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知’与‘识’”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

2022-05-10 11:39高良连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半衰期心性新知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节奏不断加快。有学者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理,提出了“知识半衰期”的说法。如果一名专业人士的知识不更新,那么在“半衰期”之后,基础知识仍然可用,但是其他的一般知识却已经落伍了。据测算,1950年以前的知识半衰期为50年,21世纪的知识半衰期平均为3.2年,IT高级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仅为1.8年。传统学人“书读完了”的感叹再也不会出现。

有人认为,“知识”应当包含两层意思:“知”是获取信息,即知道、了解;“识”是具备见解,是比“知”更高的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对材料作文来说,审题立意最为关键。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材料重点、启发个性思考,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

首先是材料重点的把握。一般情況下,我们可以采用关键词提取法,即通过材料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词开启立意的大门。关键词一般是出现频率较高,与材料中其他词语、句子关系最为密切的词。比如本段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知识”。对第一段文字来说,它勾连着“知识半衰期”;对第二段文字来说,它引发了对“知”与“识”这两层意思的理解。可见,“知识”就是材料的核心概念。

当然,把握材料重点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厘清语句之间的关联。先做层次分析:材料可分为两层,一是“知识半衰期”观点的提出,二是对“知”与“识”概念的理解。前者的重点在于知识无穷无尽,而时代快速发展,因此“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人在不断加速更新的知识面前越来越无力;后者的重点在于知识不仅需要积累,更需要理解与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延伸:正是因为“知识半衰期”不断缩短,我们才更需要重视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思考知识的意义和应该如何对待知识。

其次是根据材料重点确定观点。材料最后指出,“由知而识,方为智慧”,显然“知”与“识”之间的关系就是文章的重点———一个是积累,一个是理解与运用;一个是单纯的记忆,一个是产生自己的见解。二者都很重要,但是明显又有着高低之分。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确定立意:

1.阐明“知识”的概念:何为“知”?何为“识”?“知”与“识”在当今时代的必要性如何?

2.对“知”与“识”关系的辩证分析:在信息高速更迭的时代背景下,“知”与“识”的关系如何?有没有先后高低之分?为什么?

最后,还要注意论证过程中不能忽略的几个要点,例如信息高速更迭的时代背景、“知”与“识”的辩证关系、对“知”与“识”概念的个性化理解等。比如有的同学在写作中指出,对于快速更新的知识要有选择性地接收,不要被信息焦虑裹挟,要提升掌握、分辨和扬弃信息的“识”的能力,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分数。

亮点

以澄明之心解知识焦虑

厦门大学附属中学高二陈妍言

聚焦现实问题,论证切中肯綮,论据丰富多样,贴合时代热点。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不断加速,人们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知识焦虑。(在准确把握材料重点的基础上,以相关热点“知识焦虑”引出议论,具有问题意识。)

无论是学者提出的“知识半衰期”理论,还是不久前登上热搜的青少年“量子波动速读”骗局,都极具典型性地体现了人们对知识更新速度的关注甚至恐慌———“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书怎么读也读不完。为了防止被时代与社会抛弃,许多人选择成为“吸尘器”,秋风扫落叶般地吸取自以为是养料的知识。也正是知识焦虑让无数家长前赴后继地投入,陷入为孩子找寻记忆捷径的误区。用尽全身力气盲目地追求知识,是知识焦虑导致的一种应激反应。

然而,当下这个知识再也学不完的环境,使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这似乎被长久忽略了的两问:究竟何为知识?知识对于人生又有何意义?(由“知识焦虑”展开思考,引出下文对知识意义的阐述。)

作家庆山在分享自己对高考、对读书的看法时曾说:“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心性教育。”何为“心性教育”?将“知识”拆解,“知”代表的是人们掌握的信息,而“识”代表的则是建立在“知”基础上的、对于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的感悟与见解。从一般意义上说,“知”是人人无差别的客观信息,而“识”是个性的、能动的主观能力,它涵盖了自律、意志、平衡能力、学习能力等精神品质的各个方面。心性教育培养的正是我们的“识”的能力。(借名人名言提出对“知”与“识”概念的理解,明确议论的方向。)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在对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做了数量可观的研究后,只用四周时间就完成了小说《长日留痕》的初稿。同样生活在知识焦虑的大环境下,他会担心自己脑中的知识赶不上时代的变化吗?面对这一问,他大概只会莞尔一笑。“知”是石黑一雄写作的基础,但“识”才是让他在知识加速更迭的当下成为一代巨匠的能力。中学阶段,那些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学霸”“学神”,他们卓尔不群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完备的知识体系。使他们超出众人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只是表象,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感知力、共情力等心性,才是立身的根本。(通过名人事例,再次阐述对“知”与“识”的理解,强调“识”的重要性。)

