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2022-05-15 02:08黄庆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班主任

黄庆展

摘要:“心态”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每天都跟随着人,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础和灵魂,如果学生以快乐、向上、振奋、喜悦、活力和平静等積极情绪来面对学习,那么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学生向上的力量,会让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且克服。所以作为农村班主任,要以乐观的心态来感染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向上的班级文化,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

前言:

积极心理学作为目前人类较为完善的心理测量依据和标准,通过人的乐观心态,来促进人类潜能和自信、美德等优秀的精神特质。在初中时期利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班级管理,能够解决学生青春期的叛逆问题,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和管理下实现学习进步。并且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水平,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出现的消极态度

(一)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下,思维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强,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也有很多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都很差。这样会使一些学生觉得学习很困难,慢慢就会失去学习各学科的兴趣,逐渐变成学困学生。初中学科知识除了相对抽象外,另一个特点是术语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会逐渐减弱,直到他们最终完全放弃学习,消极的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学习的信心受挫

初中学生学困主要是没有信心学习各学科,学习中缺乏自信,这些学生不敢大胆尝试、大胆提问,害怕被老师批评或同学嘲笑而失去学习机会。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很低,最终选择放弃学习,厌恶学习。我们国家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以训斥的方式对待学生。这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要是他们在学习上出了点小差错,老师就要批评他们,那学生的信心将严重受挫,学习主动性将被逐渐抹杀,慢慢就会不敢表达,成绩越来越差,学生心理也会受到伤害。

二、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一)班主任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班主任要将学生放在工作优先地位来进行学生管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状态。首先,在班主任工作中会遇到和学生产生分歧和矛盾的现象,此时就要求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主体,包容学生,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学生。教师还要注意在进行班主任工作时要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巧妙地避免冲突的发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得到思想和心理层面上的教化。同时,班主任管理和学生的生活以及个人心理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进行工作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生活情况,分析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实现有针对性地精准的管理教育。

(二)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团结和谐的班集体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利于建设和谐良好的班风。班风的建设就和学生心理环境相关联,拥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其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也会随之提高,这就是集体的作用。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积极心理学管理的推进。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教师不能沿用传统的师生关系相处模式,对学生居高临下地指责批评,应该要主动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新型的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另外,还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班主任管理方式为突破口,构建融洽的课堂氛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水平[1]。

(三)通过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作为班主任,更要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创造友善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级文化是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优良的道德品质、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学习竞争意识,班级才能更好发展。初中时期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更需要一种班级文化和班级信念来坚定学习目标和道德追求。这时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发挥带头作用,打造班级文化,提升班级信念,增强班级凝聚力。例如班主任可以向全班征集班级口号、班级的班歌等来增强班级文化,另外还可以让班上的同学选取一句名言警句来当座右铭,不仅能让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塑造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2]。

(四)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初中作为课业十分繁重的阶段,学生又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因为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小事而怀疑自我,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养成畸形的性格。另外,对于学生的生活中的问题,班主任也要尽力去关心去引导,很多道德品质发生巨大问题的学生,都是原生家庭产生问题,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乏,在学习上又遇到了巨大挫折,最终导致他们误入歧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提升自我的心理水平,并且丰富生活内涵,调整心理状态[3]。所以班主任作为亦师亦友的角色,更应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并帮助解决,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

(五)多对学生开展赏识教育

我们所说的赏识教育,就是欣赏和赞美教育。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正确行为,表扬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需要纠正。重视学生行为表现,给予积极鼓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向上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活动参与兴趣。通过营造环境和开展活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体验,通过积极鼓励和适当提醒,让学生知道采取什么行动。欣赏教育的本质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应以过去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而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以发展观来看待学生。好好对待他们,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更有学习信念。通过赏识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又能保护他们的成长才能,创造一个新的人格发展的舞台。

(六)优化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不仅能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意识,还可以让其成功教育的喜悦,优化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管理作用。教师要注意考察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能力的方方面面,发掘学生在学生学习中的创新点和闪光点,发布形成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有些时候尽管学生已经展开了大段的学习活动,但是还是没有领悟,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在意知识理解的结果。教师要让学生得到真实发展性的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我提升的空间,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

结语:

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班主任管理是一个长期且需要循循善诱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在意识层面和管理方式上不断摸索和钻研。其主要要求就是教师要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面临的问题,以积极的心理态度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4]。

参考文献:

[1]魏传传.倾听,班主任的最佳"蓄电"方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班主任专业发展路径的研究[J].新校园,2022(1):2.

[2]顾高玲.应用积极心理学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摭探[J].成才之路,2021(28):2.

[3]张习忠.浅谈积极心理学与初中班主任工作的融合[J].2021.

[4]樊晓薇.不忘初心,幸福前行——谈"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5(2):2.50792258-F948-476C-AD10-11612DD7CB50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