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艺术建设新思考

2022-05-16 14:25何泽萍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乡村振兴教育

摘要:公共艺术是一种能够放置于公共场所,符合公共利益的艺术形式。在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推进的今天,乡村仍然面临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经济激活等多项问题。公共艺术能推进乡村艺术文化发展,重视生态与发展契合关系,并且融合多元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要在厘清乡村振兴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艺术赋能,重视公共艺术建设,重塑公共艺术建设新态势,让公共艺术的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进行。

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艺术;教育;艺术赋能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当今社会仍然存在一些顽疾,如新旧文化交替。一方面,在新潮文化的冲击下,乡村的艺术文化开始落寞;另一方面,乡村原有的艺术文化输出方式老旧,得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使得乡村艺术文化的落寞呈现出恶性循环的趋势。可观的经济数据是衡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容易顾此失彼。公共艺术的介入是激活乡村艺术文化的一次可行尝试,将这种带有公共特性的文化传播方式运用于乡村振兴中,能够随着意识的传达,带动生态环境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更能激活乡村活力,唤醒乡村内部文化基因,建成文明乡村。

1 问题的提出

1.1 艺术文化传播受阻

艺术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意识形态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精神活动与其他产品。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推动社会建设,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乡村固有文化发展不充分、新兴文化传播不到位的问题。传统文化被大多数年轻人认为是不入流或难以接受的,因此对传统艺术文化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导致乡村艺术文化传承断层。多数年轻人更青睐新奇的现代流行文化,但是这种新兴文化泥沙俱下,精华与糟粕并无标准,总是因人而异,使得传播到本土的新兴文化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畸形化。乡村艺术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有缺陷,仅靠传统被动的方式已经无法完全覆盖乡村,更不要说走出乡村,因此出现了乡村艺术文化的“出”“入”困境。

1.2 自然生态保护不佳

目前在乡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大量耕地退化。一方面,从中国农村目前的情况來看,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这种发展观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这种小农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在家族中传承,从而导致个人主义蔓延,“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在乡村仍然屡见不鲜,缺少公共性的生态保护意识。缺少有效的意识传播方式,农民在生态保护意识上的淡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乡村振兴的发展或因速度的考量,或因绩效的直接考察,可能会出现牺牲生态利益满足发展需求的现象,导致乡村出现发展瓶颈或变相发展的情况。

1.3 多元经济发展陷入瓶颈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传统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无法突破固有产业营销模式或者营销无任何吸引力;再者,由于产业传承的古老模式无法吸引年轻人,年轻劳动力逐渐减少。乡村经济面貌单一化对外面市场的吸引力不足,从而迎来乡土中国面临的围城问题——“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因此,无论是劳动力的不足还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衡量乡村发展的直接指标是直观的经济数据,种种问题都直接体现在乡村经济发展数据上。

2 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重要性强调

公共艺术能起到艺术赋能的作用,如公众在面对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时,他们不限于探讨作品的艺术性,而是考虑自己的权利能否到满足[1]。乡村公共艺术的建设将从文化、生态、经济方面为乡村振兴助力。

2.1 传递文化力量,提升人文素养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开放性能更好地展示乡土艺术文化。文化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其特有价值在不同主体之间共享,且文化在功能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秩序,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高度契合。艺术家创造艺术品,不仅能给大众带来艺术品本身,还会为大众展现更多主流思想,因为艺术本身也是价值观念融合的产物。新奇的视角不仅是对乡村文化传播的主体性建设的弥补,吸引年轻人投身乡村公共艺术的建设,更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乡村艺术文化,挖掘乡村特有艺术文化,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因此,艺术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载体,在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的环节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2.2 重视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建设依循生态文明是重中之重,有利于改变过去人们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的不当行为。公共艺术符合公共利益,是公共精神得以表达的载体,能够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具。而且公共艺术本身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其设计遵循艺术设计基本原理,能够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寻求与环境契合的最佳设计方案,将生态理念融入艺术能渗透到观者的欣赏习惯、艺术消费中。另外,在原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保理念,从外部推动观者对生态的重视,能让观者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听到艺术的弦外之音,从而发挥教育的功能。

2.3 融合多元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艺术建设本身会带来“美”,也能提升对经济的吸引力。艺术能够以其特有的形式增强文化的可视性,在凸显本地文化的同时引入新的资源,使当地知名度不断提升,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关注度与曝光度成正比,会有更多流量循迹而来。在这个流量社会,通过艺术形式吸引更多平台,在乡村振兴战略施行过程中聚集更多社会资源与发展力量,为网红直播、企业加盟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能使当地的农产品、旅游项目、特色乡土艺术品等走出固有的本土市场,在更开放的市场上转换乡村单一产业结构,重塑乡村经济格局,推进经济发展。

