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实施策略

2022-05-16 20:38景爱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奥尔夫实施策略幼儿园

景爱萍

摘 要: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将语言、律动、游戏、节奏等紧密结合,是看得见、听得到、能感受的音乐,主张亲近自然,源自生活,鼓励孩子们亲自参与对音乐的体验、感受、理解、体悟。本文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2-0016-04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Orff's "Original Music" in Kindergarten

JING Aiping (Kindergarten in Shand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Orff's "original music" education closely combines language, rhythm, game, rhythm, etc. It is music that can be seen, heard, and felt. It advocates being close to nature, originating from life, and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personally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ce, feeling,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ation of music.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Orff's "original music" in kindergarten from six aspects.

【Keywords】Kindergarten; Orff's "original mus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一是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发展现状。目前,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部分教师以音乐能力为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忽视对幼儿艺术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对重点内容的突破;教学环节只停留在感知体验,缺乏创造环节等,忽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和年龄特点。二是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开发策略。根据具体的幼儿园课程和本地资源设计开发,我们确定了“总体规划、科学分析→建立计划、明确思路→实施研究、反馈提炼→实践验证、完善方案→总结提升、推广应用”五步发展思路,实现活动内容的“生活性”、学习方式的“操作性”、内容呈现的“直观性”、活动效果的“游戏性”,初步构建了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园本化教育课程。三是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团队构建。我们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建构与积累,委派教师积极赴外学习,创新“七步教学法”,邀请权威专家导师来园培训。积极开展互联网互动交流,利用“云”服务平台,资源共享、联片教研,扩展奥尔夫音乐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质量。四是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创新开展。我们将奥尔夫音乐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以幼为本,在早操、环创、原材料、生活活动、日常教学等方面不断践行奥尔夫,优化幼儿园保教质量。五是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网络助力。借助网络技术传递音乐信息、感受音乐魅力,理解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大胆创编的特点,学习乐曲节奏、旋律、强弱等,帮助幼儿理解“原本性音乐”的内涵。六是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协同发展。建设网站,开设奥尔夫“原本性音乐”专栏,搭建家园共享网络平台与姊妹园交流延伸拓展奥尔夫,彰显这一课程旺盛的生命力。

1.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发展现状

音乐对0~6岁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智慧的提升有着关键的影响,但目前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部分教师以音乐能力为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忽视对幼儿艺术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对重点内容的突破;教学环节只停留在感知体验,缺乏创造环节等,忽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和年龄特点。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不是引导幼儿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重在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和轻松愉快的参与体验,这与《纲要》《指南》精神异曲同工,因此国内很多幼儿园都在学习并尝试开展奥尔夫“原本性音乐”,但因教学结构、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地域特点等,各园在挖掘理解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方面各有侧重,水平参差不齐,园本化发展道路更是异常崎岖,经多方调查、讨论,我们认为“引进理念—吸收精华—园本实践—充实内涵”,摸索一条符合我园实际的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园本化实践之路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但奧尔夫“原本性音乐”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引进国外的内容和模式,适合园本特色、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甚至与国粹结合的内容比较少,因此我们从幼儿园实践着手,将多种元素融合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在贴近实际的园本化活动中帮助幼儿感受音乐魅力,体验理解音乐内涵,同时提升幼儿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怀。

