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景矿8128 综采面进风巷锚杆支护参数研究与试验

2022-05-16 07:29潘智虎
山东煤炭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风巷新景规格

潘智虎

(山西新景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我国煤矿以地下开采为主,需要掘进大量的巷道,每年长度已超过了2 万km,保证服务期内巷道的稳定是保证煤矿安全开采的关键因素之一[1-2]。针对地下巷道围岩控制问题,国内外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和试验,形成了悬吊、组合梁、压缩拱等理论,指导了巷道支护设计。大量工程实践表明了锚杆支护具有支护效果好、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煤矿巷道支护中[3-5]。本文以新景矿8128 综采面进风巷生产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建立试验巷道锚杆预应力计算模型,分析不同支护参数对锚杆预应力分布影响规律,开发新景矿8128 综采面进风巷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与参数,并进行工业性试验。

1 工程概况

新景矿8128 综采面位于+525 m 水平8#煤北翼采区,工作面地面标高850~1042 m,工作面标高520~556 m,埋藏深度为336~506 m。工作面东侧、西侧分别为8127 工作面、8129 工作面,南与北翼采区大巷相连。工作面开采8#煤层,煤层平均厚度2.94 m,煤层结构为0.28(0.15)1.15(0.37)0.99,煤层倾角2°~10°,平均倾角6°。工作面老顶为厚度6.65 m 的灰白色中粒砂岩,硅质胶结;直接顶为厚度8.08 m 的黑色泥岩,常相变为砂质泥岩;直接底为厚度1.87 m 的灰黑色砂质泥岩。根据生产地质条件以及巷道服务需求,设计8128 综采面进风巷为矩形断面,掘进宽度5.2 m,掘进高度3.0 m。试验巷道采掘工程平面图如图1。

图1 试验巷道采掘工程平面图

2 支护参数对锚杆预应力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针对8128 综采面进风巷生产地质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巷道锚杆预应力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支护参数对锚杆预应力分布影响规律。

(1)锚杆预紧力

图2 给出了不同锚杆预紧力下预应力分布云图。可以看出:随着锚杆预紧力增加,锚杆形成的压应力范围和集中程度显著增加,当预紧力大于20 kN时,单个锚杆形成的压应力叠加形成压应力拱形结构,有利于巷道围岩控制,因此,确定试验巷道锚杆预紧力应不低于20 kN。

图2 不同锚杆预紧力下预应力分布云图

(2)锚杆长度

由图3 可知,锚杆长度增加,压应力范围增加,压应力集中程度减小,因此锚杆长度并非越长越好,确定试验巷道锚杆长度为2.0 m 为宜。

图3 不同锚杆长度下预应力分布云图

(3)锚杆密度

由图4 可知,锚杆密度较小时(间距较大),锚杆形成的压应力范围相对独立。随着锚杆密度的增加,形成的压应力出现叠加,有利于形成整体的锚杆支护,可实现巷道围岩的稳定控制。因此,确定试验巷道锚杆间距应不大于0.9 m 为宜。

图4 不同锚杆密度下预应力分布云图

3 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与参数

基于8128 综采面进风巷生产地质条件、支护参数对锚杆预应力分布影响规律分析,开发新景矿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图5 为试验巷道支护断面图,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图5 巷道支护断面图(mm)

(1)顶板支护:顶板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顶板采用规格Φ20 mm×2000 mm、钢号500 的高强螺纹钢锚杆,每排布置6 根,间排距设计0.9 m,锚杆配套规格150 mm×150 mm×10 mm、承载能力大于210 kN 的拱形垫片,并配ck2330 型、z2350型锚固剂各1 支,预紧扭矩300 N·m,锚杆采用规格280 mm×4 mm×4800 mm 的W 钢带连接。锚索采用规格Ф17.8 mm×5200 mm、结构1×7 的钢绞线,每排布置2 根,间排距设计1.8 m,配套规格300 mm×300 mm×16 mm、承载能力大于210 kN的拱形托盘,配1 支ck2330 型、3 支z2350 型锚固剂。金属网采用10#铁丝编制的经纬网双层网,网片规格5.6 m×1.0 m。

(2)帮部支护:帮部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采用规格Φ20 mm×2000 mm、钢号500 的高强螺纹钢锚杆,每排布置3 根,间距设计1.0 m,排距设计0.9 m,锚杆配套150 mm×150 mm×10 mm、承载能力大于210 kN 的拱形垫片和规格280 mm×4 mm×460 mm 的W 钢带,并配ck2330 型、z2350型锚固剂各1 支,预紧扭矩300 N·m。锚索采用规格Φ17.8 mm×4200 mm、结构1×7 的钢绞线,每排布置2 根,间排距设计1.8 m,配套规格300 mm×300 mm×16 mm、承载能力大于210 kN 的拱形托盘,配1 支ck2330 型、2 支z2350 型锚固剂。金属网采用10#铁丝编制的经纬网双层网,网片规格2.8 m×1.0 m。

4 现场试验

将开发的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应用于8128 综采面进风巷,同时采用十字测试法监测巷道变形(布置固定长400 mm 的木桩作为观测基点,如图6)。图7 为8128 综采面进风巷掘进后围岩变形曲线图。由图7 可知,距巷道掘进头0~100 m 范围内围岩变形量相对较大,围岩变形速度相对较快;距掘进头100 m 时巷道采煤帮移近量约120~130 mm,煤柱帮移近量约100~110 mm,顶板移近量约165~180 mm,底板移近量约75~85 mm;距掘进头100 m 范围外,巷道移近速度逐渐减缓。巷道围岩稳定后,巷道采煤帮移近量约155~165 mm,煤柱帮移近量约135~160 mm,顶板移近量约200~210 mm,底板移近量约100~110 mm。整体看,8128 综采面进风巷围岩变形量均可控,同时现场未发现巷道大变形现象,证明了8128 综采面进风巷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及参数的合理性。

图6 围岩变形监测测站布置(mm)

图7 围岩变形曲线图

5 结语

以8128 综采面进风巷生产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试验巷道锚杆预应力计算模型,分析不同支护参数对锚杆预应力分布影响规律,开发8128综采面进风巷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与参数,并进行工业性试验。巷道掘进稳定后,其采煤帮移近量约155~165 mm,煤柱帮移近量约135~160 mm,顶板移近量约200~210 mm,底板移近量约100~110 mm。整体看,围岩变形量均可控,证明了8128 综采面进风巷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及参数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风巷新景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T.T.Pilates新景中心店
闭月羞花
千里求师
古村新景
风电新景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期间通风系统调整技术实践
顶板裂隙带与上隅角瓦斯抽采实践研究
Y型通风综采面运巷与风巷合理配风比研究
朔州新景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