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洪流一过客

2022-05-10 11:39李明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嬴政洪流溥仪

李明

时光悠悠,历史在千年的流淌中汇成一道洪流。往事几经淘洗,只剩下残章断简,片语只言。那些历史中的过客被雨打风吹过,好像只给后人留下了模糊的背影。然而,他们也曾无比鲜活,如同你,如同我。

提起秦始皇,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在人们既有的印象里,秦始皇的形象正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中所写的,一派威武与豪迈之气。但是,历史上的他也曾经狼狈不堪,面对荆轲的刺杀时惊慌失措,再无半点儿帝王的威仪。

这两种形象迥然不同,给我们的想象留下了充足的空间:真正的秦始皇嬴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电影《荆轲刺秦王》中,导演塑造了一个与人们的既有印象截然不同的嬴政。影片中,嬴政的形象甚至可以用“丑陋”来形容。他怯懦猥琐、疯癫乖张,经常歇斯底里地大声喊叫。但与此同时,他的身上又有着王者的特质:胸怀大志、心狠手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初看之下,这样的形象或许令人难以接受。可是我们也应该记得,成就不世之功的秦始皇,也曾是一个寄人篱下、流落异乡甚至惨遭父亲抛弃的孩子。正如嬴政在剧中的台词:“我生下来就是人质,谁帮过我?赵人把口水吐在先王的脸上,马鞭抽在我的身上,那时秦人在哪儿?历代先君在哪儿?没有饮食,没有衣服,秦人给了我什么?”看到这里,我们便会觉得那些矛盾的特质出现在他身上,似乎无比顺理成章。

同样,这部电影的场景也并不精致,与现在的古装影视剧相比更显简陋粗糙。但是,那尘土飞扬的街市、昏暗压抑的宫殿,还有这位有些丑陋的秦始皇,或许才更接近历史真实。

真正的嬴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还原,而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以旁观者的角度,展示了中国最后一位封建王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

溥仪自小出生在贵族家庭,不记事时便在他人的安排下,莫名其妙地成了皇帝。从紫禁城到天津,从伪满洲国到监狱,他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中不断向前走,同时经历着挣扎、漂浮与时代的剧变。他亲身经历了那些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大事件,却又似乎和我们一样只是旁观者。

影片里的溥仪没有什么大智慧,眼界狭隘,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会犯厚此薄彼、欺软怕硬的毛病。看着看着,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他是一个皇帝,甚至会觉得他比紫禁城外的我们更加平凡。同样地,我们也时常会忘记,皇帝首先是一个人,之后才是皇帝。他面對着太多的选项,也在迷茫中做了一些昏庸、可耻的决定。在历史的洪流中、在人民的呼声中,他最终意识到,皇帝这个无法摆脱的身份,带给他的更多是无奈。

在整部电影的最后,年迈的溥仪买了一张故宫的门票,回到紫禁城的龙椅旁,放走了儿时的那只蛐蛐儿,这一幕似乎象征着他与自己一生的和解。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讲述了从1925年到1949年间,杨家三兄妹各自的生活与经历。从黄埔军校到北伐战争,再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电视机前的我们仿佛也走入了那一段峥嵘历史,和主角们一同成长。

这部电视剧的主角们身上糅合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经历,剧情的刻画也没有局限于宏大的历史进程,而是关注了他们每个人的生活和遭遇。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最坚定的革命者也有柔软的亲情,有古板却慈爱的父母、亲密的兄弟姐妹和琐碎的家务事。他们也有爱情,哪怕战火纷飞,哪怕最终天各一方,甚至天人永隔。他们也有痛苦,因为破碎的生活,因为沦丧的国土,因为残酷的战争。当然,他们更有理想,不会被时间、挫折和名利轻易改变。

在百年前风雨飘摇的中国,真正支撑起这个国家的并非一群生来无畏、无所不能的超人,而是一个个在经历了无数苦难、流血与牺牲之后,最终成长起来的奋斗者。剧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共勉———“理想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理想通过我而实现。”

猜你喜欢
嬴政洪流溥仪
刘毕新
可怜又可敬的嬴政
昙花一现的秦朝
前进,中国
图穷匕见
活在短视频“洪流”里的年轻人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未代皇帝的平民恋
末代皇帝的平民恋
吕不韦之死不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