2.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开发策略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课堂中,音乐不再是简单的节奏和旋律,还与儿歌、童谣、舞蹈、节奏、戏剧表演、游戏等密切联系。孩子们可以聆听和识别特定的声源,想象日常生活中周围发出的不同声音,并获得审美的情趣和享受,孩子们的认知、理解、想象、交往能力均得到了发展。我们积极探索并推动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实施,根据具体的幼儿园课程和本地资源设计开发,确定了“总体规划、科学分析→建立计划、明确思路→实施研究、反馈提炼→实践验证、完善方案→总结提升、推广应用”五步发展思路,实现活动内容的“生活性”、学习方式的“操作性”、内容呈现的“直观性”、活动效果的“游戏性”,初步构建了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课程。在开展“原本性音乐”的同时,园内音乐教研组每周定时、定点集中备课,一边学习奥尔夫空中云课堂内容,一边根据我园幼儿实际水平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同时积极委派教师参加德、英、韩外教大师班国内面授,感受外国教育专家风格迥异的“原本性音乐”教学与奥尔夫音乐灵动、有趣的课堂,并将外教专家培训的翻转课堂实录带回来反复学习研究,汲取精华、学以致用,领会教育精髓。我们还通过听取专家网络讲座、观看工作坊现场直播、学习网络优秀“原本性音乐”活动案例,与北京乐蓓儿总部、四川入园训讲师、兰州新区实验幼儿园音乐特长的专家们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实时互动,及时请教有困惑的问题,与专家畅通联系、网络互动、指导点评,不断提升幼儿活动质量。

3.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团队构建

(1)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建构与积累

根据研究目标,阅读培训专家和教授的论著,充分了解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即兴演奏的特征,了解了它民族化、大众参与的综合特点,掌握了其亲自参与、诉诸感性、从当地文化和从儿童出发,回归人本音乐艺术教育原则,重视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关注对孩子内心音乐艺术修养启蒙开发的特点。

(2)权威专家促进发展

第一,积极赴外学习,参加国外专家,诸如德、英、韩等国家来华面授培训班,亲自到现场观摩学习各具特色的国内外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专家课堂教学,以及各种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且有趣的培训活动,带回来自世界各地的权威专家的相关讲座和课堂录像,科学研究并将其整合。第二,引入学习北京乐蓓儿教育集团的科研成果,充分消化和吸收其独特的创新方法“七步教学法”。第三,邀请权威专家导师来园培训,学习新思想新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对园本性音乐的选择、活动的设计、游戏的组合、乐器的搭配等,有安排、有计划、稳步推进实践研究,帮助老师们逐渐形成“学习借鉴-理解理论-实践活动-科学研究-创新创造”实践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教师教学、组织、协调、研究等综合能力。第四,实践、开发奥尔夫“原本性音乐”与中国国粹、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相融合的内容,并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丰实教育内涵,形成园本特色。

(3)互联网上互动交流

第一,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云”服务平台,观看权威专家的互联网专题讲座和现场研讨会,学习优秀“原本性音乐”活动课程以及云教育平台的相关内容。第二,利用在线教学空间,将每位教师的优质教学资源提交共享,互相借鉴,扩展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科学研究。第三,积极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开展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网络联片教研,通过“提出问题-交流碰撞-达成共识-付诸实践-不断完善”的主题研讨模式,与姐妹园一起取长补短,互促共进,打造魅力课堂,交流碰撞共享。同时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大家将优质资源上传共享,在借鉴学习中扩展“原本性音乐”内容与方法、拓宽实施途径,增强研究实效。

(4)实践研究构建课程资源库

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协助教师完成基础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相互转化和促进,正确指导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和个人行为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根据所有年龄段儿童的实际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并根据活动主题设计问题,沟通交流,达成实践计划,每周定期执行,集中备课,并定量分析,召集研讨会,逐步建立了奥尔夫音乐课程内容资源库。

4.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创新开展

(1)在早操活动中充分体验奥尔夫

我们将奥尔夫“原本性音乐”艺术教育和早操结合起来,以便孩子在音乐和动作的熏陶感染下,感受到旋律、节奏和动作的美,促进了孩子的体育锻炼和相处能力的发展。在大班选取动感强烈、节奏明快的《猜拳歌》,在合作游戏中锻炼幼儿快速反应能力;中班选取简短欢快清晰的《布谷鸟》,以使他们的双手和大脑都能感受到演奏音乐的乐趣;小班则选取有趣而神奇的《棒棒糖》,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做游戏中体验乐曲的强弱快慢变化,在步行、奔跑、跳跃、爬行、翻滚中加入适宜的音乐,使早操活动更加丰富有趣,同时提高了孩子们早操锻炼的价值。

