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程万里

2022-05-19 05:46李心丽
清明 2022年3期
关键词:拓跋护工

李心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山西女作家协会副主席,近年来在《当代》《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大字版》选载。曾获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雁门杯”优秀小说奖、都市小说佳作奖。著有长篇小说《师范女生》《命运的魔方》,中短篇小说集《棉花在棉被里盛开》《流年》《迷藏》。

春天,拓跋岭一天天暖了,桃树杏树还不见绿叶,花骨朵就爬满了枝头,远山近川,到处看到一片嫩绿。在吕梁山的腹地,这满目的苍翠和生机让人感到一种生长的力量。这力量潜藏在某一个地方,这生长的欲望和春天一样,让人充满了热爱。

麻春连出门的时候,看到了门上的这副对联:岁月不忘读书声,十年寒窗今日成。读完上下联后,她又读了一遍横批:鹏程万里。自从除夕贴上这副对联,每次进出的时候,她都会把这几行字读一遍。年前书法家来拓跋岭送文化年货,按照她的愿望,书法家给她现编了一副对联。儿子那时刚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她希望儿子考上理想的学校继续深造。书法家略微思考了一下,就给她写了这副对联。写完之后,她赶紧从书法家手中接了过来,铺在村委党员活动室的桌子上晾干。隔壁谢春花家养猪,书法家按谢春花的愿望写了一副对联:节日生财猪拱户,新春纳福鹊登梅,猪事如意。谢春花与她一样,守在自己的对联旁,生怕被别人拿错了,因为这对联寄托了自己的愿望,所以显得格外珍贵。

书法家都是从县里来的,这几年,年年来拓跋岭村送文化下乡。每到这一天,村委大院就显得异常热闹。这两年与书法家渐渐熟了,村里人便会说出各自的愿望,让书法家现场给他们编,觉得意思与自己想的合拍,就让写出来。过年的时候,走村串巷,你会在拓跋岭村看到一次没有组织的对联大展览。许多人围在一起,特别是那些回家过春节的人,认真地读上面的内容,读了再仔细品一下其中的意思,饶有兴味的讨论一番。这样的对联大展览,让拓跋岭村的人爱上了文化,他们都觉得书法家编得内容浅显易懂,就像麻春连家的对联,任谁看了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因村小撤并,村里没有学校了,孩子们都去了镇里的中心校,但拓跋岭村重视教育的风气依然非常盛行。这种风气之下,麻春连的儿子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女儿在市里上高中,学习也很拔尖,麻春连便成为村里许多人羡慕的对象。麻春连不仅头脑好,而且家教好,管理孩子有方。假期里,麻春連的孩子们经常帮助麻春连夫妇干活,所以连同麻春连的两个孩子,也成为村里人口中的模范。

年前,村委主任贺双元来他们家,动员他们开一家农家乐,说拓跋岭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重点村了,村里对乡村发展做了很好的规划。麻春连还没说话,她家掌柜的贺卫明说话了,好的,好的,已经看到村里的动静了。出门在外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趁这次回来,好好合计合计。贺双元说下一步乡村振兴,国家会有很大的投资,就是要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来创业,你们是能人,文化人,干什么都能成,回来可以给其他人做个示范。贺卫明说我们再合计合计。

麻春连夫妇都在从事护理行业,丈夫贺卫明这几年一直在北京一家医院做护工,麻春连在市里做月嫂。贺卫明已经连续护理了好几位病重的老人,刚刚护理完一位,就被介绍给下一位。因为工作敬业,不怕吃苦,媒体还采访报道过他。麻春连做月嫂也是出了名的,他们不知道金牌是什么级别,但在月嫂行业,她已经被称为金牌月嫂了。往往这一家的月子还没有坐完,接二连三的订单就等着她了。只要有合适的档期,对方会赶紧预付定金。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家庭收入非常可观,唯一的缺憾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年里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相聚,只能在空闲时,两个人在视频上见见,互相通报彼此的情况。

做月嫂一个月工作二十六天,工资七千元,这是他们市里的工资水平;与麻春连一个班的姐妹,去了省城和省外的,工资都比这个高;到了南方大城市的,工资更高,有的都上两万了。麻春连起初去过北京,做了几个月,接到市里一家产妇的订单,就回来了。回来后订单没有断过,就一直留在市里。女儿在市里上高中,这样她照顾起女儿也方便些。

