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2022-05-12 10:03
中国报道 2022年5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深圳

徐豪

今年以来,乌克兰危机不断加深,新冠肺炎疫情“反扑”势头迅猛,导致外部风险挑战急剧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压力。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基础。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高于市场预期,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实现了“开门稳”。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今年2月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迅速蔓延,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我国防控工作面临武汉保卫战之后最为严峻的考验。尤其上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承载着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功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对中国和世界都无比重要。

张岩

由于工作原因,我曾经在深圳出差过较长一段时间,也得以对这座城市的日常面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在那之前也去过深圳数次,但是每次都是带着采访任务来去匆匆,停留时间较短,未能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性格。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深圳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走在深圳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青春洋溢、富有朝气的年轻面孔,让你一下子就感受到城市的生命力与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3年来,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深圳有效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积极提升深港澳市场一体化水平,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这座把创新基因融入血脉的城市,不仅是创新之城,也同时是人才之城。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深圳通过开辟引才绿色通道,探索港澳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让人才在深圳、在大湾区工作更便利。“能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内地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好年代,是一种福气,也有一种担当。”一位在深圳工作的香港人前几天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这样说。

陈珂

这个春天,被“清退令”挡在工地外的超龄农民工们,境地尤为尴尬。他们大多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富力强时背井离乡,一头扎身于我国城市化建设图景中。现在,到了退出的时候——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显示,接下来10年我国达到60岁退休线的农民工,大约7540万人。

他们中,大多数人回不去故乡,信奉“养儿防老”只是退路,又辗转于城市中的各大劳务市场寻找零工。农民工不会选择主动退出,最终原因指向他们的养老缺乏保障,“清退令”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刀切”执行则略显机械。

比直接“清退”更为暖心的举措或许可以有:工地上一些对体力、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继续向超龄农民工敞开,与此同时,政府促进工地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为农民工提供保险产品,比如要求企业强制为工人买人身保险,施工单位出台更多针对老年人的保护性措施等。

王哲

有没有几段荡气回肠的电影画面,在儿时的你脑中不断闪回?有没有几曲回音绕梁的音乐旋律,被少时的你循环播放?有没有几句慷慨激昂的歌词文字,被青年的你反复吟唱?它们都来自那个领风气之先的地方,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融汇几代人集体记忆的岭南文化,曾经激发起无数中国青年情感和文化的共情。

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3周年的时候,身在首都北京的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那片生生不息的热土。疫情反复来袭,并没有让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们失去创新创造的活力。每一天,大湾区里都会新增大量的科技创业企业,全世界的英才纷纷聚拢而来,国之重器在这里扎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上马,这是疫情环境下大湾区保持创新力的剪影之一。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傲立世界顶级湾区的潮头,完备的产业链条、丰厚的人才储备、庞大的消费市场、崭新的发展格局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在大湾区优良环境的孕育下,在我们的共同见证下,来自全球创业者们的梦想种子,在这里一步步发芽、开花、结果,走向丰收与荣耀。

张利娟

“读书是一件极好且极美的事,应该比美食之于人的诱惑更大一些。”这句话我一直深信不疑。因为疫情防控,五一假期前夕我们就被通知居家隔离。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女儿就感慨道:假期计划全部泡汤了,那就在家吃喝玩乐吧。

除了吃和玩,当然也少不了制定学习计划。但由于刚上一年级,课内知识相对简单,女儿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学校的配套练习。接下来做什么呢?读书吧。因为之前听过海伦·凯勒的故事,所以她最先选择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对大部头书籍,女儿还没有太多概念,一开始,读起来磕磕巴巴,不认识的字还要根据拼音拼读,可能是觉得枯燥,所以她读一会儿就想休息。但从第三章开始,她似乎找到了感觉,主动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还有成语都画了出来。知识就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沉迷于故事情节的她,在喊她吃饭时竟然说:“你们先吃吧,我看完这一章再吃。”

读完整本书,女儿做了总结:这本书讲的故事看似简单,但有很深的意义,虽然表面讲的是一个故事,但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还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邱慧

我的采访对象冉小姐是个斜杠青年。她拍摄视频,酷爱轻极限运动。她总是轻声细语,把自己的观察娓娓道来。交流中我得知,17岁之前,她在浙江成长,随后只身前往香港生活。她观察着近些年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变化。她见证了香港西九龙站的运营,也为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欢呼。

冉小姐在港生活12年,从青涩的学生成长为成熟的职场人。冉小姐告诉我,与此前外界流传的信息不同的是,年轻一代的“冉小姐”们会定期组织与香港青年的交流活动。她身边也有诸多香港青年选择前往大湾区内的城市工作。她会在周末时,用上15分钟的时间搭乘高铁,从香港来深圳福田看望朋友。这与她初至香港时迥异。

由于疫情再度来袭,为了开展工作,冉小姐选择暂居深圳。她把短时间的住所安在福田区西南部的下沙,隔着房间的窗户,能清晰地看到香港的一隅。她告诉我,她将在酷热的夏天来临之前,与未婚夫一道回香港完成领证仪式。尽管距离归期仍有一段时间,且两地仍有着严格的疫情防控管制,但她相信“这段艰难的时光很快会过去的”。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深圳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