(2)在环境创设中积极参与奥尔夫

我们因地制宜,创设美观多样、富有变化和儿童情调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各项主题活动。在相对独立的室内空间(例如过道和公共区域)中创设奥尔夫音乐区域,或者独立设置“奥尔夫音乐室”,以便音乐区域中的孩子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而不会妨碍其他孩子。我们与孩子们讨论布置艺术的环境,关注孩子们的创造力,灵活利用天花板、墙壁、走廊、地板来进行精致的设计,逐步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3)在丰富材料中不断拓展奥尔夫

我们购买了必需的音响、电脑、非洲鼓、木琴等乐器,还有纱巾、折扇、手帕、服装、彩球、木棍、彩带、呼啦圈等器械;彩色音符、五线谱、十六宫格、还有小型表演舞台等都可以作为装饰,又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例如自制的沙锤,小瓶,甚至锅碗瓢盆勺筷叉等厨房用具,也用来演奏音樂情景表演。此外还设置了物品标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取放习惯。

(4)在生活活动中巧妙渗透奥尔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要合理,每一个环节都要尽量衔接自然,减少不必要的共同行动和过渡环节,降低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第一,结合奥尔夫音乐,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环节,如饮水、用餐、起床等,让音乐成为生活环节的指令。如:整合幼儿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和习惯,在用餐时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以增进食欲;从梦中醒来时播放欢快音乐,振奋精神;孩子们刷牙、漱口、洗手时播放相应音乐增强爱好,培养节奏在轻松自然的音乐暗示性指令下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平时教师在说儿歌、童谣时有意识加入拍手、跺脚等节奏练习,户外开展《跳房子》《红绿灯》等游戏时边唱歌边玩耍,渐渐地“原本性音乐”与语言、动作、游戏等自然相融,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5)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开展奥尔夫

第一,我们把奥尔夫音乐作为幼儿园课程的艺术教育特色,安排在常规教学中,每周二、四两天下午都会举办具有不同主题的奥尔夫音乐活动:击鼓、体操球、小乐队排演、音乐绘本剧、非洲鼓表演,融合民族节日和传统节日的奥尔夫音乐活动等。第二,为了让内容更接近儿童日常生活实际,具有“文化融合”特征,教师还适当地结合了传统戏曲、武术、皮影戏、儿歌、泥塑、陶艺制作、艺术绘画、民间游戏等,结合相关服饰、游戏道具,逐步走出一条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发展传承、自主创新的路子,使大量的孩子可以根据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去体验奥尔夫音乐,启蒙孩子的音乐天性。

5.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网络助力

(1)多渠道传递音乐信息,感受音乐魅力

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我们要激发幼儿对“原本性音乐”的兴趣,首先要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给孩子提供不同风格、乃至不同国家的音乐。不同风格与文化背景的音乐,有的优美抒情,有的铿锵有力,有的轻快活泼,有的柔和忧伤,为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理解音乐,我们运用互联网技术把相应的语言、图片、动画、声像资料,生动形象、直觀高效的展现在幼儿面前,将优美、抒情、悦耳的音乐传送到幼儿的耳朵里,同时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共同感知,将丰富具体的音乐信息以多渠道的方式传递给幼儿,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意境与内涵,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2)多角度理解音乐特点,大胆创编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为增强幼儿节奏感,我们采用“回声法”“身体节奏”“自然乐器”等让幼儿边游戏边学习节奏,甚至加入一些道具,让节奏活动更有趣。如:带领幼儿创编击鼓体操球,利用网络资源,让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国,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饮食、民族等,增强幼儿自豪感,并播放中国富有青春气息、动感十足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拿着鼓棒、围着体操球融入中国元素进行大胆创编,最后大家在富有中国特色的多媒体背景前完整合乐表演,体验创编的快乐。同时,为拓展击鼓体操球的创编思路,引导幼儿了解新西兰、德国等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播放该国家富有特色的动感音乐,辅以纱巾、假发、眼罩等增强幼儿创编击鼓体操球的兴趣,形式丰富、变化多样的击鼓体操球节目孕育而生。网络信息技术不但巧妙帮助幼儿欣赏、感受了不同国家的音乐,还让幼儿在击鼓体操球的节奏创编中大胆表现,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质。

