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2022-05-19 19:46朱金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0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育模式心理健康

朱金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越来越关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情况,教育乃兴国之本,教育行业也逐渐繁荣起来,教育从小抓起,现如今,对于幼儿的学习成长越来越重视,国家的发展需要全面性人才,要求学校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富有责任感、人情味儿的优秀学习人才。因此,教学也应该是在学生心里健康的基础下进行的,只有心态正确,心理健康的学生才有更光明的前景,更远大的抱负。教育从小抓起,同样也应该在此时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小学开始就应该逐步向学生们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课堂;教育模式

幼儿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长大,会学的感恩、报答、负责任与把爱传递给别人。如今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的进步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较为便利的平台,给智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正面的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强,但又同时在削弱。以前路遥马慢,现在只需要一个电话、一个视频便可以见到。因为可以随时交流,人们便不再特别注重去加强羁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逐渐变少,人们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淡薄,学生是教育和社会的缩影,小学是孩子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刻,此时需要的便是大量的交流与疏解,而在现在的情况下,沟通和交流变少,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十分不稳定,这是教育行业需要特别注重的一个问题。心理健康教学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它奠定了学生的成长基调,也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的性格,人品,道德等。

一、探究教师在心理教学中的做法

(一)加强阅读教学,健康心态的输出

在幼儿的成长学习过程之中,最可以调节心理状态的教学的应该是阅读,文字是有烙印的,作者将自己积极健康的心态输出体现在他们所写的文字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这种健康的心态输出体现到最大化。在幼儿的初级学习过程之中,重要的不应该是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应该是学习的态度、情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也是在幼儿初级学习过程之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一门教学,教师应该应用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文字之中的感情,从而达到调理心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会让情感的源头来的更清晰一些,能让学生更加微妙的体会作者写作时的那种或乐观或温情或喜悦或感动的心态。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其实并没有很透彻,但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会使他们特别直观的去理解一些东西,感受一些情感和正面向上的心理状态。幼儿、小学生、小孩子,正是处于一个对外界探索的阶段,他们的共情能力是比较强的,而且他们的专注力也是比较大一些的,当小学生真的去认真的看、认真的理解,认真的体会,他们对于此情此景下的体悟便是他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结果,他们会试着理解小英雄雨来在做英勇的事的时候的勇敢的心态,理解海的女儿的坚定不移的心态,会理解囊萤夜读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心态,会理解铁杵成针坚定不移的心态,会感叹海上日出体会美的心态。或许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体悟,但是这种体物会深深烙印在他们的灵魂里,逐渐去培养他们的人格,国家需要有血有肉的人,心理健康教育重中之重。

(二)增强交流,多加关注

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此时,他们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基本可以做到与老师交流的时候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值三四年级的小孩子正处在表现欲望強烈的时候,这就方便了老师和同学的交谈。多加交流,更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但是老师也应该多加关注,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乐于交谈,老师在和一些同学交流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并没有和自己交谈的同学的状态,在小学,正是孩子世界观,价值观成立的时期,增强交流,多加关注,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心理状态健康,未来走在阳庄大道上,做正直的人。

例如,在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有趣的事或者是感兴趣的事。当今的社会交流越来越少,在课堂上适当的交流会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甚至不需要主动去调解,而是认真的倾听,在三、四年级的时候,表现力强烈,但是缺少倾听者,心情难以疏解,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而抒发出来之后,会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多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比如一个平时爱笑的小孩子,突然有些郁闷,上课不爱回答问题,此时便应该和他聊一聊,聊天时语气要平和,平等才会有交流。

二、探究家长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做法

在幼儿阶段,学生接触到的较多的人便是教师和家长,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对学生心态地基的建设,最重要的便是家长了。在上学之前,学生还没有接触的教师,他们的老师便只有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家长,而他们所具有的最开始的心态,便是由他们的家长培养而成的。因此,家长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学中也是占据一个比较大的地位,家长对于幼儿的影响是在无形之中的,以身作则,便是家长在小学生心理教学之中的教学方式。因此,家长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做一些合作活动,多一些耐心与笑容,家长在合作活动与交流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心态,会逐渐感染学生,润物无声。家中亦是课堂。

例如家长在家里时,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一些亲子活动,不一定非要是刻意的去找一些活动来做,可以做一些很平常的一些事情,就比如一起给宠物洗澡、一起做家务、一起种植植物等等,而在这个期间,家长所体现心态也在逐渐渲染着自己的孩子,幼儿是特别容易去像一个大的环境去模仿的,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方式也趋向于模仿。家长在活动过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淡定、耐心、乐观、细心等这些心里状态都会逐渐去被幼儿模仿,而这些品性态度起初是被模仿,在未来便逐渐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对于幼儿来说,最好的成长方式是陪伴,其实家长也并不一定需要去做一些什么,即使呆在一起聊天,也是对爱的表达,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心理健康程度一定不会低,会更懂得如何去抒发爱,而社会需要这些会抒发爱的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国应有情怀,国家和社会都需要这样有血有肉,坚韧强大,并且会抒发爱的人,而心理健康教学便可以去培养这样的人。在小学阶段,是人格品性初长成的阶段,学校教师加强阅读教学,多加交流与注意,家庭家长多抽出一些时间来去陪伴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等这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会培养出来有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观,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的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从小学时期抓起,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樊艳伟.幼儿教育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2).

[2]邓玉芹.如何引导家长掌握幼儿的教育方法.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6).

(特约编辑:罗良英)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教育模式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