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思政“四化”研究

2022-05-15 19:33贾松茂夏晖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四化课程思政

贾松茂 夏晖

摘要:在“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背景下,以“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为例,提出了思政元素多样化、思政设计一体化、思政融入无声化和思政建设体系化的课程思政“四化”研究,为士官学员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信息技术应用;四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是我校三年制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各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时代性强、受众面广,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因此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对培养学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信息素养非常重要。

一、思政元素多样化

找到恰當的思政点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对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来说,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一)德育元素

德育元素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习主席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也是挖掘思政元素的首要选择。立德树人就是培养有品德的人才,那么什么是德呢?所谓德,通常指道德、品德。我们经常混淆“德”与“才”的概念,把有才当作有德,这是非常不正确的。有关德与才的关系,司马光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也就是说教育学员做一个正直、公道的有德的人要比做一个有才的人更重要。

(二)价值引领作用

价值引领指引课程思政的方向。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以爱中国共产党、爱祖国、爱军队、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等为主线,引导、帮助学员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正确的三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要引导学员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环境中能站稳立场、明辨是非。

(三)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文化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当代的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学员的科学素养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但是科学文化素养不只是指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含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比如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学员的综合发展有重大意义,二者相互辅助,缺一不可[2]。

对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来说,可以融入的科学素养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辩证统一的科学思维、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提高学员正确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融入的人文素养有信息技术发展史、信息意识与社会责任及贝尔、图灵、香农、冯·诺依曼、高锟和王选等科学家探索求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动人事迹。

二、思政设计一体化

课程思政工作最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体现,因此课程思政也应该提前进行设计,否则就容易造成教学和思政“两张皮”的现象。思政设计不应该脱离教学内容单独进行,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区分整门课程和不同单元进行一体化整体设计。

(一)课程单元设计

课程单元设计又称课堂教学设计,这里的课程单元指一次课,一般为1至4个学时,教员的备课和授课一般都是按单元进行的。课程单元设计一般针对一次课的教学确定“如何教、如何学”的策略和原则,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课程思政设计也要结合授课内容,在思政目标、思政元素、导向要求、思政途径、授课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入点、思政预期成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设计。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般来说,一门课的各个单元(章节)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彼此有着一定的相互联系,比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因此整门课程的思政设计也需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找出各个单元的思政点,进行统一的优化整合。既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又要防止比重过大影响正常教学;既要兼顾课程特色突出思政重点,又要考虑思政元素的多样化。

对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来说,要尽可能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实践操作和职业道德进行一体化设计,将能力、知识、态度有机结合起来,将道德、素质、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将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起来[3]。

三、思政融入无声化

课程思政不是思政元素的简单罗列与堆砌,也不是对思政课程的照抄照搬,而是要自然地融入。要根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既要让课程变得生动鲜活,又要潜移默化地将观点植入学员脑中,让学员自然而然地接受,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4]。

(一)结合经典任务开展思政

目前,我校计算机课程是按照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教学的。在任务中加入思政的元素,让学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比如在制作建国70周年邮票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制作宣传展板时融入抗疫先进人物或者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事迹,在制作十字路口动画是融入交通安全教育等。

(二)结合时事政策开展思政

当今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要善于利用正在发生的实例开展教学,如伊朗军方领导人物苏莱曼尼被无人机刺杀、美国政府制裁中国7家超算实体公司和18所高等院、习主席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等等,通过对这些时事政策的分析,能较好的吸引学员眼球,激发学员兴趣,增强大局观和使命感。

(三)结合典型人物事迹开展思政

典型人物事迹对于塑造正确的三观具有较好的引领示范效果,在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中,可以结合内容引入科学家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报国强军热情。比如讲到汉字编码时介绍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当代毕昇”的王选院士,学习办公软件时介绍国产软件WPS创始人求伯君“一己之力对抗微软30年”的故事等等。

另外,还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开展思政活动,比如结合授课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计算机网络实习操作开展团队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等。

四、思政建设体系化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围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因此课程思政工作不僅仅是教员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部系落实推进、教员主体实施。

(一)领导重视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前提

学校党委要切实重视课程思政工作,把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当成阶段性中心任务来抓。要召开专门的党委议教议训会来领会课程思政工作的精神实质,形成学校进行课程思政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全面规划,层次推进,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特点,分类建设,确保统一性与差异性要求。各级领导结合听查课,实施课程思政课堂质量监控,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地落实、取得成效。

(二)各级协调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保障

教务部门根据学校党委指示,统筹安排部署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课程思政学习资料、制定课程思政计划目标、安排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工作;教学院(部)系根据教务部门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挖掘提炼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教学观摩、教学培训等活动;教研室要根据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设计和教材编写中进行体现,并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和试讲活动。教学督导组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督导检查,检查结果纳入课堂教学评价。各单位齐心协力、相互协调,共同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三)教员参与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基础

课程思政工作最终还要靠教员的课堂授课来实施,教员个人思政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课程思政工作的成效。首先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切身领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要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各项活动中去,而不是当成一种政治任务来被动的完成。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掌握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在教案编写、课件制作、实践操作等方面实现德育和智育的有机融合。第三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在学员的反馈与收获中得到验证,才能真正体会到落实这项工作的意义。所以广大教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结合,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思政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刘名望:高师院校《世界古代史》的教学现状与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1):122-124.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第43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4]冯燕茹,潘志安,贾琴琴.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切入点.教育教学论坛[J].2020年7月28期.61-62.

作者简介:

贾松茂,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基础部信息技术教研室副教授。

夏晖,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基础部信息技术教研室助教。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四化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探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电网运维中的应用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