3 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项好的艺术在装点了某个地方的同时,也反向推动了这个地方的发展。同理可证,若将公共艺术与乡村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在原始状态的基础上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通过艺术相结合,能使外界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这块土地,明白看起来过时的乡村文化也有独特的韵味和无限的魅力。公共艺术建设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好的范例:世界上最早为公共艺术立法的国家是美国,其历史发展久远,已有超过350个公共艺术规划;而日本的越后妻有则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重塑乡村格局,成为日本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一个交通闭塞的乡村联合各地知名的艺术家,对该地进行公共艺术创作,秉持互动性原则与记忆性原则,保留与继承文化,使原本衰退的乡村通过艺术发展获得了超过35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我国本土也开始尝试通过公共艺术改变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例如,四川省达州毕城村实施的“花田艺绘计划”,通过艺术家的参与及在地创造,融合本土传统文化元素,采用卷帘门彩绘、微景营造以及对公共空间的景观化处理等艺术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文化审美意识和生活体验感受,逐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构成了功能性和装饰性相融合的民间艺术发展格局。无独有偶,在甘肃省天水石节子村,艺术家们将村庄建设成为具有体验感的“美术馆”,将村里的13户人家建设成13个艺术分馆。在这里,乡村文化通过公共艺术得以表达,不仅实现了文化自信的提升,同时也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能力。乡村公共艺术的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公共艺术建设对乡村振兴是一次颇具可行性的尝试,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利器。

4 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多元性构建

公共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过是被转换为在公共空间中创建的艺术,公共性是其特有属性。这种艺术符合公共利益,是为大众服务的、高度符合公共利益的一门艺术。公共利益虽然在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内部必然伴随着复杂性。基于此,公共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来自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动及不同主体间的利益碰撞。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若为了完整分析、切实发挥公共艺术的价值,重塑公共艺术的建设格局便不能只关注其单一面向。在传统已有的公共艺术表达的基础上,有必要结合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强调数字技术的运用与特色文化的润色,保证乡村公共艺术创作有序进行。生态理念的贯彻将保证数字性与特色性持续发挥作用,共同构建多元特性的乡村公共艺术。

4.1 数字性:运用新兴智能技术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开创新局面,对乡村文化产业进行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一环[2]。传统的公共艺术表达包括雕塑、墙画涂鸦,多以塑料、金属、泥土、木料等材料表现,在一定的时间里具有固定性、单一性以及被动性,无法实现艺术效率的提升。一种艺术理念局限于一件艺术作品的展现,视觉效果上呈现单一性,无法产生预期的吸引力。

运用智能技术如加设智能显示器,不仅可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也可以使公共艺术与自然融合,观者可以选择性观看,查阅当地特有文化信息,包括艺术理念与该理念下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实现艺术理念的不同角度展现。此外,还可通过智能技术,打造交互式的公共艺术。热敏、光敏、触感等技术的运用将突破艺术的单一视觉观感,观者可以从多方位感受并与该公共艺术品互动。新技术不仅能够起到更好的表达作用,而且具有新鲜感,能够转变人们对乡村落后的固有印象,凸显乡村的时代特点,提升乡村对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吸引力。

4.2 特色性:传承特色民风民俗

从公共艺术的内涵塑造上来说,公共艺术的建设理应以各个地方的独特历史文化为导向,以各個地方的资源禀赋为基础,使优势特色资源得到有序充分的开发,使优势特色产业能够迎来新的市场环境,实现做大做强的目的,实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乡村旅游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公共艺术作为艺术本身,理应具有独创性。一方面,乡村是地域综合体,其本身的自然、经济、文化独具风格,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另一方面,每个乡村都有其不同的民风民俗,观念习俗不同,承继的传统也不尽相同,由此产生了属于这片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若以其为切入点,便能赋予其与众不同的意义,让这些公共艺术品更具特色。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包括建筑、历史典故、风味食品,具有不同属性的特色资源将赋予公共艺术不一样的吸引力。

4.3 生态性:秉持可持续发展

从乡村振兴出发,乡村振兴并不在于一时的发展,其要实现数字性与特色性持续发光发热,公共艺术的建设当以生态理念为主要考量。自然的构成是万事万物的构成[3]。一方面,在公共艺术创作的耗材上,设计者当采用绿色环保的原材料,利用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进行创作,如岩石、河流、植被,或者其他构筑物,也包括其他无物理形态的自然条件——气候特征和大气形象,辅助表现该艺术作品。这种地景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人与自然互动的艺术形式的重要性,从而使观者对生态环保产生共鸣,达到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终极目标。因此,从地景艺术出发,为维护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生态性,艺术创作的耗材也好,艺术创作的空间利用也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实践性生态理念,并贯彻执行生态环保理念。

综上,在传统公共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应运用数字技术,更新完善公共艺术的表达。当公共艺术介入新农村建设时,要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不可将艺术元素随意植入,而要把艺术品放在村街、田头等合适的公共空间中,以美化村落环境,使乡村传统文化事业活起来[4]。

5 结语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由乡村主导的,这正表明中国乡村本身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华文化的艺术根脉理应以乡土文明为圭臬,借助公共艺术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承。知名的公共画家孙振华先生曾说,人类的艺术正在实现公共美术的大跨步,在新公共美术阶段,任何作品都将作为公共产业,专注于为人民群众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艺术将借助自身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利用数字智能信息技术,融合农村固有的美术文化特征,引导和开发多样化的乡村产品。这在一定意义上对维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以及推动农村多元经济融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莎琳·多伊奇.艺术与公共空间:民主问题[J].社会文本,1992(33):34-53.

[2] 李宁,李玲.文化产业视角下的乡村振兴研究[J].人文天下,2018(11):48-54.

[3] 张继强,张乘风.建筑与园林中设计形式的美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8-119.

[4] 李雷.公共艺术与乡土文化自信的重建[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32(1):81-85.

作者简介:何泽萍(1997—),女,福建莆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乡村振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