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连接几何作图法探析*

2022-05-20 08:07李星瑞王泽荫石广田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两圆切点作图

李星瑞,王泽荫,石广田

(1.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3.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 言

机械制图是一门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也 是理工科类课程的基础[1-2]。图纸是机械设计、制造以及加工的“流通语言”,技术员通过图纸实现设计理念,技术工人根据图纸加工合格零件,而《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主要培养的就是技术人员的读图、画图,以及所需要的空间想象能力[3-4]。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版本的几何作图教材中对“已知两端圆弧用第三段圆弧进行相切连接”处的条件描述不够详细,导致作图时会产生异议甚至无法按照要求完成作图。笔者采用数学分析方法,结合几何作图,以教材中出现的三种圆弧连接为研究对象,分析并举例在绘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在任意情况下完成绘制圆弧连接时已知两圆弧的半径、圆心间距离,所绘圆弧半径之间的关系限定,从而准确完成所有圆弧连接的绘制工作。

1 圆弧连接形式及作图方法

用已知半径的圆弧相切连接已知圆心位置和半径的两圆(或两圆弧),有三种连接形式:外连接、内连接、内外连接,连接形式如图1所示,在图1中,AB段圆弧为已知半径的圆弧,O1和O2为已知圆心位置和半径的两圆。

图1 圆弧连接的形式

在《机械制图》教材中,对于上述圆弧连接的几何作图方法为:

(1)外连接圆弧: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R+R1、R+R2为半径画弧,相交于O点,则O点为连接弧的圆心,连接OO1、OO2,分别交两圆于A、B两点(为切点),再以O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A、B之间画圆弧。

(2)内连接圆弧: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R-R1、R-R2为半径画弧,相交于O点,则O点为连接弧的圆心,连接OO1、OO2并延长,分别交两圆于A、B两点(为切点),再以O点,以R为半径,在A、B之间画圆弧。

(3)内外连接圆弧: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R+R1、R-R2为半径画弧,相交于O点,则O点为连接弧的圆心,连接OO1,交圆弧与A点,连接OO2并延长,交圆弧与A点(A、B为切点),再以O点,以R为半径,在A、B之间画圆弧。该作图方法所求圆弧与圆O1外接,与圆O2内接[1-4]。

2 问题分析

在用上述方法进行绘图时,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情况,将无法完成圆弧连接。现分别对三种圆弧连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举例分析。

2.1 外连接圆弧

设R1=5,R2=8,R=1,O1O2=20,按照该已知条件绘图,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半径为R+R1、R+R2的两圆弧没有交点,因此无法按照教材中所述的方法完成圆弧连接。

图2 两圆弧不存在交点

2.2 内连接圆弧

(1)设R1=5,R2=8,R=1,O1O2=20,则R-R1、R-R2均小于0,无法作图。

(2)设R1=5,R2=8,R=12,O1O2=20,则得到的图形如图3所示,图中半径为R-R1、R-R2的两圆弧没有交点,因此无法按照教材中所述的方法完成圆弧连接。

2.3 内外连接圆弧

(1)设R1=5,R2=8,R=1,O1O2=20,则R-R2小于0,无法作图。

(2)设R1=5,R2=8,R=10,O1O2=20,则得到的图形如图4所示,图中半径为R+R1、R-R2的两圆弧没有交点,因此无法按照教材中所述的方法完成圆弧连接。

图4 两圆弧不存在交点

经过上述案例分析得知,在有些情况下,无法按照教材中的作图方法完成圆弧连接,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是R1、R2、R和O1O2的取值没有受到限定。

3 圆弧连接的几何作图法研究

3.1 外连接圆弧

假设R1、R2和O1O2的取值不变,只增加R的值,当R的值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存在如图5所示的特殊情形,图5中的R=(O1O2-R1-R2)/2。

图5 圆弧外连接的特殊情形

图5所示的特殊情形可看作是圆O将圆O1和圆O2用外切的方式连接了起来,具体的作图方法与教材中描述的并不一致。

将图5中的R值继续增大,使得R>(O1O2-R1-R2)/2,然后按照《机械制图》教材中“外连接圆弧”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果,图6(a)是以O1、O2为圆心,以R+R1、R+R2为半径画弧,相交于O点,O点为连接弧的圆心;图6(b)是连接OO1、OO2,分别交两圆于A、B两点(为切点);图6(c)是以O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A、B之间画圆弧,AB弧即为所求的外连接圆弧。

图6 圆弧外连接几何作图方法

3.2 内连接圆弧

将图3中的R值增大,使得R>(O1O2+R1+R2)/2,然后按照《机械制图》教材中“内连接圆弧”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得到如图7所示的结果,图7(a)是以O1、O2为圆心,以R-R1、R-R2为半径画弧,相交于O点,O点为连接弧的圆心;图7(b)是连接OO1、OO2并延长,分别交两圆于A、B两点(为切点);图7(c)是以O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A、B之间画圆弧,AB弧即为所求的内连接圆弧。

图7 圆弧外连接几何作图方法

3.3 内外连接圆弧

将图4中的R值增大,使得R>(O1O2-R1+R2)/2,然后按照《机械制图》教材中“内外连接圆弧”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得到如图8所示的结果,图8(a)是以O1、O2为圆心,以R+R1、R-R2为半径画弧,相交于O点,O点为连接弧的圆心;图8(b)是连接OO1,交圆弧于A点,连接OO2并延长,交圆弧于B点(A、B为切点);图8(c)是以O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A、B之间画圆弧,AB弧即为所求的内连接圆弧。

图8 圆弧外连接几何作图方法

在该作图方法中,所求圆弧与圆O1是外连接,与圆O2是内连接,如果要让所求圆弧与圆O1是内连接,与圆O2是外连接,则可将条件变为:R>(O1O2+R1-R2)/2,以O1、O2为圆心,以R-R1、R+R2为半径画弧求得连接弧的圆心O点。

4 结 论

采用数学分析方法,结合几何作图,以教材中出现的三种圆弧连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要在任意情况下完成圆弧连接的绘制,需对R1、R2、R和O1O2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

(1)外连接圆弧时的条件:R>0,且R≥(O1O2-R1-R2)/2。

(2)内连接圆弧时的条件:R>R2,且R≥(O1O2+R1+R2)/2,R2为两半径中较大者。

(3)内外连接圆弧时的条件:R>R2,且R≥(O1O2-R1+R2)/2,R2为两半径中较大者,此时所求圆弧与R1外接,与R2内接。

猜你喜欢
两圆切点作图
第12讲 作图专题复习
巧用三条线 作图不再难
反射作图有技巧
抛物线的切点弦方程的求法及性质应用
“两圆一线”巧算等腰三角形
反射作图有技巧
一种伪内切圆切点的刻画办法
一个两圆相交的基本结论的应用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