因为疫情影响,贺卫明推了几个订单。贺卫明比麻春连辛苦,在医院里陪护重症病人,作息不规律,意外状况多,有时候整晚整晚不能休息,要及时处理突发状况。这些人都已走在人生边上,贺卫明陪伴他们最后一段路程。麻春连不同,新生的孩子,年轻的产妇,一个生命新的开端,虽然也有突发状况,遇到产妇不下奶的,婴儿有小毛病的,或者乳房结块的,黄疸的,生活秩序会被打乱,但也只是暂时的。通常照顾产妇和新生儿休息之后,她也可以安心地睡觉,半夜里她会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需求,但通常不会耽搁太久。

两人在完全不同的环境,贺卫明见识的是老去,离别,麻春连见识的是开端,希望。这几年的时间,两人增长了不少见识,对人生也有了许多感触。因为职业的需要,他们考了各种资格证,营养师证、护工证、母婴护理证等,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也做了一番规划,护理行业需求大,他们就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他们曾计划等把儿子和女儿供出来之后,再做别的打算,但麻春连没想到贺卫明对贺双元的提议现在就有了反应,她知道丈夫已经有了新的想法了。

贺卫明这几年在外打拼,确实像变了一个人,变得充满了行动力。贺双元走后,他带麻春连去看村前新修的那座建筑,麻春连说大冷天的,看这个有什么用?贺卫明说以前只在大城市里才能见到这样的建筑,现在咱们村里就看到这样的建筑了,你不觉得心里激动吗?

天气确实有些冷,呼呼的冷风从旷野里刮过,四周光秃秃的。这座被叫做乡村会客厅的建筑是木质结构,按皇冠的形状设计的,那批河北工人刚刚停工,回去过年了,后续工程要等来年再进行。麻春连之前路过的时候只是远远看了一下,近距离看还是第一次。将来这里会有不同的区划,村史馆、读书屋、会客厅、咖啡馆、活动室、演播室,功能很齐全,这要在以前,没有从拓跋岭走出去时,她对这样的乡村会客厅没有任何认知,现在,在外闯荡几年之后,这个建筑对她的意义非同寻常了,拓跋岭仿佛也非同寻常了。

年后就盖房,贺卫明说,我听说来咱们这儿旅游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了,我们这几年在城市里打拼,了解城市人的喜好,说不定会成功。麻春连看到贺卫明一脸笃定的神情,知道他已经在心里拿准了主意。

村子附近一直有良好的植被和牧场,以前没有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也经常有人来这儿观光旅游。附近有森林,有草甸,有天然水库,后来修建了民俗街,客流量更多了。这两年举办实景剧、音乐喷泉,也是为了挖掘乡村旅游的资源。有远见的人修建了康养中心,说靠着洁净的空气就赚到钱了,据说生意不错。

贺卫明决定之后,就开始着手筹备,落实修建房屋的一应物资,并把他的设想讲给麻春连。他们家的院子大,东西长二十七米,南北宽十九米,他计划在院子下方起一座三层楼房,侧面修一个大的厨房和客厅。去年村里供上了电暖,家里取暖问题得到了解决,不用像以前一样烧锅炉了。

他做了一下预算,主体修建就得二十万,装修和各种设施要配备齐全,还得二十万。这样大的修建,会把他们这几年的积蓄全部花光。麻春连担心赚不了钱,说积蓄都花光让她心里没底。贺卫明说即使不搞乡村旅游,他们也应该把房子漂漂亮亮地修起来。

儿子和女儿都支持贺卫明的决定,觉得这样安定下来心里踏实。麻春连只好把定好的档期让给了其他姐妹,积极在家里与贺卫明筹备修建房屋。

说实在的,两个人一个月近两万的收入就这样按了暂停键,麻春连心里觉得有些慌。但紧锣密鼓的忙碌让她又生出了一种展望。清明前夕,他们的工程破土动工了,工人是附近村里的匠人,贺卫明之前请了建筑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做了设计。施工队里有人提出质疑,说乡村旅游才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模,四五十万砸在这两道梁里,不如去市里买一套房子,或者在城里租房开一家月子中心,开一个小型的养老院也行。他们同期的培训班里确实有人开了月子中心,有人开了养老院,但投资都得上百万。施工队里有人知道贺卫明和麻春连在这个行业里很有名气,说光搞旅游接待恐怕一时间达不到预期。不过他们忙碌的双手并没有因为这种质疑停止,他们边质疑边忙碌,基础工程,地下室,地上一层,地上二层,地上三层,在雨季之前,按计划顺利地完成了。

