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

2022-05-15 00:13李刚彭小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学形式自主学习

李刚 彭小平

摘要:传统的教学形式存在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忽视教学应用以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依赖性强等问题,满足不了当前的学生培养要求。在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从学习模式、氛围营造、角色转换等方面提出对策,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来设计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助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关键词:成果导向;自主学习;教学形式

一、引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深入各个行业,改变了各个行业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全面深入生活的信息科技。网络与大学教育相结合,形成以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为载体,进行跨时空内容传播的网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利用网络来取代教室进行线上教学,具有多样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全线上教学以其跨时空性、教学资源丰富性、教学方法灵活性、教学手段多样化等优势,丰富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

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途径。然而,通过近几年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观察,并没有预想中的好。究其原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因为学习途径的增多和学习资源的丰富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概念的提出已有六七十年,国内外均有研究,从概念界定到内涵发展,从理论探索到开拓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普遍较差,学习态度较为被动。他们习惯通过倾听获取知识,没有合理利用网络知识共享的优势,没有实现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同时,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没有深入的认识和实践,也没有认识到未来社会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所获得的知识的重视程度。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会松懈。他们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这种结果源于学生们在高中以前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学习习惯。

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需要有信息搜索、筛选、处理及吸收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现实情况是大学生们在信息搜索及处理上,没有充分锻炼,导致能力不足。大一新生一般才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入门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本的普及知识,只是简单地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会用网页,会进行简单的表格制作和文档编辑等,这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明显已经落后了。信息搜集和加工能力的欠缺会导致后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出现困难。

以上两方面是从学生角度来谈,教师同样也存在问题。传统教学中,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语言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时间长,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一味“填鸭式”教学,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不信任,加剧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性,使得学生缺乏自学实践活动,自学能力也更难以提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三、大学生自学能力提升途径

倡导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应时时刻刻考虑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从根本上解决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学习,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外实践活动中来。每个年级都有确定的课外实践活动目标,如大一的学生应积极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以通过项目,训练文档的写作能力。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了解项目的开题、执行与结题各个环节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好想法或者成果,可以发表文、申请专利和软著。大二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电路分析、模拟电路课程等,可以将竞赛方向确定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可以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临场应变能力。大三的学生继续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电子系统设计的课程,可以参加挑战杯等综合性和创新性较强的比赛,通过比赛全面提升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

营造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将讲台让给学生,促进学生以教促学。特别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从大一开始,老师要营造好一种良好的课外创新实践的氛围,充分应用往届的学长学姐们的传帮带作用,帮大一学生适应课外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到大一学生升级为大二学生时候,由于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模式,就比较容易按照上述学习路径学习下去。

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空闲时间,将其高效地运用起来,注重劳逸结合,但不能把过多时间都花费在娱乐上,应当学会控制自己。要意识到如今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督促自己不断学习,这样才不会被淘汰,才会不断进步,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灌输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四、结束语

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自主制定与规划学习目标、积极并有效使用学习方法以及主动监控与评估学习过程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剖析了大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从认知思维转变、角色互换、氛围营造、课外实践活动锻炼等方便介绍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方式,特别是如何有效监管自身学习过程方面,强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理念。每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在开始内容讲解之前,也应该基于课程特点与学生分享学习资源,给学生讲解学习方法,为后续自主学习打好良好基础。这些指导、交流和实践必将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福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角色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3).

[2]陈立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J].信息化教学研究,2021(8).

[3]张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J].人文之友,2019(12).

[4]龙晓云,樊维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教师角色研究[J].2021(02)4.

基金项目:教育部產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2207016)资助。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教学形式自主学习
高校概率统计课程OBE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计算机教育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