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网民社会信任形成的影响机理

2022-05-16 23:20李燕丽
公关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官媒网络媒体网民

摘要:本文对社媒时代网民社会信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社会满意度、媒体使用与社会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满意度、媒体使用与社会信任之间显著相关,其中社会满意度是影响社会信任的最强变量,满意度越高,社会信任越高。网络媒体时代,不存在非官媒信息增量影响主流话语的情形。

关键词:社会信任,网民

网络舆情是舆情在网络空间中的表现,是网民围绕中介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通过网络媒体表达出来的公共意见[2]。其中,网民对社会信任的认可和支持程度,是网络舆情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国际声望。

随着网络媒体勃兴和传媒技术赋能,当人人麦克风时代来临时,网络媒体不仅是言论自由的舞台,也是舆情集散地。多元信息传播是否增加了网民的社会满意度,是否对社会信任构成了威胁?网络媒体使用、社会满意度及社会信任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发展的命题。

一、研究假设

随着我国媒体融合不断深入,网络媒体类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为主的官媒(OM),第二种为以新浪、腾讯等为代表的商业媒体,和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这类我们统称为非官方媒体(NOM)。在我国,官媒担负着舆论引导的政治功能,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而非官媒体的信息更加多元化,这有可能会对官媒舆论引导起到干扰作用,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0:社会满意度与社会信任没有相关性;

H20:网民的媒体接触行为与社会信任之间没有相关性;

H11:社会满意度与社会信任显著相关;

H21:网民接触媒体频率越高,社会信任未必越高;

二、样本说明与概念操作化

1.样本说明

本次研究数据库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公开的最新调查数据。2017年共收集2379份样本,主要为“问卷网”用户,关于通过网络来进行市场调查所获得数据的可信度问题,马得勇教授已进行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样本中,男女比例为51.2:48.8,年龄上,35岁以下网民占比58.6%,其中25岁以下占比24.2%,35岁以上占比41.4,其中50岁以上占比为6.9;网民区域分布上来看,小城市以上占比为93%,其中特大城市、大城市、省会城市占比达52.4%。

2.概念操作化

在本文中,主要包含的概念有社会满意度、网络媒体使用与社会信任。

(1)社会满意度

社会满意度,通过问题“您对目前社会满意吗?”来进行分析,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反映网民的基本态度。

(2)网络媒体使用

对网络媒体使用情况的测量,通过统计网民“通过哪些渠道来获取时政类消息和评论?频率如何?”来实现。由于官媒和非官媒性质不同,传播内容倾向性存在差别,对于网民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本文分别进行统计。官媒维度主要有两种:M1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的时政分析报道(含微博及微信公众号);M2政务类门户网站、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发的新闻(如中纪委网站)。非官媒测量维度包括:M3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等商业门户网站;M4微信朋友圈、QQ群等熟人朋友;M5 Twitter、Facebook、BBC等外媒;M6天涯社区、凯迪社区、铁血社区等专业论坛或网站;M7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闻聚合客户端;M8新浪微博、非官方的微信公众号、荔枝电台等自媒体平台。

(3)社会信任

社会信任涉及的议题比较广泛,网民对每种议题的态度、情绪未必一致[3]。为此,本文选取与社会信任有关的8个机构进行观测。社会信任可以看作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过程形成的一种理性化的交往态度,是基于对自己的安全考虑和行为结果的预期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心理[4]。具体来说,通过观测网民对区县政府,乡镇政府,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所在工作单位/公司,慈善机构、新闻媒体、保险公司、医院等机构的评价。信任程度分“完全不信任”、“不太信任”、“比较信任”、“非常信任”、“不好说”、“不适用”六级。

三、数据预处理

为了使显著性检验方便操作,本文对于“官方网络媒体使用”、“非官方网络媒体使用”以及“社会信任”的李克特量表统计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应用SPSS的数据转换中的”计算标量”功能对于官媒的两个维度,非官媒的六个维度,社会信任的六个测量维度进行计算,形成“官媒使用维度”、“非官媒使用维度”、“社会信任维度”变量。