这期间,施工队中有人还请麻春连出了几趟门。有几家刚生了孩子,因为产妇不下奶或孩子黄疸,让麻春连去看看。麻春连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了,一来二去她在本地的知名度更高了。

像这些施工队里的泥瓦工、木工、水电工、油漆工,在乡村里是很普遍的,但像麻春连和贺卫明这样的护工,却是比较稀缺的。以前只以为泥瓦工、水电工需求量大,现在看来护工需求量更大。这些工匠看到麻春连的电话很多,不是来下单的,就是电话咨询的,有以前的老客户,还有托人打听到寻来的,他们发现这护工比他们吃香多了,至少从没有人预付定金给他们,光凭这一点,就让他们对这个行业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麻春连每天都要推几个订单,她虽然不是什么大腕,但有这么多母婴需求,她还是感到了满足。虽然自己抽不开身,但她会给这些客户介绍护理班其他业务娴熟的姐妹,一时间,许多人都知道她在家里搞修建,纷纷问她是不是要开月子中心。大家都觉得麻春连单独开一个月子中心能立住脚跟,有的姐妹说如果她要开就跟着她干。她们这样说,她只会笑笑,说乡下开什么月子中心呢!她们便会打趣她,说你们那儿不是天然氧吧吗?空气好,风景好,说不定有宝妈想去这样的地方坐月子呢!麻春连还是把这当作一句玩笑话。

不久之后,装修工作紧锣密鼓展开。村里的那座鄉村会客厅后续工程也已全部完工,远远看去,像一座富丽的宫殿。村里整理村史的文秘来他们家,麻春连与他聊天时了解到,他们拓跋岭这个村名与北魏孝文帝有很深的渊源。孝文帝本姓拓跋,是鲜卑人,对民族融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后改汉姓元,主理朝政期间推行汉话、汉服,主张民族之间通婚。从前麻春连只知道村前的山叫孝文山,山上有孝文帝的墓,对于孝文帝是什么朝代人,有过什么样的政绩这些一无所知,直到村里的文秘来搜集村史馆要陈列的文物时,她才知道这些历史。

麻春连把以前使用过的筛子、筐等老物件拿出来,让文秘挑选,柜子里还有一套古旧的铜酒壶、酒杯,她也一并拿了出来。这些东西都放置在一处,很久不用了,村里的文秘看到如获至宝,拍了照,并登记。说这些都会陈列在村史馆里,麻春连什么时候想去看,都可以看到。还说村里人什么时候想去读书屋读书,也可以去读。麻春连忽然意识到他们村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闲下来的时候,她会向路边眺望,她看到主干道上车辆明显比以前多了,特别是周末的时候。人们驱车前来赏杏花,赏桃花,赏梨花,村前的几家饭店,在周末的时候会被坐满,据说民俗街上也是游客爆满。麻春连敏锐地发现,随着天气渐渐转暖,周末的客流量在逐渐增加,她对这种变化暗存着欣喜,她非常希望家乡能像村干部说的那样,成为乡村旅游的胜地。

采摘园里的草莓刚刚成熟,她就看到村前那几栋连栋大棚里热闹异常,有一辆旅游大巴停在温室前面,车上下来一批带着孩子的游客。不一会儿,他们去大棚里采摘草莓了,出来时每个孩子提着装满草莓的篮子。麻春连看到他们在温室前面合影,随后去参观乡村会客厅,再后来去了村前的农家乐。

麻春连与谢春花了解到,村前的连栋大棚里种着各种时令水果和蔬菜,水果黄瓜和水果西红柿也很受欢迎。因为土质特别,这里种出来的甜瓜和西瓜非常好吃,到了采摘的时候,来的人特别多。有许多是旅游公司带来的旅行团,大都是家长带孩子来体验生活的。谢春花还说菜农基本不用出去跑销路,在快手、抖音上发一个视频,做做宣传,马上就能招来游客。她家养的猪,基本就地销售,有时候附近的农家乐早早就预订好了,根本不用愁销路。还说因为旅游业的兴起,拓跋岭与周边其他村子一样,土特产品都不够销售。

