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测绘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2022-05-16 09:52付志涛陈思静李梓谦
关键词:南亚理工大学东南亚

付志涛,聂 韩,陈思静,李梓谦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思路[1];2015年3月,在国家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了“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及我国的立场和合作的框架[2],同年10月《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文件中提出让中国标准“走出去”,要求发挥地缘优势、语言文化和特色产业优势,全方位开展特色标准化合作[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了云南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打造基于东盟的合作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打通云南通向世界的大门[4].同时云南作为联动全国、贯通南亚东南亚的门户,也要把握政策利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云南地区经济发展迈入一个新阶段.人才培养正是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关键一环,而高等教育是培养“一带一路”所需人才的强大助力.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要扩大人才交流,培养大批“一带一路”急需人才,互学互鉴,携手促进沿线各国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5].

云南省高等教育资源与全国相比,明显不足,已然成为云南省的短板和弱项所在.云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被称为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双子星,云南大学以民族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学科闻名,早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热潮中,并致力于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作为其优势和特色.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在云南省工科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在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南亚东南亚等重要国际及区域合作机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继续努力深化拓展教育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云南省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目标下[6],每一个学科都发挥优势,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为了把昆明理工大学的工科优势展现于国际舞台上,促进测绘学科国际深度融合与发展,以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为例,首先分析国内外测绘学科的现状,思考 “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的国际化提出改革的方向.

1 国内外测绘学科的发展现状

德国科学家赫尔默特早在1880年对测绘学科进行了定义:测绘学科为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也是一个应用服务型的学科,被广泛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其中以工程建设最为典型[7].20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引入3S等技术,测绘学科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目前形成了以武汉大学为首的测绘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测绘类院校已遍布全国.其中,武汉大学作为全国测绘学科领头羊地处我国的中心,中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等分布于武汉大学周围,西南片区测绘学科以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拥有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旨在建立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地处我国西南边界,是我国测绘学科从西南大门走向南亚东南亚,通往全世界的关键地理位置节点.昆明理工大学的测绘学科在1954年就开始设立了测量专业,1972年在矿山测量方面开始招收专科生,并在1978年正式设立了工程测量本科专业,在1999年改名为测绘工程,2011年测绘科学技术一级硕士点,2018年一级博士点,2020年10月获批云南省测绘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昆明理工大学也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大落差等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开展高原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高等教育如何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发挥高等教育的引领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获得了广泛关注.在此之前许多学者都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做了诸多研究,陈岳等人[10]在以深化地区国别研究推动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中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吕婧[13]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与缅甸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研究中从跨境合作、管理与制度、合作经费、平台与联盟等内容与要素角度中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与缅甸高等教育的合作模式及对策;郑腊香等[17]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跨学科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模式探索中指出跨学科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问题与对策;陈海燕[18]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指出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赵晋平等[20]在日本的大学国际化人才战略分析对日本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分析后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建议;屈廖健等[8]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中从3个层面分析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综上所述,上述研究都是以国家全局为落脚点,缺乏个性化建议与对策,而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从昆明理工大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昆明理工大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测绘学科的问题与挑战,从昆明理工大学层面对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启示与建议.昆明理工大学作为云南省工科领域的带头人和先行者,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以云南省为依托,让高等教育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走出去”,助力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发挥昆明理工大学在国际舞台上的枢纽桥梁作用.

2 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改革的思考

2.1 存在的困境

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并完善,在此过程中,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共同构建了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8].然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对外合作交流力度不足、区域覆盖不全面、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我国西南区域云南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在人才培养的双边交流合作、市场导向、学校组织结构等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为例,就如何“走在前”“走得稳”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思路.文中的问题分析及启示建议的框架图如图1所示、问题的具体分析详见第(2)节、启示建议详见第(3)节.

2.2 问题分析

2.2.1 对外合作交流力度不足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求学,研究生比例为13.47%[9].云南每年“走出去”的国内学生远少于来华留学生.2016年以来教育部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区域教育[5],人才培养逐渐走向国际化趋势.然而,昆明理工大学“一带一路”对外合作交流明显不足,究其原因:①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门户,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接壤,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文化多彩多样,民族种类众多,在“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66个国家的40多种官方语言中,国内目前只有20种[10],更不用说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非官方语言,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仍主要提供以英语、法语为主的教学,少见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专门语言教学课程,人才培养“走出去”必须具备的非通用语言能力及国际化视野不够.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风俗习惯、测绘法律法规、管理法规等测绘学科相关领域的针对性教学则更少.②云南依托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开展了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如“南亚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和“印度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等[11],其中昆明理工大学都只是处于参与的层面,反观云南其他高校,以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为代表的云南高校,与缅甸高校仰光大学以及其他南亚东南亚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框架,在合作办学、教师互派、国际项目、学术交流等部分都深度合作.然而昆明理工大学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远远不够,需要提供更多双方面对面交流互动机会,以促进进一步的实质合作.

