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洞河河道治理堤线选定及坝线方案的拟定探究

2022-05-19 12:54叶万超
地下水 2022年2期
关键词:堤防防洪断面

叶万超

(沈阳利鑫土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1 概况

顾洞河是大凌河中游的一条支流,治理段位于辽宁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乡荒地村至大凌河入河口,距朝阳市内15 km,该河段总长11.228 km。该治理河段涉及到两岸共有8个自然屯,人口1.2万人,耕地为1万亩,林地为0.8万亩。现有跨河建筑物有:西坤头营子的锦赤铁路桥,小白窑处的101线公路桥,邵三家处的京四高速公路桥的三处建筑物。

2 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2.1 历史洪水灾害

多年来,该治理河段两岸经常遭受大凌河洪水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生了许多重大洪水,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

2.2 护岸坝工程现状及跨河桥

治理河段原来局部有一些石笼丁坝和土砂坝保护,但由于常年失修,已经基本上不具备防洪能力。

2.3 河床演变分析及治理规划

顾洞河河床在自然条件下具有一般的沙质河道的演变特征,即在大洪水年份主槽受到严重冲刷,沙滩淤积较为严重,而在中小水年份主要为河道淤积,考虑到自1994年以来没有发生特大洪水的事实,滩涂土地的淤积相对较严重,淤积厚度平均约为1.1 m。但于由顾洞河砂质较好,一直做为朝阳市建筑市场砂料取料场,采砂已有30多年的历史,许多年前,由于计划外的采矿,现有的河床到处都是孔洞。 尽管近年来已经对其进行了处理,但是由于资金困难,它无法满足现有的防洪标准。

顾洞河护岸工程项目区位双塔区境内,治理段上游起自该荒地村,下游止于大凌河入河口处。本次河道以疏浚为主,101线桥以上右岸修建险工险段2 km。

2.4 存在问题

防洪标准低下,河床滥挖,没有固定的主洪道。 尽管河道中有一些天然的陡峭山脊,但它们不符合设计标准,防洪标准不到10 a一遇,由于河道两旁的民居拥挤,许多建筑物的丁坝已被修改或掩盖,防洪效果无法实现。

2.5 河道治理范围

近年来,随着双塔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乡镇规模迅速扩大,产业规模逐年增加,企业蓬勃发展。 两岸保护区的规模也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其中,右岸已在辽西建设了第一批农业。 在园区内,左岸101号线桥头处建有铁粉厂,经济社会发展与防洪安全矛盾日益突出。 更严重的是,经过30多年的开采,这条河没有形成泄洪区。长深高速公路上方最深的坑深达10 m。拟治理河段的保护对象主要现有人口2.2万人,耕地5.0万亩,林地1.8万亩,保护学校以及农业基础设施。

3 防洪标准

3.1 防洪标准

防护对象是乡村和耕地,根据其人口和耕地面积,将其分为四个级别,每个级别的防洪标准见表1。

表1 乡村防护区的等级和防洪标准

3.2 工程项目规模

顾洞河在双塔区境内河道总长11.228 km。治理左、右岸防洪标准均为10 a一遇,防洪堤级别为Ⅴ级。右岸自101线大桥以上险工险段2 km建防洪堤,其余10.498 km河道以疏浚为主,断面形式为复式断面。

4 堤防工程

4.1 起始水位的确定

依据最不利组合原理,顾洞河与大凌河交汇处的起始水位,由大凌河同频率洪水在此处的水位来确定。按照大凌河的1994年洪水验证成果中数据,顾洞河起始断面在大凌河实测断面C1与B39之间,断面间距740 m,断面C1至顾洞河起始断面380 m,因此,顾洞河起始断面水位可通过C1与B39断面的水位内插法求得,C1处断面水位为154.00 m,B39处断面水位152.09 m,所以求得顾洞河起始水位为153.02 m。