四、媒体使用、社会满意度及社会信任分析

1.基本状况

(1)网民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对网民“主要通过哪些渠道来获取时政类消息和评论?频率如何?”的统计结果如表一。从中可知,网民获取时政类信息的主要渠道為商业媒体、熟人社交圈、新闻聚合类媒体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经常使用和几乎每天都使用的人数比例位居前四,分别为71.75%、71.42%、63.39%、57.71%。排在第五和第六位的为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及政务类网站。网媒时代,非官方媒体超过官方媒体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媒打破了传媒资源的垄断性,解决了信息时代到来之后,人民参与传播的欲望与媒体资源的垄断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受众的媒体接近和使用权。

(2)社会满意状况

通过对“你对目前社会现状满意吗?”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网民对于社会现状满意度较高,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人数达1394人,占比为58.2%,持模棱两可态度的有690人,占比为29%。仍有12.8%的网民对目前的社会现状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3)网民对于社会信任的支持程度

社会信任相关机构的支持程度如表3所示,從中得出,网民对于政府机关支持程度普遍较高。8个机构中,支持率最高的是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完全信任、比较信任、非常信任总共占比达77.9%。对保险公司、慈善机构的信任度较低,这可能归因于,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中,关于这几个机构的负面新闻比较多,影响了其组织形象和社会认同。根据格伯纳的培养理论,网民越是接触哪类新闻,就越倾向于认为真实的世界是哪类情形。

2.社会满意度、媒体使用与公众舆论倾向性相关性分析

对社会满意度(SS)、官媒使用(OMU)、非官媒使用(NOMU)、社会信任(GA)变量分别进行双因素相关系数t检验,结果如矩阵表4。从中可以看到,四个变量之间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社会满意度、官媒使用、非官媒使用与社会信任都有显著正相关,本文拒绝零假设。社会满意度与社会信任相关性最强,其次为官媒使用,再次是非官媒使用。这也许是因为:

(1)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以社会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任,社会满意度越高,政府目标实现度越好,反之,社会信任度越高,政策执行效果越好,社会满意度则越高。

(2)官方媒体作为政府机构的耳目喉舌,以实现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为首要职责,所以相对于以经营目标为首要目标的非官方媒体来说,与政府联系更紧密。

(3)非官方媒体虽然与社会信任的相关性最低,但也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网民通过非官媒体获取多元化信息,并不会对舆论引导带来干扰,消弭主流声音,影响他们对社会信任的支持。除此之外,官媒使用、非官媒使用与社会满意度之间也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网络媒体的便捷性,和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极大降低了网民生活成本,促使媒体使用、社会满意度与社会信任支持之间的正向相关。

五、结论

文章以社会信任支持为切入点,探讨了社会满意度、媒体使用对于社会信任的影响。网媒时代,官媒和非官媒对社会信任话语支持程度的影响是复杂的。非官媒的接触,并未对政府机构社会信任形成负面影响。但社媒时代,随着网民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网民信息来源更趋多元化,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效果可能会受到威胁和挑战。媒体议程能否进入到公众议程,与网民对于整个社会的满意度相关。所以,基层政府及其他公益机构等,也要提高行政管理职能和危机公关能力,让广大人民有更多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要获得良好的组织形象和社会认同。当然,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不仅仅来自于媒体使用和社会满意度,可能还与网民的政治意识、既有政治倾向性、人格心理、教育程度等等相关。本文只探讨了社会信任的支持度,其他方面的并未触及,希望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去探索。

PR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社交网络舆情多方主体演化博弈研究”(编号:2020SJA2300)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3]魏丽萍.网络舆情形成机制的进化博弈论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 20(06): 第29-38+110页.

[2]马得勇 王丽娜.社会信任倾向如何形成?——对网民政治支持的实证分析. 探索, 2016(06): 第33-44页.

[4]白春阳, 安文军. 社会信任的涵义及其分析维度[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8(1):6.

(作者简介:李燕丽,南京传媒学院副教授,从事舆情研究)

(责任编辑:李雪威)

猜你喜欢
官媒网络媒体网民
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策略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官方媒体融合新闻下的转型之路
论中国古代的官媒制度
商业新闻
有感“网民节”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2.9亿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
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