环境和城市面貌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下文就水之门项目改造情况进行详细论述,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水之门提升改造工程位于武夷新区南林片区中部,呈南北走向,设计起点位于建瓯街以北70m,主线下穿水之门水系、下穿建安大桥后往北与武夷山街平交、下穿通道,终点位于经五路交叉口前65m。建设内容包括下穿通道、道路、交通、管线,建设道路两侧绿化工程等;下穿部分包括:U型槽约200m,L型挡墙约50m,通道500m。道路两侧绿化工程及下穿通道建成后,实现西北向活水蜿蜒汇集水之厅,打通水之廊的滨江西路节点,实现水之廊与水之门的水系、景观、慢行互连互通,下穿通道顶70m渠道两侧进行专项景观设计,形成通江达海独特景观效果。工程布局示意见图1。

图1 工程布局示意图

2 项目景观提升思路

2.1 景观提升前情况

本项目是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滨江西路中的一段,长约800m。景观提升前,绿化以美化环境为前提,以简洁、大方、便民为主,在绿化带中种植高大常绿乔木,下方搭配满铺灌木色块,层次鲜明,营造出人行树荫下、花木随行间的城市道路景观。具体为:人行道1.5m绿化带种植香樟交替种植无刺构骨球2株,地被种植毛杜鹃/银姬小腊60m交替种植;侧分带种植银杏7株+红叶石楠柱3株,地被搭配模纹地被(红花继木/金森女贞/小叶栀子)交错种植;中分带种植无刺构骨柱+红花继木球+草皮+景石点缀,形成规则式的景观效果。该效果突出体现市政道路行车为主、行人为辅、景观为点缀的特点。上游焦源水库水通过水之门、水之廊,在该段落通过滨江西路地下3孔5m×3m的过水箱涵流入水之厅,进而汇入崇阳溪,致使上游水之门、水之廊的流水到滨江西路地下箱涵就戛然而止,景观效果较为普通。

2.2 景观提升的必要性

本项目作为武夷新区南林片区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武夷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路网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拟建项目现状路网关系图

(1)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水之门提升改造工程的建设,塑造优美生态的城市形象,对城市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将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2)本次设计的道路作为片区内市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将为该区域的市政管线提供载体,为道路两侧地块的开发提供必要的市政配套设施,推动区域的开发建设,提升区域价值;(3)本项目的两侧的水之门、水之廊、水之厅已完成建设,原水系被朱熹大道阻隔,景观效果较差,本项目的改造将朱熹大道水之门段挖开打通水之廊与崇阳溪之间的视廊达到“通江达海”效果,实现水之廊与水之门的水系、景观互联互通。

2.3 景观提升思路

拟建水之门提升改造工程大致呈南北走向。起点(K0+000)位于现状滨江西路,顺接现状朱熹大道,往北与云谷大道相交。附近有建安大街、南林大街及多条市政道路经过,交通较便利。拟建工程场地原始地貌为河流冲洪积阶地,地势较平缓开阔,地面高程一般约140~143m,并大致向河谷方向微倾斜;西侧为水之廊景观公园,东侧紧邻水之门景观公园,与之相隔为崇阳溪,现岸坡较稳定,未见明显冲刷、侵蚀或塌岸现象。另在桩号K0+310~K0+371道路两侧为景观跳台,跳台高度约5m。另据调查,拟建道路沿线及两侧埋设有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线,在桩号K0+355下设置一排水箱涵(大致呈东西走向,箱涵长60m,宽6m,高2.5m)。结合该项目的地质地形等情况,拟定了三个设计方案并进行比选。

2.3.1 方案设计

人类有亲近大自然的天性,虽身处人工建造的城市之中,也希望环境中有自然元素,故城市设计要尽量在可能的条件下满足人类的这一需求。据此,景观提升思路,首先要考虑与周围的山水有机结合,包括展现山水、亲和水面等,充分利用水边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其次是对场地地形、植被、树木、水面加以保护和利用;最后在周围和场地没有自然元素的条件下,要在空间设计中再造自然,如人工绿化及水景等。结合以上因素,对水之门提升改造工程总体景观提升三个思路方案:

(1)方案一——绕行方案

滨江西路断开,通过其他道路绕行。为强化水之廊与崇阳溪的空间联系,避免滨江西路将水之廊与崇阳溪分隔的现状,结合周边现状路网的分析研究,断开滨江西路该段道路,通过临近道路满足周边交通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水之廊与崇阳溪空间的连续性,强化滨水视线廊道。

(2)方案二——建桥方案

滨江西路以桥梁形式跨越水之门、水之廊的流水。滨江西路现状路基段改造成40m宽渠道,滨江西路以快、慢桥梁形式跨越该渠道,车行桥为快行桥,人行桥为慢行桥,快慢分离,慢行桥与车行桥形成呼应,提高桥梁本身的观赏性,同时40m宽渠道两侧可形成7m左右空间用于打造景观慢行系统,进而形成“双桥景观”。

(3)方案三——下穿方案

下穿通道设计遵循充分发挥下穿通道功能,安全、经济建设下穿通道的原则。设计中有完整的勘测、调查资料,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和交通量构成,以及营运和施工条件,进行多方案的的技术、经济、环保比较,使下穿通道设计符合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下穿通道结构设计根据结构类型、使用条件、荷载特性、施工工艺等条件进行,并考虑下穿通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对技术、经济、环保和使用效果作综合比较,合理地选择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工艺简便的设计要求。充分借鉴国内已建或拟建城市下穿通道的成果经验,以人为本,注重完善交通功能,确保主体结构安全、美观、实用。