(3)全方位学习乐曲结构,轻松突破重难点

很多幼儿教师在奥尔夫音乐欣赏教学中,都会带领幼儿简单感知乐曲的情绪、表现的内容,很少有老师会涉及到乐曲结构分析,但我们知道,乐曲结构的感知是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可以通过故事、动作、图谱等帮助幼儿学习,引导幼儿用乐于接受的方式感受,对幼儿理解、表现音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做了大量的摸索与实践,发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巧妙的解决这一难题。如:《喜洋洋》是一首欢快活泼的乐曲,为ABA’三段体结构形式,每一乐段又分为四个乐句,这么难懂的乐曲结构幼儿肯定不易理解,初步欣赏完乐曲后,结合即将到来的新年,我们就制作演示PPT,用红绸带(A)-饺子(B)-黄绸带(A’)表示三段体结构,每一乐句的句首相应物品就随乐舞动,这么形象的演示,让幼儿一下子就掌握了乐曲结构,甚至还可以进行新的创编与展示,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力和表现力。

6.幼儿园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协同发展

(1)建设网站,促进家园沟通

我们知道家园联手合作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奥尔夫音乐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曾经的家园交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网络开设一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交流途径迫在眉睫。结合时代要求,我园创设了幼儿园网站,构建了一条将幼儿园和幼儿家庭连接起来的“高速路”,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专栏中,开设“每日听听”“精彩课堂”“亲子专栏”“快乐互动”等小栏目,播放适合孩子的古典或流行音乐;展示精彩的幼儿活动视频、照片;向家长宣传“原本性音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性,定期进行网络直播,通过听取专家讲座、观看视频分享等在线与家长们交流沟通,帮助广大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解决教育困惑;与家长网络互动,鼓励家长及时将好的资源、孩子的表现、亲子互动精彩瞬间上传相应栏目,并定期颁奖公示,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配合”,打通家园沟通渠道,充实家园活动形式,提高家园合作效率,从而提升家园合作的质量。

(2)搭建家园共享平台实施奥尔夫

第一,教师调动家长,请家长配合做辅导员,组织多次奥尔夫音乐家园同乐活动,如:邀请家长观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报名参加奥尔夫亲子音乐会、举办奥尔夫音乐沙龙、观摩“七步教学法”等。第二,建设了奥尔夫音乐网站,播放适合孩子的经典音乐或流行歌曲、展示精彩的孩子们的活动视频和照片、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父母之间的相互合作方式等,将“原本性音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与家长进行在线互动、在留言板上留言,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到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魅力。

(3)姊妹园交流延伸拓展奥尔夫

第一,鼓励教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科学研究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进行实践,完成总结并建立课程内容数据库。第二,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研学方法,在县域内“联盟发展园”“结对帮扶园”进行实践应用和推广辐射,采取来园观摩学习、专题讲座交流、教学观摩研讨等方式,展示奥尔夫“原本性音乐”课程魅力。

7.结语

总之,游戏般的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活动重在参与,乐在体验。我们积极创设机会和条件,家园合作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用肢体去感受音乐,用心灵去触摸音乐,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在合作中表现音乐,尽情感受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内涵,助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释放童真、绽放童趣、展现个性,幸福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丹.奥尔夫音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园本化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86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奥尔夫实施策略幼儿园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爱“上”幼儿园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想念幼儿园
探索艺术综合的无限可能
幼儿园私家菜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