三四个月的时间,麻春连看到村里以前经常外出务工的人几乎都留在了村里,有的种了大棚,有的开了醋坊,有的开了粉房,有的开了石磨面厂,原来冷寂的手工业和加工业现在又兴盛起来,还有开了手工作坊的。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谈论各种工艺的难易和各种产品的品质,村里的氛围和邻里之间的风气悄无声息地有了改变。短短几年的时间,拓跋岭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人人都在变,仿佛前面有一股什么潮流引着。

麻春连去过村史馆之后,非常感慨,她把整个拓跋岭走了一圈。走过之后,她在朋友圈里发了许多拓跋岭的照片。春末夏初,正是拓跋岭葳蕤青翠的季节,麻春连没想到她朋友圈的许多老顾客对她发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以为这是什么旅游胜地,纷纷问她是哪儿。她说是她家乡,有人便说要来这儿观光,没想到麻春连的家乡这么美。整个村庄院墙都粉刷一新,街道都铺了青石板。之后,麻春连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周围景点的图片,她没想到原来她熟视无睹的这些景点在别人眼里却是好去处。

由于这些年一直在市区做月嫂,所服务的人都是城里人,城里人很稀罕乡下的风景,麻春连的宣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听说来村史馆参观的人中,就有因为麻春连知道了拓跋岭的。村史馆里的文秘把这些消息反馈给麻春连的时候,麻春连像收到了一个意外的红包。

夏天的时候,麻春连接到了一个老顾客的电话,说她要生二胎了,想和麻春连预订档期。麻春连家的房子那时正在装修,她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对方,没想到对方说来麻春连家坐月子也行,只要她能照顾。麻春连没想到有人愿意来乡下坐月子,和贺卫明商量了一下,觉得不合适,但对方说时间还早,让她一定考虑考虑。麻春连对开农家乐一直存有疑虑,她在这么多年的闯荡中,知道做什么都要有特色,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而她和贺卫明是出色的护工,他们俩能依托的应该是他们的技术,而不是其他。

因为老顾客盛情难却,麻春连也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答应了她的请求。麻春连没想到这个老顾客在朋友圈里一吆喝,马上就又有几个报名的——她们主要是冲麻春连的名气来的,来拓跋岭等于是度假。见有这样的意外,贺卫明只得同意了麻春连先试试的想法,专门去市里的月子中心参观了一番,装修的方向进行了调整。

麻春连和同期的几位护工姐妹说起了她的打算,她们纷纷给她出主意,说在拓跋岭开一家月子中心,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人说在空气清新的乡下坐月子,等于是一次特别的度假,如果宣传好了,麻春连的月子中心一定会旗开得胜。还有姐妹表示愿意加盟,与她一起干,并且提议让她招几个学员,把月子中心做大。

作为成功走出去的月嫂代表,“三八”的时候,镇里邀请她作为优秀妇女代表给各村的妇女主任作了一场讲座,把她在城里的许多见闻讲给她们,并把护工短缺的现状讲给她们。她深有感触地说,即使不做专职的月嫂,作为女人,也应该掌握这些生活中的常识,只有懂得各种常识,生活品质才能提高。

麻春连在牛栏镇成了知名人物,大家纷纷加了她的微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向她请教。村里有新生儿的家庭,出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在电话中咨询她,有时候甚至请她去帮忙解决。

几个月的时间,麻春连发现乡村也有很大的市场,虽然乡村经济条件弱一点,但人们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都很重视科学生育,特别是年轻人。而且她发现,人们对养生也渐渐重视起来,只要她和贺卫明认真经营,找准路子,借着拓跋岭村难得的旅游开发,这项事业一定会发展壮大。

沉浸在美好期待中的时候,麻春连不由得想到当初,村里喇叭上通知护理培训时,她不懂得护理是啥意思,了解到县里培训都是免费培训,还管吃管住,培训合格还能就业,工资高,他们两口子才报名参加的。说实在的,这次培训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

产妇,新生儿,不同的状况,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仔细记录,面前展现的这一切让她有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求,让她在工作的过程中充满着高度的警惕,全身心投入,注意力集中。遇到什么自己拿不准的状况,她及时向培训班的老师请教,有时会和同期的姐妹们讨论,她用心地在她的岗位上工作,从业的新鲜感和成就感鼓舞着她,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和充实。