4.2 历史洪水及洪水特性

历史上曾出现1949、1964、1984、1991、1994等年份的较大洪水,每次都给沿河两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顾洞河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河流具有涨落急剧等特点[3]。一次洪水过程持续时间大约为1~2 d,峰顶流量持续时间较短,大约在半个小时左右。

4.3 堤线选定

4.3.1 堤线布置安全性原则

该设计以疏浚河水为主要目的,使河流在经过处理后可以安全地排放设计标准洪水,并保护河流两岸的村庄,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3],对于原有的堤防和建筑物,在不影响泄洪的前提下,可以使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疏通河水,使河流经过处理后可以安全地达到排放设计标准洪水,并保护河道两岸的村庄,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决清理影响洪涝灾害的林地、堤防和建筑物,避免给以后带来麻烦。新的堤防控制线主要以上下游,左右岸的总体规划为基础,并在土壤质量较好,相对稳定的地方建造[4-5]。

4.3.2 堤线布置经济性原则

河流治理应该是经济合理的,体现出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在防洪安全的同时,应努力满足当地对灌溉,供水,生态,景观等的需求[6],并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尽量占用或不占用耕地和林地,以减少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路堤与道路结合起来,以方便交通和防洪[7-9]。

4.3.3 堤线布置自然性原则

在考虑河流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又考虑了上游、下游和左右两岸,尽量尊重河流的原始自然形态,确保堤防部分的连接轻柔,不允许有折线或急剧弯曲存在。

4.3.4 堤线布置生态性原则

恢复和保护河流的多样性,满足生态河流的边界要求,为河流中的动植物栖息地的生长创造条件。

4.3.5 堤线布置景观性原则

河流改善项目还应考虑景观要求,在堤防布置的同时,应注意沿河绿化和环境美化工作,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效益的同时,努力使之成为美丽的环境工程景观[10]。

4.3.6 堤线应布置

堤线应布置在耕地,拆毁房屋等建筑物少的地区,避开文物古迹,有利于防洪和工程管理。

4.3.7 排水涵布置

根据河道地形和现有工程条件,天然山洪沟可以使内部排水顺畅,此外,应在低地形地区设置排水涵,以确保堤坝后不积水。

4.4 堤线布置、堤距及堤防断面

顾洞河属于丘陵地带的河道,河道蜿蜒迂回,现状两岸没有完整的堤防。岸边坎高0.5~5 m不等。天然河道底坡铁路桥以上2 km左右为5.25‰,101线公路桥上下底坡在2‰~3.5‰,高速路以上为5.7‰左右。从上游到下游的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变化不大。

5 坝线方案的拟定

因考虑到河道以疏浚和治理为主,所以河床糙率取综合糙率0.037 5。本次设计以实际地形及现有的护岸为基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凌河入河口处以上0+000~6+240 m,此段河道较窄,左右堤距设计为150 m,疏浚后主河槽宽50 m;第二部分为桩号6+240~11+228,左右堤距为250 m,疏浚后主河槽宽100 m。右岸101线大桥以上2 km处为险工险段,修建护工程型式采用疏浚和砂砾料护岸坝型式,迎水坡采用人工生态格宾网护砌, 疏浚范围采用主槽和二阶滩地相结合的形式,主槽过洪水,两岸按界定的边缘向内栽植生态林带20 m,栽植树种为速生杨。主河槽与漫滩之间栽植阔叶速生槐5 m。

6 结语

近年来,尽管顾洞河上游的植被状况有所改善,但在汛期洪水仍容易泛滥,发病期凶猛,起伏陡峭,在一年之内,洪水中有大量的沙土,在洪水地区侵蚀和淤积现象很严重。在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堤的土壤材料的开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植被,影响了生态环境。施工应基于尽可能减少植被破坏的原则,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海滩开挖区域,进行平整和压实处理,选择堤防线和选择坝线方案,以利于行洪。

猜你喜欢
堤防防洪断面
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点及对策
《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公益广告
夏季防洪防汛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02 中老铁路:“搜山”小分队日行万步备战首个“防洪大考”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浅谈软地基堤防的抢险方法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茂名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