图1 问题分析及启示建议框架图

2.2.2 缺乏综合型技术人才培养

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产生于高校、政府、企业、市场间的广泛融合,从2012年提出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平台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研究领域为节点的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培养结构.在人才培养的纵向层次设置了跨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培养层次,但部分专业领域只专注于所属领域的学科知识,缺乏专业领域之间的横向跨度,忽略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综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就云南的高等教育而言,沿用单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需求.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云南积极投入南亚东南亚的市场,对外投资在全国排第16位,在西部排第2位,其中在投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和供应业、建筑业、医药业等占大部分[12].但南亚东南亚国家在人才培养能力、地域差异、人才市场需求等与我国差异都很大.就人才培养能力讲,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缅甸从1920年建立仰光大学,但经历了1988年政府军上台,数10年的政局不稳定导致缅甸的高等教育日渐消微.从1962年高等教育由英语教学改为母语教学,缅甸的高等教育被完全摧毁,教育水准一落千丈[13],而老挝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较少,测绘技术人员十分短缺,基础测绘不完善,测绘领域的综合型人才需求很大.从地域差异来看,老挝属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有非常丰富的矿藏资源[14].从人才市场需求来看,2013—2017年燃料出口(原油、天然气)比重中缅甸处于燃料出口比重的榜首(详见图2),但缅甸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却不足以支撑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人才需求;2013—2017年矿物和金属占货物出口的比重中老挝每年的矿物和金属货物出品同样占货物出口很大的比重(详见图3),而老挝经济基础薄弱,针对测绘、采矿和冶金的人才培养能力明显不足,导致综合技术型人才缺口大.[15]

面对南亚东南亚在测绘综合技术型人才缺口大的现实需求,昆明理工大学在对外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都不够与时俱进.以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在2016—2018年期间的毕业生达到219人,但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局限于国内的国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详见表1),并未涉及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

图2 南亚东南亚燃料出口所占的比重 图3 南亚东南亚矿物和金属出口所占的比重

表1 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南亚东南亚人才市场需求与昆明理工大学培养人才去向相悖的原因是计划培养人才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计划培养人才与培养人才需求不匹配是缺乏对南亚东南亚的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市场需求的挖掘,缺乏以市场为导向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创新,南亚东南亚地区需要的是适用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尤其是需要多种专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混合的综合型人才.而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教学内容传统,培养模式单一,造成了综合型技术人才培养规模不足和产学研一体化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2.2.3 学校组织结构固化

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针对性.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国家政策大局,各高校的培养方案主要由学院、系独自完成编制,没有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学校发展规划等层面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也缺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必须得按照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学习,不能按照个人喜好、个人未来发展规划个性化选择培养方案,不利于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教师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关键因素,而教师组织结构固化限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教师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候补骨干力量不足,教学课程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传统,过于基础,缺乏新兴的专业知识,更没有与“一带一路”甚至国内的社会需求结合.同学院教师的外语学科趋于相同,缺乏小国和小区域语言的教学.教师组织结构固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从根本上限制了培养方案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针对培养南亚东南亚测绘学科专项语言课程也较难实现.

当前我国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受到多层次的原因影响,其中跨学科人才主体的归属问题是综合型技术人才培养最主要的矛盾.现已存在的传统跨学科培养模式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跨学院专业选修课”[16]和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外语+专业”[17],但它们都呈现碎片化的形式,导致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不牢固,从而形成学广而不精的局面,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同样存在着传统跨专业选课的问题,跨专业培养的学生归属仍为原单位,在学生和教师的管理体制、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案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学院、人事处等统筹解决跨学科培养的矛盾.

2.3 启示与建议

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虽历经了66年的变革,但“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与挑战.文中将从学校总体方针、学校课程改革、学校组织改革3个层面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改革的启示与建议.

2.3.1 学校总体方针层面: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多维度多层次“走出去”

“一带一路”区域政策对高等院校“走出去”具有导向作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构建了云南为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整体布局[4],云南的高等教育应该紧跟“一带一路”的潮流以南亚东南亚人才市场为导向多维度多层次的“走出去”.昆明理工大学更应该通过挖掘南亚东南亚人才市场来实现自身教育国际化助推云南高等教育“走出去”.