麻春连和贺卫明专业、敬业、诚信、好沟通,在人事部门对客户的回访中,他们一致受到了好评。之后,他们在不同的场合接受采访,并在护工欢送会上演讲,但令麻春连没有想到的是,在县委书记的一场直播带货的现场,她被邀请了去,她混同于药茶、小米、粮食醋、丝网画、蜂蜜、空心挂面等农产品中,作为本县的金牌月嫂,县委书记隆重推荐了她。在聚光灯下,主播让她谈谈从业情况,听到她已服务八十多对婴儿和宝妈时,场子里一片欢呼,她说到下一步的打算时,更是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说实在的,麻春连能够那么近距离的见到书记,受到书记隆重的推荐,这件事,让她深感她身上的责任和荣誉。

麻春連的变化就是这么慢慢地悄然地到来的,她不再是过去那个乡下女人麻春连,不再是那个只关心孩子升学的麻春连,不再只是一个思想停留在拓跋岭的麻春连。她突然间觉得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而是一个被关注的公众人物,是一个被人们需求的月嫂。这光环笼罩在她身上,让她对这时代充满着深深的感激。

麻春连被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鼓动着,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了无限的求知欲。她在网上报了北京月嫂升级班,还报了营养配餐班,她要让自己不断跟进这个时代,跟进这个行业。她还督促贺卫明坚持学习,以前她觉得他们学到这样够用了,现在她觉得那样的想法真是井底之蛙。

村里的变化可以说是大刀阔斧的,孝文山下,正在紧锣密鼓修建天然滑雪场,拓跋岭也有了自己的宣传方案。在掌上拓跋岭APP中,他们可以看到关于拓跋岭村春夏秋冬不同的风景。工程建设车辆来往穿梭在村前的大道上,让拓跋岭以及拓跋岭周围村子里的人,看到了乡村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春赏百花夏赏果,秋赏明月冬赏雪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各种力量汇入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攀岩、漂流、探险、滑雪等活动逐渐兴起,依山傍水的拓跋岭在乡村旅游的号角声中喧闹起来了。

麻春连家喜事连连,儿子考上了研究生,麻春连的月子中心顺利开业。开业这天,县人事局就业中心主任和牛栏镇镇长参加了她的开业仪式,肯定了她回乡创业的做法,说她在乡下开办月子中心,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这不仅对于牛栏镇,对于全县来说,也都有非凡的意义。县里和镇里将会把她的月子中心作为一个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积极宣传,希望麻春连鼓足劲头,好好创业。勉励麻春连继续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为开创乡村的美好生活立下新功。

看着前来参加活动的两个护工班的学员,看着各村前来参观的妇联主任,看着已经入住月子中心的几位宝妈,听着这些暖心的话语,麻春连发表了激情昂扬的讲话。她说她有信心有决心把月子中心做大做强,要为科学生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她说小康社会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小康,还有各方面的指标,她要在倡导科学育儿、科学养护方面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贺双元也表现得非常激动,他说很感谢麻春连夫妇回乡创业,能够把好的资源留在拓跋岭,首先受益的是拓跋岭人,而他们夫妇能带头这样做,每个月损失近两万的收入从头做起,令他非常感动。

宏大的变化,细微的变化,敏感的麻春连都捕捉到了。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四季都被五彩的颜色包围着,一个一个的小人儿,用洪亮的哭声,宣告一种行进的旅程。这些小人儿中,有她几年前带过的那些小人儿的弟弟或妹妹,更多的是作为哥哥或姐姐开启新的人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之后,二胎在历史的舞台上重新打卡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称呼变得随处可见,像拓跋岭的四季一样喧闹而美好。

麻春连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最多的一次,她的月子中心同时住进了十二位产妇,她的员工最多时达到了二十人。贺双元曾给她算过一笔账,她所带来的效益,不仅是就业,而且拉动了农产品的销售,拉动了旅游业,扩大了拓跋岭在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更新了人们的育儿观念。

麻春连知道,有许多事物按照某种规律很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她抬头看到了那副春联,这次她首先读到了横批:鹏程万里。

责任编辑   袁  媛

猜你喜欢
拓跋护工
雪中兰时
护工是如何被“批发”进医院的
北京护工故事
“屎壳郎”大王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工管理中的应用
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化蝶
领导是咱老家人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