该项目中滨江西路以闭合通道涵形式下穿上游水之门、水之廊的流水。以水之廊地形为控制标高,滨江西路以闭合通道涵形式下穿水之廊,形成70m渠道宽度,下穿通道涵闭合框架段250m,下挖最大深度达到13m,在常水位以下8m。

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单洞建筑限界确定为:宽9.5m(0.75m检修道+0.5m左侧向宽度+7m车道宽度+0.5m右侧向宽度+0.75m检修道),高5.0m。根据国内外工程情况,内净空形式主要有拱形及箱形。其中拱形结构受力比较合理,结构尺寸相对较小,但从满足限界要求而言,结构净空较大,浪费空间较多,尤其在本工程地段地道覆土不大,拱型结构抗浮不利情况下,工程投资并没有优势。而箱形内净空结构则有结构空间小,空间利用紧的特点。综合分析本工程采用矩形内净空结构。结构内净空采用双孔矩形断面,单孔宽9.7m,高均为5m,结构内净空与建筑限界之间预留内装饰层厚,同时考虑照明设施所需空间。详见图3。

图3 框架段建筑限界

下穿闭合通道涵建成后(桥涵结构如图4),总体上实现西北向活水蜿蜒汇集水之厅,打通水之廊在滨江西路节点,通过70m渠道两侧进行的专项景观设计。突出展示在地的植物生态特色,通过运用乔、灌、花相结合的表现形式,通过片植、丛植的不同种植手法,以狗牙根草、狗尾巴草等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植物为基底,种植水葱、金叶石菖蒲、再力花等观赏性较高的水生植物,局部配合垂柳、乐昌含笑等姿态优美的乔灌木,打造具有闽北水城特色、人文与生态并重的滨水景观,同时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性,实现水之廊与水之门的水系、景观、慢行互连互通,实现“车在水下行、水在路上流”的通江达海独特景观效果,进而完善水之门、水之廊、水之厅的景观建设。

图4 框架涵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2.3.2 方案比较及结论

对以上三种景观提升方案进行比较,并经多次论证,最终确定采用方案三的下穿方案。下穿方案既保证了滨江西路作为沿江快速通道的车辆通行要求,又达到了景观提升的效果,使绿化和道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同时结合植物的生长变化,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最终达到“路景合一”的效果。

3 水之门改造工程景观提升特点

3.1 下穿通道施工难度大

下穿通道平纵面设计,总体上受路线方案控制,同时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通风、排水、上跨管线覆土需要、结构型式和施工方法、两端的接线条件及交叉道路等因素影响,设计的闭合框架段长达250m,总投资约为1.06亿元,最大纵坡5.95%,该通道下挖最大深度达到13m,在常水位以下8m。故在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基坑支护、河水倒灌、结构受力、变形、抗浮和稳定要求,以及满足下穿通道功能和建筑净空的要求等影响,施工难度大。

3.2 下穿通道建成后效果显著

下穿通道建成后建成后(图5),在下穿闭合通道上方覆盖碎石,回填天然砂,将上游水引过下穿通道上方,将滨江西路水之门段挖开,打通水之廊与崇阳溪之间的视廊,形成70m渠道宽度,同时在渠道两侧设置景观树、石,结合城市历史修建观景阁,在景观效果达到“车在水下行、水在路上流”的通江达海效果,进而完善水之门、水之廊、水之厅的景观建设。

图5 建成效果图

4 市政景观提升特点

通过水之门改造工程景观提升思路,分析认为目前城市市政景观提升应有以下特点:

4.1 以提升改造为主

城市道路规划中,一般仅保证道路的通行需求,对城市道路景观要求不高,加上思想观念较传统,强调经济性等因素影响,已建成的城市道路景观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需要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提升改造,提升改造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城市中心绿地的密度,在改善交通的前提下,形成新的城市概念,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绿地、游憩空间。

4.2 融入城市历史文化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景观提升中,要强调城市的历史文化独特性,除保证城市道路功能外,更要在景观上彰显文化内涵,进而打造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网红景点。良好的城市环境能自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4.3 提倡海绵理念

在景观提升过程中,融入海绵理念,通过植草沟、雨水花园将公园的自然生态和海绵建设相结合,同时结合下凹式绿地场地,充分利用植物净水及吸水功能,因地制宜,选择耐涝耐旱的植物品种,如蒲苇、小兔子狼尾草、细叶芒等观赏草种,打造原野、自然、野趣的生态景观,又充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让美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4.4 规划设计理念

在整个城市的规划中,需将规划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规划设计理念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放性。不能将其用围墙或其他方式封闭起来,但边界要明确,以便形成积极空间;二是可达性。人们是可以方便进入到达的,注重重点空间的步行区化和设施建设;三是连续性。强调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的联系;四是功能性。不仅供观赏还要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提供多样化的空间形式。

5 结语

综上所述,南平武夷新区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城市,由于以前城市建设多以实用功能为主,已不能满足目前城市景观需要。现阶段,城市景观提升工作正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城市景观建设水平将不断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之门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建成之后,将梳廊理水,彰显城脉,水从西北来,在明堂前聚,沿东南蜿蜒,通江达海,形成理想的营城理念与城市空间格局,最终成为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的核心景点,成为武夷新区新地标,成为城市级重要滨水景观空间。

猜你喜欢
西路滨江景观
罕乌拉西路
景观别墅
手罢工啦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丹麦DALI 5.1.2全景声,家里的角落处处有影音 滨江一号多功能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