1) 挖掘南亚东南亚人才市场 高等院校对“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从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整体布局入手,以国家整体布局区域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的区位优势,学科专业特色,确立高等院校“一带一路”战略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方针政策.昆明理工大学位于西南地区边陲,与南亚东南亚接壤,以云南作为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整体布局为契机,昆明理工大学应该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能做什么”“如何培养有用的人”以及在政策驱动下“培养的人可能会去哪里”几个层面思考[18],以南亚东南亚人才市场为导向多维度多层次的实现人才输出.

2) 实现自身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走出去”需从根本出发,构建教师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营造国际化的氛围.同时,以南亚东南亚人才市场为导向.“一带一路”需要的是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高水平综合技术人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营造自身国际化氛围来提高自身教育国际化正是应有之义.如引进南亚东南亚项目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教师来缓解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教师组织结构固化的燃眉之急,以及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和联合培养的人才规模、开展多种类和多层次的外语教学、学术交流论坛、国际合作项目、专家研讨会、学术沙龙、知名专家学者讲座、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来营造国际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可通过加大国内教师学生出国交流学习的力度,如对出国教师学生进行专项补助;开设南亚东南亚测绘等领域专业术语教学,如柬埔寨语、缅甸语、泰语、老挝语等;开设南亚东南亚测绘法律法规、管理法规教学,如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测绘标准等;依托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中国-南太平洋岛屿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对外合作平台组织测绘学科的南亚东南亚交流会议和高峰论坛.

2.3.2 学校课程改革层面: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元化的创新教学

1) 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教学 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现在专业领域之间的横向跨度以及非专业领域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目前,测绘生产专业领域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地质资源勘测、房地产土木、金属矿、煤矿、油气开采等行业深度融合,但我国高等教育的测绘学科教学还受制于多种因素难以实现.在非专业领域测绘学科与国际关系、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等方面的融合深度远远不够,以至于培养的人才难以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化建设.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必须突破学科、学制等限制,从企业视角了解国际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内容,如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定向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班,如与油气储运工程、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土木工程、选矿工程等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同时与昆明理工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院、国际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课程学生互换、学分互认,推动教师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2) 多元化创新教学 多元化创新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学相辅相成,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多元创新来完善和巩固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成效,保障多学科融合教学能落到实处.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教学内容单一,需要从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和教师开展新兴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2个层面出发,来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如从企业引入高层次工程师进行项目经验教学、减少传统测量实践的教学实践而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项目进程中、与企业达成教学合作基地、项目合作基地,从而调节实践环节与“一带一路”社会生产脱节的趋势[16].教师与校企注重基础的同时联合开展新兴技术的教学,如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移动定位、物联网、无人机测图、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机器人、CORS系统、智慧城市、防灾减灾、智慧交通、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教学,并运用“雨课堂”、智慧树、慕课等现代化手段让学生进行PPT汇报、小组讨论等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2.3.3 学校组织改革层面: 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组织结构

1) 构建特定人才培养的组织结构 由院系单独制定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国际环境,因此必须有专门的组织结构负责统筹全局,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组织结构来打破传统的学院学科壁垒.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立丝绸之路学院,以当时环境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土木工程、道路和桥梁等工程技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型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石油、资源、地质工程等几个与国家建设相关的专业单独定向培养并成立学院,2014年已派出500多人,2015年增至800人以上投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19].昆明理工大学也需整合资源,统筹组织结构,以南亚东南亚问题为导向,建立南亚东南亚特定组织结构进行人才培养,缓解学生和教师的管理体制不方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不系统、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案不全面等难题.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构建专门组织结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学校-学院-系-学生“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体系,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流培养,培养不同层级的人才种类;优化就业指导中心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扩大海外企业的对接工作,组织开展海外招聘会,让“走出去”的学生无后顾之忧.

2) 设立南亚东南亚国际事务所 早在2013年日本高校就在中国、东南亚和美国开设431所事务所[20],南亚东南亚国际事务所可以加大学校在地方的宣传力度,吸纳优质人才来昆明理工大学学习,加强与海外大学的教育合作.昆明理工大学可通过开设南亚东南亚国际事务所,供全国各专业使用,以展现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的工科底蕴和我国工科领域的教育水平,为昆明理工大学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搭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政治互信、文化互通的桥梁.

3 结语

文中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存在对外合作交流力度不足、缺乏综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学校组织结构固化等问题,从总体方针层面、课程改革层面、学校组织结构三个层面对昆明理工大学测绘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新型国际化人才是“一带一路”对我国教育模式的新挑战,每个学校需要根据学校的区位优势,专业特点,从长远角度出发根据国家的整体方针政策制定适合自身特色标签的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南亚理工大学东南亚
昆明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南亚》教学设计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repairs of the Kariba Dam
山推成功拓宽南亚销售渠道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共享
“9.11”事件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