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与秦观词风之浅见

2022-05-15 13:54邓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微云秦观柳永

邓阳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上,宋词是其中一段灿烂的篇章.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词人,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柳永与秦观就是北宋词坛上的名家,代表了当时婉约词派的较高成就,在词坛上享有很高声誉。秦观虽出自苏轼门下,却受柳永影响颇深,其词风格与柳词颇有相似之处,而尤以《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满庭芳·山抹微云》表现最甚。

两首词所表达的都是离情别绪,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哀愁,把那真挚,细腻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并有机地融入到写景状物之中.整首词清丽和婉,幽怨缠绵,使人读来回味无穷,颇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两词的上片均以写景为主,以各种景状来烘托一种悲愁的气氛。一个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个是“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日晚、阵雨、寒蝉的长鸣描绘出一种晚秋的氛围;而远山淡云、衰草接天,更是城郊深秋的景色。就在这凄清的秋色里,面对那即将来临的离别,词人显露出一种无奈的悲愁。“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兰舟已在催行,执手泪眼却只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征棹里一对恋人两情依依,难分难舍,令人柔肠寸断。

两词在驾驽文字方面都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仗工整精炼,绘景贴切。“云”抹在山上,“草”粘在天边,何等的清淡高远,萧瑟苍茫?而“寒蝉凄切”亦有如此之功效,在景中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悲感。词人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时,抒发了自己生平遭遇的不幸,流落江湖的感受。“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的黯淡心情传给了天容水色,前程未卜,千年的心愿,只能揉成片片残阳,融化于晓风残月的伤感之中。

当然,尽管两人的词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在一些具体方面亦是各有特色。

柳永善于铺叙、白描,对男女的相思肆意畅情,大胆而直露的进行描绘,绝少矫情掩饰之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抒胸臆,倾诉了对恋人的深挚感情;“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說”表达的更是一种伤感之情,一种离恨之感。而秦观则委婉含蓄得多,“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蓬莱旧事,回首已是过眼烟云,一切已成空幻,而词人那种感伤的情绪更在委婉的语调中显露出来,让人在纷纷的雾霭中感受到词人的痴心一片,引起心中强烈共鸣、慨叹。

无论是在景物描写还是抒情上,柳词都显得比秦词更加广阔深远。“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词人的感情如九天之水,倾泻而出,“沉沉暮霭”笼罩着“楚天”,更是一种情感如潮的悲壮场景。使人在不自禁中为词人真挚深厚的情感所捕捉,大有一洒伤心泪的凄楚。

另外,柳永喜欢大胆运用点染的艺术手法,使整首词显得精微入里,同时又有大胆泼墨之威;而秦观则善用典故,淡淡几笔,一种自然清丽的感觉已从字里行间显露出来,雅俗共赏,韵味悠长。

正如我前文所说,秦观因喜柳词,故受其影响较大,对柳词风格有一定承继性;然他毕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并不会因此而摒弃自己的风格。这样,在北宋词坛上,两人是各分秋色、各占春秋,成为北宋词坛的两朵奇葩,为后代文人所景仰。

猜你喜欢
微云秦观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柳七官人寻花问柳觅新词
资料上微云备份省心又安心
梦中题词
雷州遇苏轼
秦观拜师
微云网盘使用技巧三则
“云”中之事 微云一个就够
柳永的词
条条大路通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