我坚信,停留在记忆层面的普遍意义上的知识,其作用必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被削弱。如果有一天,记忆芯片可以植入人脑,知识焦虑于刹那间便不复存在,但那些生活的能力、自律的能力、爱的能力、勇敢的能力……才是人类文明中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才是我们埋头读书、社会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毕竟,澄明的心性是没有半衰期的。

教师点评

文章由“知识焦虑”引出材料中的“知识半衰期”等话题,进而思考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本文聚焦当下的教育问题,分析根源,切中肯綮,颇有时评的味道。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阐述和分析不乏个性,“心性教育”“记忆芯片可以植入人脑”“澄明的心性是没有半衰期的”等语句让人眼前一亮。文章中的论据素材包括“量子波动速读”骗局、两位作家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未来信息技术对知识的冲击等,丰富多样,贴合热点,能够引起读者共鸣。(高良连)

亮点

循知而行,强识而立

厦门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张婷宇

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具有说服力。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如今我们已经来到了崭新的21世纪。当今时代,世界的知识体系正在飞速更新扩容。而在这信息爆炸的浪潮之中,有人选择“躺平”,最终被时代淘汰;有人则在汪洋学海中努力自持,逆风而行。吾辈当勇迎时代之变,随知识更新的步伐提升自我,方不枉为“新新青年”。(开篇从时代背景入手,提出勇迎时代之变、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面對知识焦虑,我们首先应该改变的是对待知识的态度。从前我们或许是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推动着前进,如今则应该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循知而行。有学者提出“知识半衰期”的说法,这意味着我们若不及时更新知识,便会逐渐落伍。是以,我们必须克服思想上与行动上的惰性,不断获取新知、充盈内心。对知识的敬畏以及谦逊的态度,则是我们踏出“获新知、拓眼界”这一步的重要前提。神舟十三号发射前,参与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曾在采访中提及自己虽已执行过多次航天任务,却仍审慎对待每次训练,不断吸取经验、拓展知识,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不断扩张的知识容器越来越难以被盛满,因此我们更须戒骄戒躁、永怀热情、虚心学习,这样才能永远走在发展的大道上。(本段紧扣材料中提到的“知识半衰期”,结合名人事例,从“知”的角度阐述“循知而行”的意义———静水流深,紧跟时代。)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日本百岁老人柴田丰出版诗集的新闻曾轰动一时,而令人震惊的除了她的年龄,还有其学诗、写诗的不同寻常的经历:这位老人竟然92岁才开始从事诗歌创作!纵然知识更新的节奏不断加快,但我们仍有机会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找准节奏,获得质的飞跃。一头扎入知识汪洋的确不容易,但若我们坚定意志,一定能够找到最恰当的姿势,乘风而行。(借名人事例重申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必要性,这是应对“知识半衰期”的不二捷径。)

保持量的积累之后,质的飞跃便成为必要。“由知而识,方为智慧。”我们要摒弃囫囵吞枣的学习方法,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认识。譬如当我们阅读《大卫·科波菲尔》时,理应从米考伯先生的不幸遭遇中悟得人生哲理:适度而不放纵。学习历史当以史为鉴,学习语言当将其作为交流的工具,学习技术当用于生产实践……每个专业都有其值得钻研之处,因此在习得新知之后,我们更要勤于思考,勿使其囿于粗浅。(“由知而识,方为智慧。”本段从知识的积累上升到理解与运用,强调“识”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鲁迅先生曾言:“真正的勇士,将更奋然前行。”我们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井喷的时代存活且不苟活。循知而行,强识而立,方可真正幸福地活,真正有意义地活。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由大时代背景引出话题———知识的定义:由“知”到“识”,缺一不可。文章没有停留在贬低“知”、拔高“识”的层面,而是提出要勇跟时代潮流,用最谦逊的态度、最坚定的意志去获取新知,进而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论证过程中能够结合当下社会背景、名人事例、名人名言等多个方面的素材,令文章更有说服力。(高良连)

猜你喜欢
半衰期心性新知
杨会勤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用道
居里夫人笔记仍具放射性还将持续1500年
如何成为管理时间的高手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
高中化学试题中的半衰期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